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时间:2021-10-28 14:49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小区公共区域、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几乎都被老年人占据了,要么打牌打麻将,要么放着大音响唱歌跳舞,公共空间几乎找不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供青少年阅读学习。现在的教育双减政策,一不许学校给孩子布置太多作业,二不许上课外辅导班,孩子多出来的时间总得要有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消耗,在家长工作繁忙,没空陪伴的情况下,很容易沉迷看电视、玩手机以及电脑游戏,这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极其不利。从专业人文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疏离,不能满足青少年融入群体的需要,相对来说,跟父母一起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反倒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因为农村具备更开放的空间可供青少年自由探索。因为城中村社工机构接触经历,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深觉那些有社工机构陪伴的孩子比自家孩子更幸福,他们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可以有大学生志愿者辅导作业;有专业社工组织活动,带领孩子们开辟学校课程以外的更开阔视野,广泛培养兴趣爱好;还有适当的运动设施,可供孩子们交流互动。让孩子在专业的社工和见多识广的大学生指导下自由探索,好过让不得要领的父母花高价胡乱报各种培训班更呢激发孩子潜能。所以,非常期待这样的活动中心能配备到每个社区。
![]() |
回复时间:2021-10-28 14:57
我在小区的垃圾分类中碰到一些问题,比如,关于可回收的垃圾。首先,哪些属于可回收垃圾这点不是特别清晰。尤其对于生活中最大量产生,也是最大的污染源的塑料。我去百度查询,感觉说法并不统一。我的建议是:1、规范垃圾分类,对于无人回收的可回收垃圾,在政府层面是不是应当去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提供一些补贴,引导相关人员去回收,或者采取强制措施让垃圾处理人员必须回收。2、我之前在网上购买的韩国的化妆品,他们放在纸箱里的减震用的泡沫是用玉米制作的,做到完全可降解。我们可以多参考。希望政府积极寻找各种塑料的全生物降解的可替代方案。3、希望超市以及市场完全不提供塑料袋,或者有偿提供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袋、食品袋。以前没有塑料袋之前大家都用菜篮子买菜,也没有觉得有任何不便,这就是一个习惯问题。只有政府下决心,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4、对于超市、市场的工作人员,重点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引导普通民众去重复使用塑料袋、食品袋。还有小区的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也要培养责任心和环保意识,让他们引导民众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