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才女柳如是 [打印本页]


作者: 司马从戎    时间: 2024-9-10 12:21     标题: 才女柳如是

才女柳如是


司马从戎


柳如是(公元1618-1664年)生活的年代距今并不久远,所以柳如是的人生脉络大多还是比较清晰的。

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柳如是出生于浙江嘉兴,本姓杨。

由于家贫,以及父母的短视,柳如是的幼年很是不幸,她很小就被卖到了归家院青楼。不过,此段身世不是特别的清楚。

而周采泉先生在《柳如是杂论:柳如是童年之推测》中,根据明末社会环境与生活习尚,推测认为,以柳如是小时候就能有过目成诵的才华,和白皙较好的面容,她应出生于贵族门第,至少家境不错,但她四、五岁时,家庭遭受变故,故而从嘉兴被拐卖到了吴江盛泽镇。

柳如是自幼聪颖绝伦。她自入吴江盛泽镇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婢后,受其熏染,学会了许多人生的技艺。她“博览群籍,能诗文,间作白描花卉,秀雅绝伦。”

柳如是师从徐佛学习琴棋书画,社会礼仪和交流技巧,非常用心。在此一时期,她打下了良好的才艺基础,学习了许多的社交礼仪,也能出众。

后来,柳如是的名声被乡居的崇祯故相周道登所知,13岁的柳如是于是被周道登买去做了小妾,并被周取名为“杨朝云”。

柳如是到周家后,颇受周道登喜爱。因她年幼明慧,周道登便常常将她抱在膝上,教以诗词歌赋。不过,其他的妻妾因此便醋意大发,处处为难柳如是。柳如是以如此小的年纪,要应对如此复杂的家庭生活,非常困难。

故而当周道登死后,14岁的柳如是便被赶出了周家。她被迫下堂而去,成为了一名歌妓。

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柳如是流落到了松江,改旧名为“柳如是”,自号“影怜”,表浊世自怜之意。

在此期间,柳如是与松江才子宋征舆、陈子龙相识,并与宋征舆开始了初恋。但在15岁时,柳如是结束了与宋征舆的恋情,秋天改与陈子龙相恋。

周道登当过宰相,关心政治国家命运乃是其每日功课。而陈子龙不仅是才子,更是一位具有实干精神的政治干才,最终以溺水而亡,完成了他对政治梦想的追求。宋征舆则在清朝当过官。

他们的文学素养、政治意识、个人性格,都对柳如是的性格和文学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柳如是后来嫁给钱谦益,劝夫殉国、助夫反清复明,都是极好的证明。

柳如是跟他们进行交往,不仅让她在诗文造诣方面得以不断提高,文采斐然,而且经常得到议论时政的熏习,个人变得慷慨激昂,逐渐形成了关注国家形势、坚持民族气节的刚毅性情。

宋征舆(公元1618—1667年),字辕文,号直方,上海松江人。与陈子龙、李雯并称“云间三子”。他系明末秀才,明亡后先后考中清朝举人、进士(顺治四年进士),开始仕清,官至副都御使。著有《林屋诗文稿》等。

柳如是的初恋情人便是松江才子宋征舆。当时,年仅16岁的宋征舆已成为几社领袖,而作为几社之女社员的柳如是自然被其年少风采和才气所吸引。于是,在宋征舆的追求下,二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此时的宋征舆情窦初开,他正是少年怀春的年龄,遇到艳名方炽才气过人的柳如是,自然是十分的喜欢。

宋征舆曾通过自己的笔,将这份情感定格成了永远。如“好梦分明胜是真,脂香和酒透朱唇。”(《浣溪沙.梦》);“纱帐雾空花簟滑,葛衣风透玉肌香”(《浣溪沙.忆秦淮夏景》);“玉浸寒泉一斛春,兰浴罢晚妆新,督来灯下露全身。”(《浣溪沙.晚景》)。这些诗句表达了宋征舆恋爱时的美好情怀。

宋征舆还曾用这样的诗,描绘宋、柳的爱情。“愿为罗衣裳,玉体同温凉”,“愿为黄金炉,焚香彻肌肤”。这首长诗通过种种暗喻、种种联想,诠释了他们相爱的感情。

柳如是则写下了:“历乱愁思天外去,可怜容易等春蓬”,“春风易成偶,春雨积如丝,谁能见幽隐,之子来何迟”。从这些诗句中,能看出柳如是对宋征舆的无限深情和思念。

但宋征舆对柳如是的感情无论有多深,最终却没能经得住现实的撞击。正当两人情深意厚时,宋征舆与柳如是的爱情遭遇了当头一棒。因为宋母反对他们交往。

宋母严令宋征舆在家读书,并盼咐家奴严加看管。在家人的威压下,宋征舆渐渐屈服了,减少了与柳如是幽会的次数。

这使柳如是看到了宋征舆的胆小、懦弱,让柳如是深感失望。她对于宋征舆的疏远虽有不满,但依然给予了宋征舆极大的理解,未有与之决裂的念头,对这段感情还抱有一线希望。

晚明时代的书香之家和豪门望族,对于婚姻有严格的限制。以柳如是的聪慧,她应能清醒地认识到,以自己的出身地位,要让宋征舆在事业未成、仕途不明的情况下,娶自己为妻恐怕并不容易。

宋、柳二人最终不得不分手。所谓情缘,终于败给了现实。

在与宋征舆结束恋情后,柳如是并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失去对爱情的信心。就在同年秋天,柳如是与几社领袖陈子龙相恋。

陈子龙(公元1608-1647年),初名陈介,字人中,更字卧子,又字懋中,号轶符、海士,晚年自号大樽,松江华庭人。

崇祯六年(1633年)秋,陈子龙表露了他对柳如是的倾慕。陈子龙在诗中写道:“自怜颜色好,不带碧桃花”,“非矜体自香,本爱当风立。”共同的才情出众,使得两人惺惺相惜,不久,便陷入热恋之中。

柳如是曾为陈子龙作《男洛神赋》:

“启奋迅之逸姿,信婉嘉之特立。
群妩媚而悉举,无幽丽而勿臻。”

词采灿烂,她对陈子龙的推崇悦慕跳跃于字里行间。

在陈子龙与柳如是相恋之际,崇祯七年的会试即将开始。陈子龙因崇祯四年会试落第,准备参加崇侦七年的会试。柳如是抱病送陈子龙参加会试,并赠诗两首;

其一:
“念子久无际,兼时离思侵。
不自识愁量,何期得譫心。
字语临岐发,行波把体沈。
从见互为意,结识自然深。”

其二:
“大道固绵丽,郁为共一身。
言时宜不尽,别绪岂成真。
众革欲有在,尚木何须因。
纷纷多远思,游侠几时论。”

柳如是没有哭哭啼啼,也没有给予陈子龙很大的压力,只是写出了自己的深情。在第一首诗中,柳如是表达了自己对陈子龙坚贞的爱,写出了自己对陈子龙的深情厚意,表达了离别之后自己将深陷的思念之情。

在第二首诗中说,无论成功与否都不重要,只希望两人能早日相聚。正是由于柳如是不同凡响的送别,使得陈子龙对其感情迅速升温,为之后的南楼同居奠定了基础。

柳、陈彼此欣赏。难能可贵的是,陈子龙将柳如是视为独立的个体,欣赏她的才情和人格。而柳如是对陈子龙则是心有所属,并与他同居,随他出入南楼。他们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遗憾的是,陈子龙已有家室,且母亲不同意柳、陈两人在一起。陈子龙的元配张氏更是带人闹上南楼,使柳如是很是难堪。无奈之下,柳如是只好忍痛离开陈子龙,移居松江横云山。

柳、陈分开以后,二人一时皆伤愁病甚,虽然不在一起,但仍有诗信往来。后来,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这是后话。

在这一年深秋,柳如是离开了松江的横云山,应师傅徐佛之请,再次回到了盛泽镇归家院。此时的她,仿佛是疲倦思栖的飞鸟,返归山林,对往事讳莫如深。她还易名为“柳隐”,可见有避迹尘世之意。

她与陈子龙的恋情终于告终,她的第二段恋情就此完结。

在盛泽的那段时间,柳如是的心中非常凄苦。首先,她仍忘不了陈子龙,表现在她前期所作的词如《梦江南 .怀人》等,几乎都是与陈子龙分手之后的回忆之作,她用哀伤的笔调来缅怀自己逝去的爱情。

另外,迫于生存压力,她得为自己寻觅一个妥当的安身之所。此后,柳如是辗转于吴、越之间,经历了许多的心酸历程。

柳如是厌倦了风尘生涯。她曾在诗中写道:“神女生涯倘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她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崇祯十二年春,柳如是从盛泽来到杭州西湖,拜访知名人物汪然明。此人最终帮助柳如是改变了人生的命运,实现了婚姻的缔结。

汪汝谦,字然明,安徽新安人。汪是一位颇有侠义心肠的富商,常以千金济游客,喜解人于危难。“与汪然明有着各种交往的才姝中,她们有鲜明的共性:诗词才能突出,绘画技艺高超,对好风雅、嗜书画的汪然明来说,自是目迷心醉,倾心交接。”

以柳如是当时的名气、才气,亲自去拜访汪然明,必能得到重视。汪然明在和柳如是相识之后,了解了柳如是的想法,他受柳如是之托,为其介绍意中之人。

中国古代名妓选婿的对象基本上是官僚、地主、名士。汪然明为柳如是介绍的第一个对象是谢三宾。谢三宾,字象三,浙江郫县人,是钱谦益殿试浙江时录取的进士,善书画、有文采,天启五年曾出任嘉定县知县。崇祯六年,出任陕西道巡按御史,监军平定登州叛乱,被擢升为太仆侍少卿。崇祯八年,因父去世回家丁忧。

柳如是与谢三宾有过一段密切交往。经陈寅恪考证分析,谢三宾《一笑堂诗集》中写于这一时期的诗作,大都与柳如是有关。但从柳如是的诗文中,未发现有对谢三宾的评价。以谢三宾的官职、家财、声望以及学问,似乎可以达到柳如是的选婿标准。

谢三宾有官职,家里财产颇丰,又能诗文;同时谢三宾打过仗,善谈兵说剑,这些都符合柳如是的选婿标准。于是他博取了美人之心,双方开始了一段密切的交往。

柳如是与谢三宾的交往持续了半年时间,崇祯十二年秋,柳如是与谢三宾断交。据陈寅恪分析说,河东君与象三之绝交,实由于柳之个性特强,而谢又拘牵礼俗。

在与谢三宾半年的交往中,柳如是证实了谢三宾在登州战役中劫掠金银的传言,得以判断谢三宾人品和官品的不佳。

崇祯十三年(1640年),经汪汝谦牵线搭桥,23岁的柳如是身着男子服,去常熟半野堂拜访了她慕名已久的钱谦益。

钱谦益虽然没有见过柳如是其人,但早已闻其才名。因为他曾在草衣道人王修微家中见过柳如是所作的《西湖八绝句》诗,而且十分赞赏“桃花得气美人中”一句。

为接近钱谦益,柳如是公然穿着男子儒服,不顾礼教,亲自上门拜访钱谦益。因为柳如是对钱谦益早已仰慕。

柳、钱初次见面时,柳如是当场赋诗:“竺西瓶拂因缘在,江左风流物论雄。今日沾沾诚御李,东山葱岭莫辞从。”

在诗中,柳如是把钱谦益比作东山宰相谢安,把自己比作弹丝吹竹的东山伎,表露出对钱谦益的倾慕。

钱谦益对柳如是也是一见倾心,作有:“文君放诞想流风,脸际眉间讶许同。”将柳如是比作卓文君,对柳如是的自由倜傥也持欣赏态度。二人一见如故。

钱谦益曾为殿试探花郎,不仅非常有才学,而且在当时声名地位很高,是东林领袖。而柳如是多才多艺,也为钱氏所欣赏。钱赞美柳:“天下风流佳丽,独王微、杨宛叔与君鼎足而三。”

两人相见恨晚。钱谦益仅花费短短十日,便为柳如是建筑了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我闻室”,供其居住,并称其为“河东君”。两人的感情急剧升温。

钱谦益后来在回忆与柳如是在“我闻室”中的甜蜜生活时,曾作《有美诗》:

“......
生小为娇女,容华及丽娟。
诗哦应口答,书读等身便。
缃帙攻文选,绨囊贯史编。
......
流风殊放诞,彼教异婵娟。
度曲穷分寸,当歌妙折旋。
吹箫嬴女得,协律李家专。
画夺丹青妙,琴知断续弦。
......”

这应该是钱氏对柳氏的感受和评价,反映出柳氏美丽出众,聪慧过人,多才多艺,诗词歌舞,书画曲律,无不通晓。

在诗末,钱氏还写道:

“迎汝双安桨,愁予独和舷。
从今吴榜梦,昔昔在君边。”

表达了钱氏在那时就已经想要和柳如是在一起的愿望。

次年六月七日,在松江的芙蓉舫中,钱、柳举行了婚礼,结为了伉俪。钱谦益当时年已59岁,柳如是年24岁。

婚后,钱谦益对柳如是百般呵护,宠爱有加。他甚至把珍藏的传世孤本宋版前、后《汉书》忍痛割爱卖出,为其修筑“绛云楼”,这使得柳如是感动不已。

绛云楼里藏书万卷,富丽堂皇。钱谦益曾描绘二人此际的生活为:

“百尺楼中偕卧起,三重阁上理琴书。
与君无复论荣观,燕处超然意有余。”

夫妻二人在此“写青山,临墨钞,考异订伪,略如李易安在赵德卿家故事。”

明末系多事之秋,内忧外患。柳如是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进一步培养了自己的民族大义和气节。

钱谦益则给予了柳如是充分的自由,柳可以“常衣儒服,飘巾大袖,间出与四方宾客谈论。”

柳与众名士应酬交往,自称“女弟”。钱谦益也不以为意,戏称柳如是为其“高弟”或“柳儒士”,夫妻二人的关系可谓非比寻常。

钱、柳结合之后,过了一段时间的幸福生活。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同年四月,清兵入关,进驻北京。五月十五日,明福王朱由磁在南京称帝,改年号弘光。七月,钱谦益被弘光帝召为礼部尚书,柳如是随同一起上任。

但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即南下攻打南京,五月十五日,弘光帝和马士英等逃亡,钱谦益则献城投降。

当清军兵临城下时,柳如是曾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但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

钱谦益后来迎降了,成了贰臣。钱谦益降清赴任至京,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

柳如是羞于与之同去,坚留常熟家中。而此前钱谦益赴任南京弘光朝礼部尚书时,柳如是曾戎服控马,与钱谦益并肩前往。

两次态度的强烈反差,表现了柳如是的鲜明立场。于是,钱谦益受柳如是气节影响,赴任至京半年后便称病辞归。

后来,在柳如是的不断鼓励下,钱谦益长期进行了反清复明的活动,为抵抗清人统治贡献出了一己之力。

在钱谦益的《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诗中,记载了柳如是只身会见郑成功,及她对郑的慷慨资助。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柳如是有胆有识,令人敬佩!

当钱谦益因为暗中帮助抗清义军而被逮捕,年事已高的他在监狱中苦不堪言时,柳如是不惜倾家冒死,不遗余力,贿赂官员,营救其出狱。

柳如是一辈子都在保全自己的尊严,即使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康熙三年,钱谦益过世,钱氏族人欲夺其家产。为了保护钱家产业和自证清白,柳如是安排好女儿后事,悬梁自尽。

令人钦佩的是,她在遗书中嘱托家人将其悬棺而葬,绝不接触满清之一寸土地!

“难酬蹈海亦英雄”。陈天华用投海而死来唤醒国人,称得上是英雄。柳如是与满清绝不妥协,决计赴死,也是英雄!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4-9-11 10:19

谢谢分享!
作者: 阿弥托佛    时间: 2024-9-11 10:19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