帖子主题:美丽的厦门,丑陋的建筑和规划[转帖]
![]() |
发表时间:2004-11-27 08:23
美丽的厦门,丑陋的建筑和规划[转帖]
zoocar 发表在 福建论坛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140-1.html
天生丽质的厦门,应该很容易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觉得非常遗憾。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很严重,特举例城市建设败笔提请政府和市民反思,引以为戒。
1、江头的规划建设:密度过大,品位底,没水准,建筑物颜色杂乱。 2、中山路的“半步行街”建设:简直就是乱来,决策者非常幼稚和愚昧。 3、厦禾路(特别是火车站——帝豪大厦一带)沿街建筑和店面规划建设:让人怀疑象小县城,一片垃圾。 4、鹭江道建设:从鼓浪屿看,建设银行、国际银行与周边的建筑很不协调,根本不应该建高楼。 5、道路建设:湖滨北路、南路、厦禾路改造等既没有水平也没有档次,为什么江西赣州上世纪50年代能建设4公里长的80米宽的红旗大道,武昌在50年代能建设10公里长的60米宽的武珞路?!厦门80—90年代建设的道路仅20多米宽?! 6、自石鼓山立交桥到东渡和大唐世家两边的商品房建设:离道路太近、造型粗劣、颜色杂乱、密度过大。 7、火车站周边:与特区发展很不协调,世贸商城和东南亚大酒店根本不应该建,最好把东南亚酒店改造成火车站办公楼。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某些人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目光短浅,只知道坐井观天,闭门造车。 2、缺乏科学决策和集体决策的机制。 3、与某些人的个人利益有关系。 非常希望政府能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做到以下几点: 1、人民城市人民建:充分听取广大市民意见,发挥集体智慧,使大多数人满意; 2、多学习,吸收国内外发达城市的经验但要结合厦门的实际进行创新; 3、重视人才的作用,形成竞争机制,淘汰不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领导和专家。 4、形成城市规划建设公示制度,防止主观性、片面性,杜绝暗箱操作。 5、加大道路更新改造速度,全面提高道路质量,尽量减少“拉链工程”。 厦门拥有良好的发展条件,规划建设发展不快、不好,我们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对不起后代子孙啊。厦门加油 厦门有一些部门在实际经济发展中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 上世纪90年代,厦门厦禾路拆迁,民众毫无怨言,政府补偿透明,发放及时到位.厦门规划在那个时代是全国领先地位 进了21世纪,厦门各大新闻报道却不断暴露出厦门市许多重点工程,大项目因为政府拆迁缓慢而受影响,部分外商撤资(这对厦门的投资环境口碑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而市民们却经常拿不到补偿金。这是为什么????!!!! 规划上,1998年的厦门,比大连,青岛漂亮多了.到了2003年,其他城市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厦门呢?还是老样子.厦门城市建设异常缓慢,一个海湾公园,建设了三年还没建设好。两桥收费改革慢慢吞吞,许多项目前期准备不足(规划局应该承担责任),后面都以规划变更为名,进展非常缓慢.看看湖滨南路改造,2002年提出的,现在还没动工!! 上世纪90年代,厦门尽管受到远华的影响,但厦门利用外资和其他经济成绩有目共睹,戴尔,柯达,ABB,松下,波音,通用,东芝,联合技术,林德,花旗,里昂信贷银行,汇丰银行,荷兰商业银行等等等等巨大项目都是那个时候引入的。厦门机场吞吐量在1998年达到全国第六的历史最高点。厦门的贸易,金融,工业全面繁荣,2000年,仅仅200万人的厦门工业产值一举超过福州,成为福建第一,这一年,厦门城镇人均收入排名全国35个主要城市第四。 进了21世纪,厦门市在吸引外资方面毫无建树,这几年一个大型外资企业都没有引入,厦门一直在吃老本,靠现有企业增资扩大规模发展。 从2000年——2003年,厦门市城镇居民收入在主要大中城市的排名下跌三位,分别被北京,宁波,杭州超过。工业产值被济南,沈阳超过,贸易额从全国第六下降到全国第十。厦门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经从1998年全国第六,退到2003年的第十一。 1996年,厦门吸收外资15亿美元,全国第四,当时的苏州是12亿美元。 2003年,厦门吸收外资新口径计算4亿美元,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倒数第四,此时的苏州新口径计算48亿美元!!!!! 这些趋势,已经清楚说明了横向比较,厦门从2000年以来,开始大踏步后退 厦门诸多政府部门中,以交通,金融,工业,财政部门工作相对优秀,建设局和规划局水平最为低劣,甚至比不上西部落后地区的小县城,厦门成了他们捞钱的地方,而不是一心一意求发展。这些政府部门,你们想赚钱的同时,能不能也为厦门人民多考虑一些? 厦门的政府部门醒醒吧,厦门再也经不起你们的胡乱折腾了!!!再这么下去,厦门真要沦落到三流城市的行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