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津门教育家林墨青[下载] [打印本页]


作者: computer2014    时间: 2023-5-26 21:09     标题: 津门教育家林墨青[下载]

“自国家遘庚子之难,人咸谓欲救危亡,莫急于学......欲为根本之图,则莫急于小学。严公范孙主此议,林君墨青承其旨而力行之,兼营并举,天津兴学之名于以著。”
上面这段文字摘自碑文《林君兴学碑记》。林君即林墨青,天津人,生于1862年,是天津也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1933年林墨青逝世后,乡人为他刻此碑文作为纪念。碑文中的“严公范孙”指另一位天津人严修。严修,字范孙,生于1860年,曾任贵州学政;卸任后在天津兴办学堂,最著名的有南开学校,故他后来也被人称为“南开教父”。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和影响,所以后来提及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人们多知晓严修,而很少听说林墨青。殊不知正是林墨青辅佐严修,积极奔走,天津公私立小学才从此发轫。碑文中所说“严公范孙主此议,林君墨青承其旨而力行之”,即是对他身体力行,辅佐严修兴学的充分肯定。
近代中国自经历八国联军入侵,清廷与之签订《辛丑条约》,深受其患的林墨青忧心如焚。此时他已认识到,为挽救危亡,谋雪耻强国之道,在于兴学,以开通民智,改良社会,摆脱愚昧。他的立志兴学之念即由此产生,且与严修所想不谋而合,于是便有了两人在开创和打造近代天津乃至近代中国教育事业上的珠联壁合。因为小学是培养人才的起点和基础,所以以兴办小学为当务之急。由是他们先是在天津开办“冬寄学社”,旋又相继发起“严氏小社”等多所学塾。后又将这些分散多处的学塾,利用会文书院的地址,改办为民立第一两等小学堂,即后来的天津私立第一小学。接着又利用问津书院地址,改办民立第二两等小学堂。后来人称天津“学校林立”,这一方面表示天津学校之多,另一方面“林”亦寓有林墨青创建之意。应该一提的是,此中经费则多由地方绅富捐集。
另外,林墨青在兴学上也可谓独具只眼。如兴学初期,他只是着眼于男子小学,但很快意识到,学堂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而家庭教育又多侧重有贤妻良母的教导,如此方能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于是,林墨青就又相继创办了官立女子小学等十一处女子小学,并自任总董。
出现家庭教育后不久,林墨青又想到还必须让社会教育融入其中,以相辅相成。天津社会教育办事处,即是林墨青推动社会教育的基地。其具体做法是,就社会上一些陋习,如女子缠足、男子留发辫等进行宣传革除。天津广智馆是林墨青生前开办的最后一个有关社会教育事业的场馆,该馆类似一个小型博物馆,里面展出天津土特产品、工农生产程序、科学常识图解、风俗习惯介绍等;载体包括照片、图表、模型和实物。这些内容的展览和介绍,对拓展人们眼界和启迪民智,都起到了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他在诸如改良年画、改良戏曲、组织崇俭会等方面,也做了大量为人称道的工作,严修对他更是一再首肯。如严修曾在赠林墨青的一首诗中写下“津庠半是旧祠庵,开创经营兴味酣”,并在自注中写道:“津邑设学,君实创始。最初十六处,皆君一手规划,商借祠宇,用力尤多。”严修诗句中的“君”即指林墨青,从中道出林墨青在利用旧庙做校室过程中的种种辛苦及所取得的成效。
尤须一提的,是林墨青的恩师李兆珍在林墨青六十岁生日时,在赠其七律祝诗中,除了提及他们师生二人相交过程外,更对这位昔日高足辅佐严修兴学成果大为赞佩。诗云:“相知三十五年前,文字交深有夙缘。随得子陵敷化雨,数来甲纪正周天。上元佳节先期占,内翰荣名昔日迁。劝学愿君长益寿,满城桃李共争妍。”对一个毕业从事教育的人来说,恐怕没有什么能比“满载桃李共争妍”更让人欣慰的了。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3-5-27 07:27

谢谢分享!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3-5-28 07:02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