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7-4-16 15:18
说乞丐[原创]
蓉兒 发表在 灌水专区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60-1.html
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因父亲被诬为谋反,全家人被楚平王杀害,独有自己外出打猎逃过大难。 伍子胥走投无路,欲过昭关到吴国去,此时昭关张贴伍子胥像,悬赏缉拿。伍子胥又急又愁,一夜之间须发全白了,面目全非,结果混过了关口,来到吴国都城苏州,这时已身无分文,只好吹奏随身携带的长箫,借以乞讨过活。
乞讨中,恰遇吴国公子姬光,见伍子胥相貌不凡,口才出众,就领进宫中委以重任。姬光继位后,是为吴国阖闾,伍子胥带领吴兵打败楚国,鞭尸楚平王报了大仇。 后来,苏州一带的花子,因伍子胥在这里要过饭,就尊称伍子胥为乞丐头。(加色文字为抄录) 单看乞字或丐字,都有两重意思,一是求讨,一是给予。一个字包含正反两个意思,也就汉语有此奇妙。这让我联想到胜字和败字: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扯远了,拉回来。乞丐,两字合成一词,就一个意思,求讨。 不知从啥时起,街上没了乞丐的身影,不知不觉间,叫花子绝迹了,我觉得天空飘过六个字:终于有人管了。 就在二○一一年,还有“拍客”在网上发乞丐的图片,还有网友讨论乞丐撕钱事件(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视频),大妈给了乞丐一毛钱,乞丐嫌少,撕了。 这货就是个假乞丐,他坏了乞丐这行的规矩,如果让真乞丐撞见,会围殴、痛扁的。我记得电视连续剧《闯关东》里,就有真乞丐打假乞丐的剧情。《射雕英雄传》里,还有污衣派和净衣派的斗争。三百六十行,行有行规,小偷、乞丐、妓女,这在旧社会,都算个行当。 二千五百年前,佛祖也托过钵,修行人不叫要饭,叫化缘,供养修行人的施主,会有福报,这也是印度成为乞丐最多地方的原因,有愿意施舍的人,就有愿意接受施舍的人,双方都认为自己在行善,这个社会顽症就没法根除。 是在三言二拍里吧,就有假和尚假尼姑做坏事坏行规的事,让那些原本乐于斋僧的善人变得痛恨僧人。原本吧,认为自己是在供养修行者,后来发现自己供养的是魔鬼,心塞啊! 记得是托尔斯泰的故事,有人见托尔斯泰布施乞丐,就对他说:那是个骗子,不是真乞丐。托尔斯泰说:他是不是骗子是他的事,我舍不舍是我的事。 我发现这个俄国佬和佛祖相通啊,我行善是我的因果,他行骗是他的因果,各得其所。 记不得是啥时候在啥上看的报道了,说某地的某店主,遇到行乞的,都会舍饭,而相邻的几个店铺,则是驱赶乞丐。有一夜,因电线短路起火,无家可睡的几个乞丐最先发现灾情,提桶端盆赶来救火。等消防车赶来,乞丐们全撤了,哪个舍饭的店家,几乎没有损失,而那些驱赶乞丐的店铺,都或多或少被烧损。记者想报道救火的乞丐,可找不到他们。那个舍饭的店主,此后舍饭也没遇到一个熟面孔。 不愿舍饭的店家,也不会因发生此事就改得爱舍饭了,他们只会加强消防意识,防止火灾再次发生。 乞丐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乞讨虽然不犯罪,但乞丐这行却是滋生犯罪的温床。 闲扯了这么多也不知自己想说啥。新中国根除了土匪、妓女,好!现在又在根除乞丐,好!穷人那个时代都有,能让穷人不再要饭,能有尊严地活着,这是好社会。 ![]() |
回复时间:2017-4-18 00:01
比伍子胥资格还老的,是晋公子重耳。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 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更加口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 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人了。随从的有个叫狐偃的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 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