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标题:
会理;古宅民居,古楼深巷,岁月静好
[打印本页]
126
3/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4 10:44
会理古城处处飘着浓厚的翰墨书香。走进科甲巷,一阵带着书香与墨香的清风徐徐吹来。
作者:
文中
时间:
2025-2-24 16:01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37
久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让人对这座幽幽深巷慕然起敬。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38
石板铺砌路面的科甲巷,串起古朴幽深的民居院落。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39
一座座明清时代院落古韵犹存,宅院多为传统四合院天井式布局,门外设照壁,门内设屏门,层次清晰,错落有致。院内青石地、镂花窗、雕花梁的房屋,还是数百年前的老模样,很多大宅院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600年来,从巷内宅院大门走出了许多进士和举人,巷内居住的各户人家均有人考中科举,其中吴氏家族祖孙三代均中科举,成为一州之荣耀。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41
宅院大门上悬挂的“大夫第”“进士府”等匾牌,正是古城文脉兴盛的缩影,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科举制度和会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昔日荣光。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42
巷内至今保存有许多完整的清代传统民居院落,其中尤以胡姓大院及两侧的明代建筑最有较高的建筑历史和艺术价值。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43
胡家大院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就像一座博物馆一样呈现在你的眼前,大门、枕石、屋檐、瓦当……无一不流淌着明清时代的风韵,胡家大院前院是明代风格、后院是清代风格,你一抬脚就可以一步跨越两个时代,这是怎样奇妙的感受啊!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45
进进士府,得先跨过一道高高的木门槛,槛身裂纹斑驳,几近糟朽。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46
进门,左右各有一间房屋,因为年代久远,木门木窗显灰色或暗红色,数百年的沉淀,让墨润般的色调浸入到每个角落,低调和沉默,也许,这才是古宅故园的本色。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48
曾经的辉煌在路遥马急的人间,已渐行、已渐远、已渐无声,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木头因为受潮而朽烂的味道,破败的景象令人惋惜,个中隐藏的一些利益关系让人扼腕。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48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49
谢谢!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50
隔壁是一个四方的院子,院子不大,其间种有不少的花花草草,左右两边原是厢房,院子后面是正房,两侧是耳房,都是青砖瓦,雕花窗,古色古香。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50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5 09:51
作者:
文中
时间:
2025-2-25 19:28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6 10:42
那些石板路在深巷中向远处延伸着,一块块被岁月磨损的石板在细雨中散发着幽幽的光泽,解读着那一壁壁古老的院墙。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6 10:47
走在深巷里仿佛在穿越时光,一伸手就能牵到古人的手,期盼来一场小雨,也许就在前面的小巷能遇见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作者:
八两以上
时间:
2025-2-26 10:48
古朴的质地,就是一种纯美。破旧代表着过去,却唤起了人们的珍惜,于是,在心境里有了一种升华,那是对岁月的一种致敬。
欢迎光临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