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3486个阅读者,0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2-5-10 08:32

陪伴是最好的孝顺



千年飞山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陪伴是最好的孝顺

有这样一个人,1939年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家里很穷,乳名叫“驴娃儿”,从小哪都没去过。
每天,他要做的就是帮助父亲撒肥、锄地、浇水、养猪、放羊、割草、捡柴禾……
虽然父亲一字不识,但他有一位通情达理的母亲,母亲坚持让他上完了高小。
但是,村里没有初中,母亲便绞尽脑汁打算让驴娃儿的三姐领他到北京的大姐处,然后,在三舅和两年前已到香港定居的二姐的帮助下去香港读书。
这样的决定,在当年可是一件大事,而且父亲肩上的担子很重,家里就驴娃儿这么一个儿子,已经能够做他的左右手,所以父亲不愿放儿子走。
好在母亲有更高的见识和期待,坚持要把儿子送出去念书。
当年是1951年,家里实在太穷了,仅剩了一点粮食,母亲给驴娃儿做了几个馍装在小包袱里。就这样,从未出过远门的驴娃儿跟着亲戚远走他乡,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到了香港。
  12岁的小驴娃儿到了香港,克服语言交流不便及生活艰难等诸多困难,刻苦读书,但他一直强烈地思念在河南家乡的父母。
母亲瞒着生活的艰辛和驴娃儿父亲患病的消息,来信劝慰驴娃儿不要想家,好好读书求学才是对父母亲最大的安慰。
驴娃儿在刻苦攻读之下,1957年,于香港培正中学毕业;1958年,19岁的他赴美国深造;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到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1982年起,任教授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1998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崔琦与德国、美国两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发现并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2000年,当年的驴娃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05年,被聘为中科院荣誉教授……
  这个驴娃儿大名叫崔琦,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等人之后,第7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
1959年大跃进期间,崔琦的父亲去世,母亲没对他透露一点儿消息,之后9年,母亲依然独自忍受艰难,61岁高龄时还在茅草庵,都没有对儿说个“不”字,直至在艰难生活中寂寞离世。
  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曾去美国采访了崔琦,问他:“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年母亲没有坚持把你送出来读书,今天的崔琦将会怎样?”
杨澜当时期待的回答是,知识改变命运等等。
出乎意料,崔琦却说,他宁愿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宁愿为父母抛弃现今的一切,因为如果他还留在农村,留在父母身边,也许父母就不会那么艰难……
一席话,崔琦留下了热泪,杨澜和现场的外国记者、摄影师也泪流满面。 
  孝心无价。崔琦甘弃荣华,陪伴父母身边,这发自肺腑之言,感人至深,也令人唏嘘。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福德的根,是幸福的本,更是为人最大的善行!
孝,就是在寒冷中的一杯温茶;孝,就是对长辈的几句关心话;孝,就是给疲惫的父母捶背捏腿……
孝就这么简单,但对父母做的这些事,也没这么容易,因为这些事当中,需要蕴含一颗浓浓的孝心。
比尔•盖茨曾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
世界首富以商人的眼光道出了尽孝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实际上,古今中外,孝敬父母人同此心。
晋武帝以孝治天下,李密因孝心而放弃荣华富贵和权位,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食,田世国捐肾救母……
这些孝心无不世代传颂,而“百里负米”的故事更是流芳百世。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
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然而,总不能一直拿别人的东西,靠接济度日啊,子路便决心外出“打工”来改变家庭状况。
从此,子路四处帮人打工,赚了钱,就到百里之外的集市买米回家煮给父母吃,直到他们去世!
天下孝悌,匹夫有责。孝是每个人的责任,种种美德,种种感恩的举动,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
千百年来,正因为有了这种责任,多少的帝王在忙碌国事的同时不忘陪伴父母,多少的名臣在为国分忧的同时不忘看望父母,多少胸怀大志之人在为理想奋斗的同时不忘孝顺父母!
不可否认,现实中也有人缺乏孝心,怠慢父母,留下遗憾,留下骂名。
他们总以工作忙为由,竟然常年累月不去探望一下家人,有的甚至连一个电话都不打,只顾着自己吃喝玩乐而不关照年迈的父母……
这些,让人伤心和寒心!
岂不知,有些行为是会感染的、传承的,如果你对父母不管不顾,说不定以后,你的孩子也会这样对待你。
听过一个故事特别有感触,说有一对夫妻,他们的父亲老了,吃饭时,不是把菜弄掉就是把碗打碎。
所以,他们很嫌弃父亲,就拿一个木碗给他,到吃饭的时候,还把他赶到一间小黑屋里去。
这个父亲,每天只能在小黑屋里以泪洗脸。
后来,这对夫妻有了孩子。一天,吃完饭后,孩子跟妈妈要了钱,说是要到集市上买小木碗。
妈妈奇怪,便问他要买木碗干什么?
儿子义正言辞地说:“等你们老了以后,给你们到黑屋子里吃饭呀!”
这对夫妻听了,非常震惊,马上把父亲从黑屋子里接出来,好好的侍奉。
看完故事,有何感想?或许我们没有故事中的夫妇那样的狠心,但扪心自问,我们真正孝顺自己的父母了吗?
曾看到一个报道,如今的年轻人回家,只顾看手机、电视、玩网络游戏,而无暇顾及父母,很少与他们交流,烦躁他们啰嗦。
有数据显示,有52%的年轻人在朋友圈屏蔽了父母,长大后,千方百计逃避父母的视野,挣脱父母的束缚。
填报志愿,恨不得越远越好,上了大学,电话、视频的问候,远远不及朋友。
每次假期回家,宁肯会见同学,很少在家陪父母,让父母感受到了无比的孤独和尴尬。
孝顺,孝顺,并不是给吃给穿,尽赡养义务就行了,而是要让父母心情顺畅。
“和气”、“愉色”、“婉容”、“陪伴”,才是儿女敬奉父母最好的孝道!
大爱至诚,孝亦有道。孝在人心,能力各异,方式自然多样。
但父母心底企盼的孝道,不一定非要子女给他们锦衣玉食,荣华富贵。
只要对父母尽心竭力、诚心诚意,哪怕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句问候,一个拥抱,都会起到“心到神知”之效,让他们幸福万分。
孝心,或许只是凝就的一封家书,一碗粗茶淡饭,一件普通衣衫,这些在老人心中也是价值千金。
反之,一张拉长的脸,一句伤人的话,足以熏黑一片晴朗的天空。
即便让父母住别墅豪宅,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而成天生活在“脸难看”、“话难听”的表情暴力下,老人心里有的只能是深深的失望与无奈,决无幸福可言。
可见,影响孝的天平不是金钱与物质,而是来自内心的深爱。
那么,怎样才算是最好的孝顺呢?
是花钱雇最贵的保姆,让父母享受最奢侈的晚年生活吗?是对父母百依百顺,愚孝而失去自我吗?
都不是,对于父母来说,最好的孝顺,就是陪伴!
一直以来,很多人孝敬方式是不断地给父母生活费,经常给父母买生活必需品,提高父母的生活质量。
这当然是孝顺的一种表达,但现在生活条件普遍提高了,家家户户不像过去那样整天为吃饭穿衣发愁,而且生病了还有医保。
很多老年人最需要的不是你提供的物质保障,而是你花的时间陪伴带来的精神食粮。
一个人活着不仅仅是吃饭睡觉,开心快乐才是关键。老有所养只是第一步,老有所乐才是终极目标。
所以,没事时,我们要经常回家坐坐,陪父母说说话、解解闷,因为老年人最幸福的莫过于儿孙承欢膝下、一家其乐融融。
特别是当心情不好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可以自我调整负面情绪的,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子女的关怀和帮助。
事实证明,孤独是所有负面情绪的催化剂,陪伴恰是最好的解药。陪伴父母,正是儿女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过节也罢,过年也罢,送父母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回家去看一看、坐一坐,陪着父母一起吃一顿饭,聊聊生活、讲讲见闻,这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尽孝要趁早,趁我们还年轻,趁父母还健在,无论多忙,不管多远,都要抽时间回家,多陪父母唠唠家常,带上家人一起散步!
多些细心,多些用心,多些耐心;多些关爱,多些理解,多些包容。父母就能在关心中微笑,在体贴中温暖,就能心满意足、精神焕发。
因为陪伴就是最好的孝顺,而孝顺正是最有效的补药!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2882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