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3《我爱这土地》
[打印本页]
作者:
hykzxx
时间:
2022-12-26 19:34
标题:
3《我爱这土地》
惠济六中 九 年级 语文上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3《我爱这土地》 第 一 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
2.分析作者笔下的形象,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3.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炽热而深沉的爱国情怀。
重难点 重点:
难点:分析作者笔下的形象,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教学过程 课堂评价
一、导入新课
让我们深情吟唱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目标导学二:朗读诗歌,体悟情感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划分诗歌节奏。
2.请同学们听朗读示范,用心感受,并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
3.请同学们结合本文写作背景,说说该如何理解文本中的“深沉”一词。
4.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其“深沉”的特点。
目标导学三:分析诗歌意象,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
1.探究: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它们是如何从常见的实景变为意象的?
2.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感的客观之景,本文的意象除了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请你说说上述意象分别象征着什么。
3.作者为何选取上述意象?你能模仿作者,创造合适的意象来表达这深沉的情感吗?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为何要将自己假设为鸟?如何理解这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目标导学四:赏析作品,把握诗歌艺术特色
1.这首诗在结构上共分两节,请简要说说两节诗歌各有什么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探究:本诗多次出现助词“的”,这样写会不会显得诗歌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请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并划分节奏,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生可大胆尝试,模仿艾青的写诗手法,自选景象作为表达情感的意象。
教后反思: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2-12-27 07:19
谢谢分享!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2-12-27 07:20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