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南京政府覆亡前蒋李的“窝里斗”
|
发表时间:2018-10-14 14:39
南京政府覆亡前蒋李的“窝里斗”
库屠左夫 发表在 参考文摘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49-1.html
摘自《民国要闻探秘》
《民国春秋》编辑部 一 蒋系、桂系宿怨萌发 国民党内蒋系、桂系之间的龃龉由来已久。权力之争、地盘之争,进而 数次兵戎相见。八年对日抗战,在民族利益第一的前提下,勉强结合在一起, 抗战一结束,在权力分配上,双方矛盾又突出出来。白崇禧虽当上了国民政 府的国防部长,但军事大权完全操在总参谋长陈诚手上。李宗仁被任命为“国 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辕主任”,是一个有职无权的空头官职。这位一级上将, 抗战中曾喧赫一时,此时蛰居故都,百无聊赖。 迨至1948年底前后,国民党政府濒临总崩溃,蒋系、桂系之间夙隙萌发、 龃龌重现。他们之间由暗斗转为明争,矛盾趋向白热化。 白崇禧由国防部长转任“华中剿匪总司令”,拥兵数十万自重。李宗仁 当上副总统后,由北平移居南京,活动频繁。一个雄踞华中,一个坐镇都门, 遥成犄角。蒋系中所谓精锐部队,已在几个大战役中,损失殆尽。蒋介石此 时对桂系已无可奈何。 二 寄希望于异邦总统选举 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军事上已呈一蹶不振势态。美国对华态度也随着中 国国内局势变化而急转直下。美国总统壮鲁门下令撤退驻青岛全部海军,紧 接着所有驻华美国顾问也陆续撤退回国。 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这时正趋于白热化(1948年10月—11月间) 共和党候选人杜威在竞选演说中,扬言当选后要大力援华,甚至出兵等等。 蒋介石此时正处在一筹莫展的危境中,美国“二杜”竞选总统,他把全部希 望寄托在杜威的当选上。“重要军话台”值班人员告知我:“委员长非常关 注美国总统的选举,命令外交部部长王世杰和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处长董 显光,随时把选举情况用电话告之委员长。”1948年11月的一天,就是美 国总统选举揭晓的一天,董显光、王世杰二人不时地把选举情况向蒋报告。 深夜,董显光叫接委员长电话,他向蒋报告说:“……杜鲁门得票最多, 蝉联下届总统。”只听蒋在电话中“哼哼”了两声,挂断电话,立即改叫外 交部长王世杰电话:“雪艇兄,马上发电报,祝贺杜鲁门蝉联总统……” 蒋接着派夫人宋美龄,以总统特使名义飞美,名为祝贺,实为求援。此 行结果,宋在美遭到冷遇,一无所获,黯然回国。 三 总统小休面授机宜 1949年元旦,蒋介石、宋美龄联名发表一篇《元旦告全国国民书》。文 告中最后有这么一句:“只要我俩一息尚存,决与**周旋到底。” 讵料不出半月,元月十五日,蒋正式宣布“小休”。这一新鲜名词,既 非总统辞职,也非解甲归田,把国人弄得都有些恍惚莫解。 总统新闻秘书曹圣芬随即在新闻发布会上释称:“……以总统宵旰勤劳, 身心疲惫,小休三月,藉资将息……”这一解释,是补充强调了总统不是辞 职下野。所以副总统李宗仁,在总统小休期间,按宪法规定,只能代行总统 职权。 同年元月十七日晚,交通部电信局人事室主任马××约我在杨将军巷他 家吃饭。在座的有电信总局及二区管理局几位局长和处长们。饭后大家正在 玩牌,约近10点钟,“重要军话台”值班邱桐阶打来电话给我:“军务局俞 局长在宁海路公馆等你,马上去。” 我借乘二区管理局姜局长汽车,直趋俞公馆。我到时,俞济时一人独坐 会客室等候。勤务兵把我引入后,随手关门出去。一见面,他先让我坐下, 寒暄了几句,就用一种深沉语气说:“我们日内就要离开南京了……”我听 后“哦”了两声。接着他慢吞吞,一字一句地说:“我们走后……”说至此, 他顿了一会,接着说:“有件重要的事要你办……你跟我们很久了……”说 至此,他又顿了一会,用眼注视着我数十秒钟。 我此时心情紧张,陡地站起,立了个正,郑重地说:“请侍卫长吩咐好 了。”(我一直习惯对他用老称呼。)他摆摆手,示意我坐下。他和我并坐 在双人沙发上。他亲切地并带一种意味深长的语气说:“委员长是很器重你 的,这次还特别提到过你……不过,委员长这几天是很忙的,不打算接见你 了……”我回答说:“是的……”他紧接着又用郑重的语气说:“嗣后凡是 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三人,经由电话中的一切消息,你搜集后,立即 通知我……”俞济时紧接着说:“我现在和你约定一下,把他们规定一种代 号,即:李宗仁代号‘甲先生’,白崇禧代号‘乙先生’,黄绍竑代号‘丙 先生’。”俞济时又规定“我们两人在电话中(指俞本人和我),不必称呼 什么了,互报自己名字就行,姓都不必带。如你呼正元,我呼济时后,即可 通报内容……”我听后,唯唯称是。并当面详记在日记本上。 俞济时呷了一口茶,关切地问:“你还有什么问题?”我答:“家属还 在南京没有走。”他说:“最近有一艘兵舰专送侍从室人员的眷属去福州, 你如愿意,眷属即可随往。”我想我的家属是农村人,随侍从室眷属赴闽, 有诸多不便,立即回答:“现在就走一切没有准备,恐不能……”他说:“也 好,以后再想办法。”我又说:“如果一旦紧急,那就……”他遂爽快而又 坚定地对我说:“那你不必顾虑,必要时我自会把你和你的眷属接走。”俞 济时所说的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不论兵舰、飞机,他都可以随时调遣 指挥。我随即站起,说:“谢谢侍卫长。”临行,他又把我叫住,让我坐下, 一再叮嘱:“你一切要当心啊!特别是布置下面的人,要更加慎重、慎重啊。” 我连连称:“是。”他送我到会客室走廊台阶,握手告别。 我在归途中,从汽车窗看到那些高级官员住宅,多半是漆黑一片。说不 定这些花园住宅里,已是楼空人去。 第二天一大早,我在家召集“重要军话台”人员邱桐阶、李再兴二人, 把俞济时所交代的任务作了详细交代。并加重语气对他们说:“这是侍卫长 的指示,是一项‘特密’任务,除你们三人(还有一个车××)外,绝不许 泄漏给其他任何人。每天用电话向我禀报。”又用命令口吻吩咐:“你们在 打电话给我时,要特别注意周围的人,例如同室的‘次要军话台’,等等。” 还特别强调,“这是一个关系非浅的问题。”最后,并命他二人把所有情况, 转知今天没有到场的另一个“重要军话台”人员车××。 四 溪口遥控南京 1949年元月二十日上午,蒋介石、宋美龄等人,晋谒中山陵。记得12 年前(1937年12月7日)那次谒陵时,虽黯然神伤,但时隔八年还是归来 了。而这次的谒陵,是在兵败如山倒,内挤外压无可奈何情况下进行,此时 确有说不尽离情别绪。从步上台阶,到离开灵堂,蒋一言未发,忧容满面, 似乎预感这是“别时容易见时难”的一次谒陵。 蒋、宋谒陵后,偕同军务局长俞济时,新闻秘书曹圣芬,随从秘书俞国 华、周宏涛,英文秘书沈昌焕,总统府机要室主任张廷桢,陆、海、空三军 武官蒋祥庆、皮宗敢、夏××,总务局长陈希曾,以及副官、武装侍卫等人, 分乘两架大飞机,离京径飞奉化溪口。 我派“重要军话台”李再兴随机同往。 蒋介石虽正式宣布“小休”,离开首都南京,然而中枢凡涉及他的权力 方面,丝毫没有放松。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下面略举数例:增加敷设直达 溪口长途电话一对,径衔接在“重要军话台”。军事上,蒋介石每天直接跟 总参谋长顾祝同通话,询问战况并作指示,或电话参谋次长林蔚。蒋并直接 跟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通话,指挥调度空军。京沪机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遇事 径向蒋氏请示,蒋也随时给予指示。 政治上,大至组阁问题,小至地方官员更换,蒋都不放手。行政院长一 职,李宗仁原先拟请居正担任,蒋介石一再表示不同意。李宗仁无奈,改请 何应钦,经蒋同意后,才正式公布,任命何应钦为行政院院长。首都警察厅 厅长黄珍吾请辞,李宗仁即准备派他自己的特工人员刘诚之接替。蒋介石获 悉后进行干预,拟派一个军统方面人员接替。但刘诚之是李宗仁的亲信,担 任李的保卫特工多年,派刘任首都警察厅长,早为李宗仁内定。刘诚之与南 京电信局局长计舜廷是莫逆之交,刘在未接任前,即借南京电信局局长室作 为他的临时办公处所。刘在局长室筹划10多天,专等走马上任。所以李宗仁 在这个地方官更动上,不理睬蒋的干预,迅而明令发表:刘诚之为首都警察 厅厅长。此时蒋虽深表不满,但也无可奈何。蒋嘱咐前国民政府机要室主任 毛庆祥(毛曾任军委会机要室主任,是计舜廷的老上司,而且计得任南京电 信局长,是毛推荐的)径函计舜廷,嘱其不要接近刘诚之,不要为其提供方 便,信中有“新交不忘旧遇”等句。此事是溪口李再兴告知我的。便中我问 计舜廷有否此事,计笑说:“老毛还跟我来这一套,什么‘新交不忘旧遇’…… 真有点……” 经济上,蒋仍加紧控制。典型的例子是,蒋要把国库存放的黄金和美钞 运往台湾,遭到李宗仁和桂系权势人物的竭力反对,蒋不顾一切,饬令海军 总司令桂永清速用兵舰运走。 蒋介石虽然离职,然而他的权力并未放下,事事干预,理所当然引起桂 系中人的强烈不满和反对。在蒋氏离京一周中,李宗仁两次长途电话汉口白 崇禧,召其来京商讨对策。白崇禧到京后,连日在李宗仁公馆开会,并作频 繁活动。白崇禧到京的三天中,两次长途电话给隐居在湖南乡里的刘为章 (斐),劝其出山辅助代总统。电话中有“德公急盼为章兄襄辅国事……” 等话。但都遭到刘为章的婉言谢绝。 五 矛盾升级,暗斗变明争 白崇禧返汉后,黄绍竑连续长途电话白崇禧,冀其迅速策划两湖(湖南、 湖北)一市(汉口)所有“国大代表”和两省一市参议员联名通电:一致要 求蒋介石下野,正式辞职,以利和谈。 黄绍竑、白崇禧在另一次通话中,有这样的对话,白说:“已经分头对 他们(国大代表和参议员)联络好了,是不成问题的。连**们都齐集在汉 口开会,最后就是发通电了……”黄说:“健生兄(白崇禧),已和德公(李 宗仁)商定准备把一些重要问题的经过先在报纸上发表。”白说:“好的, 季宽兄(黄绍竑),主要把他(蒋介石)不放权一事,予以揭露。这一点, 最好抢在我们这里发通电之前办好见报……”黄绍竑说:“是的……我是先 和你商量一下,至于在报纸发表一事,已和通讯社商定了……” 1949年2月下旬,经由“美国合众社”发表了一则消息,内容有:“…… 对于蒋介石虽然离职,一直对于中央军政、经济……等等,握权不放,形成 幕后操纵……云云。”紧接着,湖南、湖北两省和汉口市所有“国大代表” 及参议员联名通电,一致要求蒋介石辞职下野,交出一切权力。 桂系所策划的一系列对策,带有激烈的攻击性,并公然在国内各主要报 纸上发表。所有这些,使蒋介石颇感狼狈。正式通电下野?当然不肯。缄默 下去,更为不甘。 桂系内部高层之间来往电讯(主要长途电话),统统被我们(重要军话 台)所掌握,又由我提供给溪口方面。因而,蒋方对桂系一切活动,是了如 指掌的。 蒋极为震怒,立派新闻秘书曹圣芬,驰赴上海活动,并选择在国内资格 最老、销路最广的《申报》,发表针对桂系的如下新闻: 利用外国新闻机构阴谋者散布流言 某负责人发表谈话予以指斥 昨日报载:合众社记者张国兴2月19日南京电谓:“暂时引退的蒋总统, 仍在发布命令,仍保有总统的足够权力,使渠能在未来的对中共和谈中,施 用否决权。同时,渠正每日行使此等权力,俾洞开复职之门。”并谓:“蒋 总统经常对国防部及中央银行总裁,发出各种指示。”该记者甚至谓:“蒋 氏在引退中,仍行使总统权力,似为李宗仁的对中共谋和,以及推行激烈的 政治改革,受到一定的阻碍。反动分子在蒋氏荫蔽之下,在全国施展其影响 及权力,以图阻挠或破坏李宗仁所作的和平努力。并准备迎蒋复职……云 云”。中央社记者顷就合众社记者张国兴所发此项电讯,叩讯此间某负责人 之意见,据称:“此显然系阴谋分子利用外国新闻机构及滥用政府区域之新 闻自由权利,故意散布恶毒流言,企图诬蔑蒋总统赤诚为国之纯洁与伟大, 破坏其信誉,离间蒋总统及李代总统之感情,制造险恶政潮,而加深中国之 危机。所幸此类分子之手法,殊为笨拙幼稚,明眼人一见,即知其用意所在, 而决不致为其所欺弄也……” 在报纸上互发新闻攻讦是蒋系、桂系互相倾轧的一个新的高潮。 桂系中高层包括所有拥李派在内,非要蒋全部让出权力而后快。而蒋又 死死抓住这个权力不放。在和谈代表的提名上,李有李的看法,蒋有蒋的打 算。是几经往返磋商才决定下来的。蒋介石自离京赴溪口后,没有和李宗仁 通过一次长途电话。而李似乎也无须再向老蒋请示。所以双方的意见,都是 通过张文伯先生沟通的。 六 国人瞩目之地——溪口 溪口一时成为国人瞩目的军事、政治重心。显赫权贵,军政高层,其中 有述职的、请示的,京、沪、杭、甬道上,冠盖如云。 这一地区的电信,特别是溪口的电信业务,跟着繁忙起来。总统府机要 室主任张廷桢电南京电信局局长计舜廷:“嘱王正元克日赴溪口。”我当时 以南京事务也相当重要,不克分身,立加派“重要军话台”邱桐阶乘飞机前 往。 由于我所搜集和提供的李、白、黄的情况,在溪口方面是殊多价值的, 深得蒋介石和俞济时的赞许。3月上旬,由俞济时出面汇我交通银行即期支 票一张,并附俞的亲笔信,信中多系嘉许勉励之词。 我和俞济时每次通话,完全按既定方法进行。双方拿起电话听筒,无须 寒暄客套,随即各自通报名字后,我即报内容。话 毕,互通一声“再见”挂上听筒。当时揣度,这样做丝毫间隙和漏洞都 没有。其实,非但有漏洞,而且一直瞒着我有一个“大缺口”存在。另文再 述。 蒋介石离京后,南京出现一段不算短的“升平景象”。商店复业,外逃 部分人归来。主要是受报纸的影响,什么隔江分治哪,长江天堑哪……在此 期间,蒋系、桂系之间互相倾力排斥,攻讦闹剧从未稍戢,从而愈演愈烈。 桂系实力派人物白崇禧,雄踞华中,拒不配合中央军事行动,对中央军 令不予理睬。1949年3月间,有一艘满载军火的大轮驶往四川。装备和补充 中央军驻川部队。事为白崇禧获悉,船经汉口,被其截留。这批军火,全部 装备了桂系部队。 白崇禧截留军火一事,在国防部震动颇大。顾祝同电话向蒋报告。蒋听 罢,未置一言,电话就挂断了。可见蒋氏气愤已极。 此时双方虽接近图穷匕首见,但究竟未达正式破裂程度,蒋只好忍气吞 声。 王正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