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王世襄:从“玩家”到学者[下载] [打印本页]


作者: computer2014    时间: 2023-9-29 16:13     标题: 王世襄:从“玩家”到学者[下载]

王世襄(1914年5月——2009年11月),著名文物鉴赏家、收藏家。
作者: computer2014    时间: 2023-9-29 16:14

学者张中行生前回忆他初次上门拜访王世襄,把一路经过写得很仔细:“乘公交车,南小街站下,南行一段路,远远看见路旁有人招手,原来王先生在胡同口等着。东行一段路,进街北一个大院落,王先生住北房,五间,由东头一间入门,先见到袁荃猷夫人。”
1914年5月25日,王世襄就出生在北京东城的这个四合院里。他在这里几乎生活了一辈子。这里门牌原本是芳嘉园胡同3号,20世纪60年代,北京调整了一次街道编号,于是变成了芳嘉园15号,以后就一直沿用,直到90年代末北京开启一轮旧城大改造,这个院子也就随之消失在了推土机下。
王家属于福建望族,出过状元,世代为官。到他祖父一辈,举家从福州搬迁北京。再到他父亲王继增,已经是受洋务思想熏陶的新派人物。王继增入读南洋公学,毕业后又出洋,跟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做了几年法国留学生监督。王世襄出生那年,他父亲已经任职于北洋政府外交部,官至墨西哥使馆公使兼理古巴事务,后来一度担任过国务院秘书长,直到20年代末才从官场退隐,做了寓公。
王世襄自己说过,他家前辈都有“通达时事、兼备中西、注重实际的办事作风”,这对他后来的生活态度和治学风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兼备中西”在他父亲身上,比较多的是细微的生活痕迹,其他方面倒是少被提起。王世襄记述,他父亲因为多年驻留国外,保留了西化的习惯,比如每天下午必定要用一次午点:一杯加奶的红茶,一两块点心。不过,他父亲又恪守中国老式家庭的规矩,每天上午11点,晚辈必须到他房里去请安。
家里的布置,也是中西合璧。用他们家老用人的话来形容,芳嘉园的院子很“不格局”,但这其实是他父亲精心改造的结果。各屋都有卫生间,卫生间里有上下水。饭厅是西洋建筑风格,大开间平顶房,放置了一套从德国洋行订制的椭圆形大餐桌和皮质的高背餐椅。他父亲常在家里以西餐宴客,菜式则是那个时代比较典型的中国式西餐,如拌生菜、土豆沙拉、牛尾汤、西法大虾、咖喱鸡等。
他们家有一本早年出版的英国原版的菜谱,王世襄从中学会了很多菜,也教会了家里一位老佣工张奶奶,到后来,旗人老太太竟能独自做出一整桌的西餐来。
有意思的是,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王世襄,除了上的是美国学校,骨子里迷的却全是北京民俗。他后来爱上明代家具研究,最愿意结交的也是民间各路工匠。
王世襄这些爱好和性情,其实受他父亲影响有限,而和他母亲关系极大。
王世襄的母亲名叫金章,也是大户人家出身。金家祖籍江苏南浔,做蚕丝生意发的家,到王世襄外公一辈,已经是有实力兴办电灯厂和西医院的新派巨贾了。1900年,金章兄妹5个被家里送到英国留学,这在那个时代还极为少见。金章跟随兄长在英国生活和学习了五年,和王继增结婚后,又陪伴做外交官的丈夫去到巴黎常驻,其见识和眼界,绝非寻常中国人可以相比。
王世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主要来自母亲家庭。金家兄妹5个都有很高的书画修养。大舅金北楼擅花鸟山水,回国后在北京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他和留学日本的陈师曾同被尊为比方画坛盟主,可惜两人后来都早逝。另外两个舅舅精于竹刻,其中四舅金西厓被誉为近代刻竹第一家。金章也精通书画,以鱼藻闻名,还写过四卷本的《濠梁知乐集》,讲如何画鱼。
除了这些耳濡目染,王世襄最不能忘记的是小时候,母亲对他天性的保护和宽容。他8岁那年,大他两岁的哥哥不幸早夭。王世襄晚年在回忆中写道:“我母亲剩我一个,不免开始放纵溺爱。但有一个原则,凡对身体有益的都准许玩,如有害身体的,则严加管教,绝对不许可。”
从小学到高中,他白天在美国学校接受西式教育,放学回家后,再由国学老师私授两小时经史诗词。但这些功课拦不住他到市井茶肆去厮混。养鸽子、捉蛐蛐、驯鹰、捉獾,都是老北京人所谓的“武玩”,即身体不好玩不下来。这些在亲友眼里属于“不上进的乡野玩意儿”,母亲却一概应许他,因为对身体有益。
王世襄晚年跟身边人回忆自己小时候如何顽劣,母亲又怎样开明,爱讲那件上房赶鸽子的故事:他10岁开始养鸽,人小,手劲不够,家中三间瓦房的屋檐全被他那根驱鸽的大竹竿敲碎。为了追赶落到邻家房上的鸽子,他经常从正房的屋脊跳到相隔数尺外的厢房顶。有一次,母亲不幸撞见这种场面,惊吓之下几乎晕倒,但事后也并未禁止他养鸽。在开明的母亲的保护下,这些野性的自由长给了王世襄健壮的身体。
1934年王世襄考入燕京大学预科系,这是父亲所期望的结果,可他并不喜欢。
上大学后,王世襄独自住在燕京大学东门外一个二十多亩的大园子里,那是父亲在他读初中时就买下的,外人都叫它“王家花园”。听起来很排场,但据王世襄描述并非豪门深宅,而是一个大菜园子,里面有很多树木、花草,几排平房,几畦菜地。这样正合他不肯受拘束的野性子。他经常请来养虫和养鸽子的民间奇人,住进园子里,陪他种葫芦、遛狗、捉獾、养蟋蟀,把王家花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乐园。
古文学家陈梦家和才女赵萝蕤新婚,那一时期也在王家花园借住。王世襄贪玩,常常晚上一个人跑到荒郊野岭去,跟人遛狗捉獾,玩到半夜跳墙回家。
那么,王世襄又是如何从一个逍遥公子,变成一个潜心做学问的人了呢?说起来,还是因为爱他的母亲。
1939年王世襄从燕京大学本科毕业,就在这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了。虽说是因为久病不治,他却自责,认为是自己不肯上进,才导致母亲伤心早逝。自那以后,他性情改变。1940年王世襄考入燕京大学国文系研究院。他摒除了从前的玩好,开始在园子里认真读书,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篇四十万字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画论研究——先秦至宋》。
1943年,从燕大毕业的王世襄听从父亲的建议,由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推荐,南下重庆,在梁思成主持的李庄时期营造学社做了一名助理研究员。虽然只在营造学社工作了两年,他日后对明代家具的喜爱,他和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以及传世之作《髹饰录》的半辈子缘分,以及未来一生中的最灰暗和最灿烂,却都是在李庄埋下的伏笔。
在李庄,王世襄有机会读到了朱启钤发现并刻印的古籍《营造法式》和《清代匠作则例》,他因此对传统家具产生兴趣,也对朱启钤十分景慕。马衡、梁思成、朱启钤,他们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成为王世襄人生路上的帮扶者。
在王世襄心里,朱启钤是有着极重分量的前辈:他是中国第一所古物陈列所的创立者,也就是后来故宫博物院的雏形。他在北洋政府任交通总长时期,改建了正阳门、打通东西长安街,形成北京城区最早期的现代规划。他在1930年筹资成立的营造学社,则奠定了以现代学术方法进行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基础。
1949年8月,王世襄结束他在美国的博物馆考察行程后,回到故宫博物院出任古物馆科长。他前去拜见朱启钤,说起在海外目睹各博物馆对中国古代髹漆技术的重视,朱老于是取出自己刻印的一本明代古籍《髹饰录》,嘱咐他利用回故宫工作的条件,下功夫重新注释此书。
《髹饰录》是明代隆庆年间一个名叫黄成的漆工所记述的漆经,后经嘉兴人杨明逐条加注,但年代久远、术语名词多,一般人很难读懂。更可惜的是,这本唯一存世的中国古代漆工专著却仅在日本藏有孤本。
1927年朱启钤几经周折,向日本的寿禄堂主人借出抄本,自费刊刻200部,这才在国内有所流传。同时期经他刊刻保存的另一宋代古籍就是《营造法式》。
王世襄是何时正式开始这项漫长工作的?他在故宫的同事、文物专家朱家溍有段文字回忆。朱家溍写道:“有一天他说:‘你看过《髹饰录》没有?’他拿起一本仿宋精刻的线装书给我看,说是朱桂老给他的。他说打算用通俗的语言注释,使研究漆器的人都能看懂。我到他的桌子旁边,看见他在一叠红格毛边纸上已经写了几行字。这就是他对于《髹饰录解说》工作的开始。”
《髹饰录解说》的初稿,王世襄从1949年冬一直写到1958年秋,跨时近十年。脱稿后,当时已经86岁的朱启钤为他写序。王世襄心知在当时环境下难以出版,于是将书稿冒险送到一家小眷印社,自费油印了200册,分送给图书馆、博物馆和一些工匠、学者。在封面上,他连名字也没敢署,只印了自己的字号“王长安”。
为了搞懂髹饰技法,写这本书的过程中,王世襄曾遍访北京匠师,其中有一位多宝臣老先生,给他的帮助最大。多宝臣18岁学艺,师从清末名匠刘永恒。刘永恒多年承应宫里营造司定制器物,一手彩绘、描金、雕填、堆漆技法,都传给了多宝臣。1953年,多宝臣63岁,经王世襄推荐进了故宫博物院修复厂,王世襄对他执弟子礼。
有两三年时间,王世襄基本每个周日都去多师傅家学习,看他操作示范,为他做详细记录。他还将多师傅请到芳嘉园15号,请他现场修复一件描金柜架的残器,自己在旁打下手,做记录。为了更多的做实物印证,只要听说谁家有传世漆器,他一定会想办法上门拜访,拍照、做拓本、量尺寸。黄大刚回忆说,他听王世襄的儿子王敦煌讲,王先生在写《髹饰录解说》这本书的时候,弄得院里三家人都快疯了,凡谁认识跟漆有点关系的人,都要给王先生提供线索,凡看见什么上漆的东西,王先生就要问:这你有用没用?他要拿走琢磨。
这本油印册,王世襄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时期勉力完成,更不知道有无正式出版之日,即便如此,他对朱启钤先生的交付也尽可能隆重相待。朱家溍生前回忆里说,“记得那天他把书送到我家,线装一厚册,瓷青纸书衣,宣纸木刻水印题签。
1998年,《髹饰录解说》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而朱启钤先生已辞世多年。王世襄捧书去朱府,面对朱老遗像恭行了大礼。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3-9-30 07:03

谢谢分享!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3-10-1 08:57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