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1《社戏》说课稿 [打印本页]


作者: hykzxx    时间: 2024-3-6 14:39     标题: 1《社戏》说课稿

1《社戏》说课稿
一、说教材
《社戏》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就体裁而言,它属于小说。就内容而言,它是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所以本文定位在“文化生活”上,体现了语文同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学本文除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就是培育学生对课外生活的关注。

二、说学情
本文所叙之事是学生感兴趣的,文章所表现的纯真的友情,具有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美景,也在吸引着学生,因此学习此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对文章所表现的月夜之美,人性之美,要有深刻体会。

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文化自信:感知旧时江南水乡的民风民俗,学习文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领悟语言简洁富有表现力的特点。理解本文儿童叙述视角,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思维能力:识记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审美创造:感受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培养淳朴善良、有爱无私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2.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复杂的结构,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多媒体展示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一方面增强直观感,培养学生对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的感性认识。
新课标强调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还强调“要加强朗读,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读”,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内涵。

五、说教学过程(第二节内容):
(第一节课解决问题2、解决字词障碍;3、理清文章脉络;熟读课文;4、明确“我”在平桥村得到的优待和乐事。)
(一)导入新课:配乐同学朗读有写童年的美文。
(设计意图:通过“童年”这个共同的话题,铺设课文情境。)
(二)整体感知:
1.放课件播放有关“社戏”的图片。
2.学生在预习情况,跳读课文精彩片断。
(设计意图:了解课文背景相关知识;通过朗读感知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师生合作探究:你发现了文中有哪些美?
1.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理由?(引导:人情美)课文塑造了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用“我喜欢文中的 X X(人物),因为他(他们)……(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 (举人物表现)”的句式,写三言两语,简笔勾勒人物形象。
明确: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儿。六一公公:是一位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
2.小朋友们偷豆情节:“偷”反映了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反映了小朋友们周到天真的天性.
3.江南的美景如诗如画;这些语句作者写得很美,美词美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请自选一段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然后用“我觉得______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________”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词进行品味。
引导学生:品味美词:从色彩、气味、声音、心情、动态方面品味美词。如:
明确:“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
“碧绿”“淡黑”“红霞”分别写出了豆麦、连山、灯光的色彩美。
“缥缈”“仙山楼阁”写出了戏台的神奇美。
“清香”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美
“潺潺”写出了水声美,“宛转”“悠扬”写出了笛声美。
“轻松”“舒展”表现了“我”心旷神怡之情。“船慢”表现了“我”的迫切之情。“沉静”表现了“我”由焦急而平静之情。“自失、弥散”表现了“我”的陶醉之情。“回望”表现了“我”的依依之情。
“起伏、踊跃”写出了连山的动态美。“蹿”“喝彩”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船行的轻快美。
(设计意图:通过词句分析,让学生在脑海中展开一幅旧时江南水乡的生活画卷。)
4.为什么: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从以上分析,得出对难点的主题的理解)
明确;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孩子那份淳朴真挚的感情和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 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 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深情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所谓的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回忆,充满了一种浪漫理想色彩,表现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也反映了,对农家小朋友真挚情谊的深深眷恋。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主题,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四)小结。
布置作业: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把你对“童年的美”的理解幻化成美丽的文字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练笔,能帮助学生梳理畅谈一下自己的情感与收获,学生提交作业方便,便于老师批改以及分享交流,课堂的保存有利于学生课下复习巩固。)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围绕“美”的内涵来呈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呈现的主题。

景美
生活美 情意美
人美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4-3-10 10:34

谢谢分享!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4-3-11 09:32

谢谢分享!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4-3-23 09:02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