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天地清明引(109) 明光殒-沉鱼轩主4
|
发表时间:2019-11-27 17:11
天地清明引(109) 明光殒-沉鱼轩主4
贾荣婷 发表在 光阴故事|小说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7-1.html
第二章 沉鱼轩主(4)
独孤夜探荷城军府,当晚便回,言纳兰庭芳盛怒犹在,不可消解,鞭挞兵士消气。永延旧疾复发,卧床不起,另有一将军照顾。玉林、严承义二人巡守城门。 “另一将军?”笑笑疑惑。 白门柳道:“莫少飞。去年笑笑刺杀皇甫之时,我曾与其交手。此人虽是年少,武功不差,调兵遣将颇有经验。” “与哈尔奇比如何?”连云飞问。 白门柳道:“只强不弱。”众人皆惊,笑笑道:“想不到除去一狼,又来一虎。”忽听一声清啸,四人看向独孤:“你又探听到什么?”笑笑问。 独孤道:“尔等没有注意么?纳兰庭芳不仅杀了大将,还鞭挞兵士。” “莫少飞新来,战况、地形皆不熟悉,永延又卧床不起。朝军现在已无可用之人。”白门柳赞道。 “大寨主可有决策?”笑笑问。 白门柳道:“正如笑笑所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咱们明日便攻打荷城,如何?”话音未落,便然摇头,道:“不可,不可,我与纳兰庭芳有君子之约,双方挂起免战牌,现下冰雪未消……”笑笑一听便急,断道:“便是雪化了,朝军就先打来了。”见其犹豫,急道:“最初光明顶夜袭,令我数万兄弟,一夜之间命丧黄泉,朝军可有事先知会大寨主?” 昭雪也道:“正所谓兵不厌诈,还请义兄快下定夺,莫失良机。” “嗯。”白门柳痛下决心,令明日攻打荷城。 连云飞道:“可需请江湖众人来援?” 白门柳道:“十六万对五万,我军优势显着,暂不用劳烦众人。只是荷城坚固,如何可取?”笑笑听闻,嘴角轻扬,道:“大寨主不妨如此……” **************************** 雪漫雷锋,云藏灵隐,三潭覆霜,断桥残雪。 冬雪下了一日一夜,未见停息。为寻凤榜主人下落,景阳忧心如焚,裹紧素袍,于漫天白雪间,踽踽独行。一路不闻人声,仅凭听风石寻踪,到得西湖边上。 是日正逢年节,楼外楼处,人声鼎沸。年画爆竹,映着白雪皑皑,好一派过年气象。“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1]”景阳轻声吟罢,路过长街,不及徘徊,穿过西冷桥,步上苏堤,向南而行。人声渐自消失,落雪之声隐隐可闻。 不远南湖心处,落雪湖面之上,漂着一只小舟,缆绳系在岸上。一人坐于舟上,身披蓑笠,手持鱼竿,摒息凝神。正是一幅画卷:“西湖孤舟蓑笠翁,凌寒独钓春江雪。[2]” 闻其正在钓鱼,景阳不便打扰,提步一转,上了玉带桥。谁知舟上之人竟张口说话:“今日大雪,先生不在屋中就火,却来此作甚?” 景阳停步,听来是个年轻声音,拱手道:“敢问沉鱼轩在此乎?” 只听“扑通”水声儿,鱼钩提了上来,景阳眉心一皱。那人道:“过了玉带桥,便是曲院风荷,沉鱼轩便在此处。” “多谢!”景阳拱手,过桥而去。 风雪甚急,到得门口,景阳素袍已是全白,入门求见,便有人领了,除下披风,走至一处暖阁。“先生请坐,主人稍后便来。”侍女离去。 景阳坐于软榻之上,鼻中所闻,乃是清幽檀香,心下想来宇文该当是位风雅之人。忽听两声清咳,步出一个人来。景阳起身,二人见礼之后,方才入座。 宇文道:“敝人沉鱼轩主,宇文温玉。不知先生冒雪而来,所谓何事?” 听闻此声,景阳一愣,岂非方才钓鱼之人。侍女奉上两杯清茶,茶香扑鼻,清新提神,正是西湖龙井。景阳微微一笑,道:“只恐轩主久侯,特此佳节,前来叨扰。” “呵。”宇文轻笑一声,道:“缘何如此认为?” 景阳道:“有道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宇文朗然而笑,侍女奉上鲜果茶点。“有何在下能可效力之处,不妨直言。”宇文道。 景阳拱手称谢,道:“江湖有救命要事,非凤榜主人不可解也。” 宇文眉心一皱。忽地花香四散,伴随脚步声离,侍女到得窗外:“主人有贵客在,尔等莫吵。” 那人嚷道:“咱们铁桨帮的,自扬州远来,便是要给主人贺年,缘何不见?” “嘘——”侍女嘘声,窗外众人离去。 “此人确是送我南下的渔老丈。”景阳心道,眉心一蹙。“既是一帮之主,缘何亲自撑船,想来是受人所托。”思绪串联之间,心下已然明了。 宇文饮了口茶,道:“凤榜主人,何者也?恕敝人孤陋寡闻,从未听闻。” 景阳端茶饮了一口,道:“龙井者,初饮者,淡如水;回味之时,清香高洁,不可或忘。” “谬赞了。”宇文道。 景阳道:“如此好茶,却令敝人想起一位京中故人。” “何人?”宇文问道。 “先王翰林院学士伴读,萧企之子。”景阳道。 宇文道:“缘何想起此人?” 景阳道:“天下人皆知,十年前太傅萧企乱政,被当今王上诛杀;然则,吾却听闻,十年之前的京城,曾经有过一段政通人和的历史。当时王后的内弟萧世子,可谓是古今难得一见之良辅,令其治下,当真国泰民安。但不知为何,此人于十年前突然消失不见。” 宇文道:“外戚萧企乱政,天下人皆知,更有曲正风创立祁连义军,对抗暴政。先生之所闻,只怕是道听途说而已。” 景阳道:“轩主所言有理。敝人游历江南,曾听闻一首民谣:政通人和资丰饶,蔚为大观艺满城。所述之景,正是江南太平盛世,于此不禁令人追忆世子之功。” “噢?”宇文疑惑,道:“若历史如此,缘何不见丹青留书?却是逆贼乱政之名?” 景阳叹了口气,道:“独断朝纲,信口雌黄。” 宇文微微一笑,道:“先生所言,也未必不可信也。此民谣之前两句,所言乃是:山清水秀风光美,盛乐普世《满庭芳》 。《满庭芳》 一曲,清韵无暇,天音绕梁,君威之下,竟成禁曲邪音。想来丹青一笔,却是栽赃,与萧氏无异。” “呵。”景阳轻笑一声,道:“吾自北方南下,江南一路,皆有人当街弹奏《满庭芳》 ,当真出人意料。缘何官府不管?” 宇文朗然笑道:“又非杀人放火,何必耗损兵力?”话锋一转,道:“只是不知,满庭芳之主,于其遭污蔑之事,作何看法?” 景阳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3]” 叹了口气,拱手道:“不才正是景阳。” 宇文拱手回礼,凝眉之间,口中吟道:“虚名若浮云,财利如草芥,不若逍遥,自在天边,云卷云亦舒。” 景阳眉心一皱:“轩主当真置之不理也?”宇文不言,景阳续道:“无济世之心,何来政通人和?” “非治也,垂拱而已。”宇文道。 便在此时,侍女入内,道:“吴公子来了,请主人速去。” 宇文对景阳道:“是府尹大人,其人仰慕先生已久,何妨与宇文同去。” 景阳拱手辞谢:“既是朝廷之人,更不可相见。景阳身份,恐限其于不义之地。” 宇文一愣,拱手道:“先生真义士也。”提步欲行,回身道:“与先生相谈甚欢,还请不吝下榻,令吾宾至。” “多谢轩主。”景阳拱手,宇文提步而去。 **************************** 一连三日,沉鱼轩络绎不绝,拜年庆贺者,不可胜计。 景阳忧思难解,既已寻得凤榜主人,岂可功亏一篑,沉吟之时,梦花烟来请,便随其入暖阁之中。忽闻小儿咯咯而笑,宇文道:“去玩吧。” “嗯嗯。”玉玲珑答应一声,便被梦花烟领着离开。 宇文、景阳就座,行拜年之礼,侍女奉屠苏酒。 景阳饮罢,道:“已隔三日,轩主思量若何?” “呵。”宇文朗笑一声,道:“先生真乃自信之人。” 景阳道:“非是自信,乃信世子为人,胸怀济世之心。” “愿闻其详。”宇文饮罢,放下酒杯。 景阳详述玄蛊心毒一事,末了取出灵山之石:“轩主请看。”宇文接过灵山石,细细看之,道:“全无赤色,乃呈玉质,玲珑剔透。” 景阳道:“盖因江南,《满庭芳》 已成盛乐,多有人弹奏。”说罢,接过灵山石,拱手道:“还请轩主为苍生之命,尽一臂之力。” 默然良久,良久默然。 忽听宇文冷笑一声,道:“苍生之命?呵……《满庭芳》 遭禁,其主身负恶名,大威之下,人皆失声。世人如此待你,缘何还要一厢情愿?” 景阳沉默,一向苛己,怎求他人能为,轻叹一声,道:“只怕,非如此便不是景阳了。” 宇文心下一颤,视线移向窗外,只见白雪红梅间,玲珑嬉闹,无忧无虑,叹道:“吾之责任,只有她。”银铃之声入耳,景阳心下了然,拱手道:“若有何不测,景阳愿承负尔之责任。” “好吧。”宇文道。 景阳一愣,未及料得其人轻易答应。不可置信之际,宇文又道:“何日须开凤榜?” 景阳道:“阳春三月二十,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日。” “好。”宇文千金一诺。 景阳如释重负,吐出一口气。宇文笑道:“你缘何知晓,我便是凤榜主人。” 景阳道:“轩主并未否认,自己便是萧世子。” “那便如何?”宇文道。 景阳道:“满朝文武皆称太傅之子、王后之弟为萧世子,却无人知晓,其人姓萧,单字为凤。”宇文眼神一凛:“先生怎知此事?”景阳道:“翰林院中,自有人告知。”话锋一转,道:“敝人也有一问。当日府尹吴世桐大闹沉鱼轩,世子到底说了什么,竟教其人罢手而退,从而开创十年太平?” 宇文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4]” “嗯?”景阳皱眉。 宇文道:“吾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回身之间,续道:“先生有所不知。吴氏书香传家,至此已有十世。吴郎祖父,一生皓首穷经,为四书作注,直至架鹤西去。世道衰败,后代也未免于世俗沉沦。非吾一言可醒之,乃礼乐立身之本,从善如流之因,重德行仁之果。” “原来如此。”景阳恍然道,“诚如君之所言。” 二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景阳逗留数日,实在放心不下北方战事,遂向宇文辞行。宇文留之不住,只好设宴送行。 是日,春高暖阳,西湖复苏,柳树发芽,锦鲤跃湖。 十里相送,到得崇贤镇,亭中送别。 宇文举酒一杯,敬送知己。景阳接过,别酒清波,何日再见,吟到:“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5]” 宇文拱手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6]” “呵。”景阳朗笑一声,绝尘而去。(本章完,全文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