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5-19 09:12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湖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countryroad 发表在 新闻聚焦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68-1.html
小满将至,榴花似火、江河渐满。一个明媚丰盈饱满的夏天正在展开。
此刻,回望从冬到春、从春到夏的数月时光,那些惊心动魄,那些悲怆壮烈,那些刻骨铭心,依然历历在目。 历史,必将铭记这场生死鏖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湖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7300万湖南人民,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打响了艰苦卓绝的阻击战、众志成城的总体战、万众一心的人民战争,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拓展。 多难兴邦,中华齐奋起。14亿中国人民在共克时艰中勇毅前行,在中华民族史册、人类发展史册上写下悲壮雄浑的篇章! 勇者辈出,湖湘多血性。“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三湘儿女以实际行动,为全国抗疫大局贡献出湖南力量! 一 见事早、行动快。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令出如山,始终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谁也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度过庚子年春节。 1月下旬,全省两会刚刚结束。拂去一年的疲惫与辛劳,三湘四水的人们满怀欢欣,迎接阖家团圆的新春佳节。 ![]() 1月24日,大年除夕,长沙火车南站,出行的旅客显著减少。为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不少人减少了出行。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通讯员 张韬 摄 疫情突如其来。 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疫情自湖北暴发,湖南首当其冲! 湘鄂自古一家亲。湖南13个县市区与湖北毗邻,两省交界线达1100余公里,许多村庄犬牙交错、不分你我;在湘湖北人、在鄂湖南人达数十万之多,交流交往频繁;数万湘籍大学生假期自鄂返湘,流动性之大、风险系数之高,可以想见。 1月21日上午,省委常委会召开紧急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月20日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专题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坚决打赢这场硬仗恶仗!”省委书记杜家毫的话掷地有声。 1月21日,湖南报告首例确诊病例。疫情曲线一路上升,1月28日单日新增78例,达到峰值。 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刻不容缓! 1月23日,湖南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为首个启动一级响应的环鄂省份和全国最早启动一级响应的3个省份之一。 战斗,必须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军令如山”方能雷霆出击、克敌制胜。 省委和各市州迅速成立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党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战时指挥体系高效运行。 按照中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一道道“军令”从省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这个指挥中枢密集发出。 防控,重在全省一盘棋,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机制,筑起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 (2月1日凌晨,张花高速花垣出口,民警、医务人员在对进城车辆及人员进行检查和体温监测。龙爱清 摄) 省市县乡村各级、各条战线、各个单位全面动员、紧急行动,迅速从休假模式变为战斗模式,“五级书记打头阵”,390多万党员、13万公安民警、5万多医务工作者冲上没有硝烟的战场。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展开地毯式排查,村(社区)防控工作全面启动。 生死时速,间不容发。与时间赛跑,快一个小时、慢一个小时,往往天差地远。 1月23日,武汉封城。湖南连夜对沿湘鄂边界219个大小卡口全部设防到位,与湖北接壤的岳阳、益阳、常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第一时间构筑起“外防输入”的严密防线,赢得了战机。最终,张家界在全省率先实现确诊病例清零;吉首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零病例的中心城市。 从最早防止武汉等地疫情输入,到防止复工复产复学疫情风险,再到内防反弹、外防境外疫情输入,全省构建起涉鄂通道、边检海关、厂区、社区等梯次防线,推动国门、厂门、小区门、校门、家门防控联动,实现了重点人群全面筛查、重点场所全面覆盖、重点环节全面管控。 救治,立足一个“早”字,湖南健全中西结合、医防结合、精准救治的医疗救护机制,打响与病毒搏斗的生死之战。 超前准备。尚未出现确诊病例之前,全省便明确116家省市县三级定点救治医院,随后缩减至17家,保障更好地集中救治。 关口前移。2月初,湖南即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为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检测91.5万多例,阳性检出率0.04%。 “四个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所有患者第一时间收治进定点医院,重症患者全部集中到市级定点医院;14个专家组火线出击,“下沉”至各地指导防控与救治;中西医结合,前后方协同,举全省优势兵力攻重点、克难点,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 物资供应,聚焦一个“保”字,形成了多品种防疫物资全天候生产供应的物资保障机制,为前线源源不断输送“弹药”。 从疫情暴发初期的医疗防护物资短缺,到后期最高日产量各类口罩5300万只、医用防护服4万套、N95口罩90万只、核酸检测试剂50万份,测温枪、呼吸机、负压车以及氯喹药品等一应俱全,全省形成了完整生产链条与充足产能,有效支撑了医疗救护需求。 国计民生重要行业全速运行:水、电、油、气、煤、通讯、公共交通等不停工、保运行;“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供应无虞,力保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 (1月25日上午,省委书记杜家毫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湖南日报记者 罗新国 摄) 从大年三十开始,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等省领导就一直在一线奔波,研究部署全省战“疫”作战图,为医务人员和患者加油鼓劲,督战各地各企业防控情况,召开各领域专家座谈会……交通卡点、高速路口、车站、机场、医院、社区、乡村、企业,处处留下了他们马不停蹄、脚不旋踵的匆匆身影。 ![]() (1月2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在高铁长沙南站,为援鄂医疗队队员们壮行。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2月9日,战“疫”关键时刻,一个彭德怀与梁兴初在朝鲜战场上精彩对话的短视频引发刷屏。 视频传递出强烈信号:既然是打仗,就不能贻误战机,必须克服麻痹大意情绪,把握战机,尽锐出战,确保湖南能够经受住更加艰巨的考验。 疫情形势不断变化,省委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密切跟踪研判防疫新形势,及时调整防疫思路,做到因势而谋,以变应变。 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发出“复工令”,要求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当天,湖南连续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市州委书记视频会议,要求“做好打新的硬仗的准备”,“两场战役一起打”,在全国率先打响复工复产“保卫战”。 ![]() 3月14日12时40分,一架载有182名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公司员工的航班,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飞往新疆哈密。湖南日报记者 傅聪 摄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改革发展、脱贫攻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湖南成为全国复工复产最早、效果最好的省份之一。 战“疫”中,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被充分运用。通过“大数据分析+网格化实地排查”,实现了对重点人群有效筛查。健康码分类识别、“湘就业”“湘消费”等线上平台,有力服务了复工复产和促进消费。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从遭遇战,到主动战、总体战,再到常态化防控战,湖南始终把握战机、步步为营、节节胜利,保持了疫情防控的有力有序和社会大局的安全稳定。 ![]() (3月14日,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医护人员欢送最后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段涵敏 摄) 2月28日,湖南仅用39天时间实现确诊病例零新增。 3月14日,全省本土确诊病例实现清零。 3月31日,全省应急响应调整为三级。 截至目前,湖南累计确诊病例1019例,感染率百万分之十四,治愈率超99.6%,是全国首个确诊病例1000例以上清零的省份,已连续70多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所有县市区进入低风险地区。 二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5万多名医务人员白衣执甲,勇敢逆行,日夜奋战,以大无畏的勇气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剿灭病毒,守护健康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举全省之力,不放弃一个生命!”这是湖南决策者的庄严承诺。 危难时刻,全省超过5万名临床、护理、检验、影像、院感防控等医护人员,主动请缨、火速集结,“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夜以继日奋战在最前线。 ![]() (1月27日,即将启动的双峰县人民医院感染二区,12名医务人员在请战书上按下手印,誓言“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曹景 摄) 新冠病毒狡猾且顽固,如何科学施治? 湖南坚决做到“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以科学精准对抗病魔。 72小时内,长沙将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打造成湖南版“小汤山”。常德、娄底、岳阳等地,在短时间内扩建了定点医院。各市州迅速集中辖区最优秀团队、最先进设备、最全面保障。 早诊早治,是提高救治率的第一步。 1918个发热门诊遍布全省,执行统一的新冠肺炎筛查确诊流程。62家核酸检测机构高效运转,确保当天发现、当天采样、当天检测、当天出结果,缩短从就诊到疑似、确诊和救治的时间。 关键时刻,专家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到最危重处去,救最危重的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首席专家艾宇航承担起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高级专家组组长的重任,在电话里匆匆安置好80多岁的老母亲后,就踏上了战场。高级专家组、重症专家组、市州驻点专家组、中医专家组、多学科专家组……228名专家全面进驻14个市州定点医院值守,治疗精细如“滴定”,减少“轻转重”,推动“重转轻”,尽最大努力降低病亡率。 在全国率先将磷酸氯喹与乐复能用于患者救治,在全国较早开展康复者血浆治疗,开展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型、危重型患者,各种新的治疗方法积极应用、竭尽所能。 中西医协同,中医这个“慢郎中”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成了抗疫救治的“急先锋”。全省出院患者中医药参与比例达到96.75%,中医药参与较单纯使用西医疗法患者住院床日缩短2天以上。 提升救治效率,还有一条“空中生命线”。 通过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省高级专家组牵头对省内40余例重型、危重型患者进行远程会诊指导;国家新冠肺炎专家组王辰院士团队和钟南山院士团队,分别连线长沙、邵阳、株洲、娄底,对6例危重型患者进行多学科远程视频会诊。“空中生命线”一次次将危重症患者从“鬼门关”拉回。 ![]() “穿上隔离衣,就没有了恐惧,只有向前冲的勇气。” “病人以生命相托,我们唯有拼尽全力。” 惊心动魄的一个个日日夜夜,接踵而至的一场场激烈战斗,勇者逆行的一幕幕感人场景,成为这场阻击战中最美的画面。 ICU病房里,头发花白、年近六旬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急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杨明施教授带领团队,日夜和年轻人战斗在救治一线,不眠不休;危急时刻,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兼呼吸治疗专科主任韩小彤教授,从长沙带着ECMO设备和团队赶赴娄底,省、市医疗专家24小时监护,一次次将生命垂危的患者刘某抢救了回来;“90后”护士胡佩那双被滑石粉、消毒液、洗手液泡得伤痕累累的手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面对肆虐的病毒,全省医护人员始终不松劲、不言弃,不断创造希望与奇迹—— 1月30日,我省治愈出院首例新冠肺炎患者。 2月16日,全省年龄最大确诊患者、90岁的曲奶奶在株洲治愈出院。 2月17日,全省首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18岁女孩小彭在与新冠病毒搏斗20多天后,康复出院。 2月25日,我省年龄最小患者、3个月大的晨晨在岳阳治愈出院。 至3月14日最后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出院,54天,全省治愈出院病例1014例,其中重型、危重型患者150例。99.6%的治愈率背后,是生命对生命的顽强守护。 同江同湖,同袍同泽。在湖北抗疫形势最严峻的关头,响应党中央号召,湖南紧急部署,派出1502名精兵强将,带上最强装备,举全省之力驰援黄冈、武汉。 ![]() (2月16日晚10时,湖北省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灯火通明。湖南支援黄冈医疗队一队和二队,540余名医护人员在此并肩战斗。湖南日报记者 辜鹏博 摄) 千里挺进大别山,“巴心巴肝”。58个日夜苦战,湖南医疗队在黄冈累计治愈出院607人,实现了提高患者救治率、缩短患者住院日、确保医护人员平安回归3个目标。十里长街相送,黄冈人民用最高礼遇感谢为他们拼过命的湖南亲人。 从1月21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专家吴安华只身一人奔赴武汉开始,“医疗湘军”一次次紧急驰援武汉。在武汉协和西院、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来自湖湘的白衣战士一次次与死神赛跑,托举起生的希望。 ![]() ( 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休舱,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们合影留念。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邹晨莹 摄影报道) 湖北战场上,湖南医疗队累计收治(管理)确诊患者2235例,治愈出院1783例。 征程未洗又出发。4月16日,刚刚援鄂归来的吴安华、潘频华两位专家马不停蹄地奔赴黑龙江、吉林;5月11日,湖南12名医护人员组成国家医疗队,飞赴津巴布韦支援当地抗疫。 回顾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口罩的勒痕、开裂的双手、坐着的睡姿、湿透的防护服……难忘的一幕幕不断闪现。白衣天使,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因为选择担当,成为了英雄! 【恭喜,该文被华声论坛首页选录,特奖励花生2,玫瑰2。请查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