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相似点哪能少——旧话要重提之十四
|
发表时间:2024-12-2 09:54
相似点哪能少——旧话要重提之十四磁之场 发表在 新手上路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41-1.html
相似点哪能少——旧话要重提之十四
说明 “旧话”。笔者于2018、2020、2022、2023学年提出质疑,现2024学年。 “要重提”。比喻,只提本体、喻体、比喻词不行,还要提相似点的。 “之十四”。上一篇《小孩别去救火——旧话要重提之十三》。 知识性差错(1-2) 2016—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比喻》,5页: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读到这样的句子,你一定会想:写得太生动了,给人的印象真鲜明!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是因为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像前面这类比喻,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喻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之间用“像”“好像”“仿佛”“如同”“……似的”等比喻词连接,是明喻。 还有一种是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例如: (1)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在此刻,长街静穆,万民伫立/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 ——一道冲决的大堤。(李瑛《一月的哀思》)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比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是借喻。例如: 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叶圣陶《三棵银杏树》) 浅析 比喻只提“本体、喻体、比喻词”,似不当地缺失了“相似点”。 一、权威之说全都没落下相似点 权威之说,指现代汉语类专著(含修辞章比喻篇)、修辞类专著(含比喻篇)、比喻类专著关于比喻的说法,还指辞书、网络关于比喻的说法,它们均言必称相似点(或相似性、共体、类似点等)。而教材《比喻》全文对相似点竟无一语提及,这不是十分巨大的反差吗?比喻要素相似点的缺失,不是明显的、重大的知识缺陷吗? (一)现代汉语类专著(大学教材)。 1.用与本体(甲)本质不同但有相似性的喻体(乙)来描写或说明本体,从而更形象、生动地表现本体的特征或作用,这种辞格叫比喻。(《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294页) 2.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甲事物来描绘乙事物或用甲道理来说明乙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191页) (二)修辞类专著(1为大学教材)。 1.譬喻(或称比喻),是一种通过联想将两个在本质上根本不同的事物由某一相似性特点而直接联系搭挂于一起的修辞文本模式。(《现代汉语修辞学·第四版》77页) 2.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和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汉语修辞学·修订本》381页) (三)比喻类专著。 1.比喻是用同甲对象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点的乙对象来描写、说明、灵化、强化甲对象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新论》10页) 2.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性质不同而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或道理)来比作甲事物(或道理)。……20世纪80年代初我查阅了手头的各种书籍都没有找到答案,于是就自作主张,把这种反映本体和喻体相似点的语言成分称为共体。(比喻关系词与比喻句式研究》2页) (四)辞书。 1.比喻。亦称“譬喻”。辞格之一。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就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思想的对象,叫“比喻”。(《辞海》262页) 2.【比喻】②修辞方式,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现代汉语词典》68页) 还有,比喻的相似点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是“类似特点”,在《新华词典》说是“相似之处”。 (五)网络(百度百科)。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笔者对“打比方”、“比拟”的说法不大认同,但不展开谈。 二、以比喻的形成过程和相似点存现说事 (一)从比喻的形成过程看相似点的不可或缺。 1.确定作喻的对象(本体); 2.确定本体的特点; 3.确定与本体特点相似之点及喻体。 4.确定本体、喻体的联结方式(词汇,标点,语法手段等)。 没有“3.确定与本体特点相似之点及喻体”,特别是没有相似点,就没有比喻。换言之,相似点虽然不是唯一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 (二)从教材《比喻》例句中相似点“存与现”的状况看相似点的不可或缺。 例句1.本体“雨”与喻体“牛毛、花针、细丝”——相似点“细小”:存却不现。 例句2.本体“春天”与喻体“小姑娘”——相似点“花枝招展”:存且现。 例句3.本体“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与喻体“脊梁”——相似点“支撑事物的中坚力量”:存却不现。 例句4.本体“一颗心”与喻体“一片大海”——相似点“翻腾”:存且现。 本体“一双眼”与喻体“一道大堤”——相似点“冲决”:存且现。 例句5.本体“黄叶”与喻体“黄蝴蝶”——相似点“飞起来”:存且现。 相似点在比喻句中可隐可现,或隐或现,多隐少现(例句是少隐多现),但始终存在。 三、“结案陈词” “物虽胡越,合则肝胆”,这个“合”,就是相似点。它使得本体、喻体两者从远距离变零距离,从格格不入变融为一体。 相似点,是本体与喻体两者之间互通的桥梁,是比喻的灵魂。 作喻之认知,是使相似点从未知变已知,作喻之思维,是寻找不同质的本体与喻体之相似点。 比喻,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相似点就是比喻的“所以然”。教材《比喻》缺失相似点,学子对比喻就不那么好理解,他们对比喻的运用也就会打折扣:这毋庸置疑。 比喻词在暗喻、借喻中既不存在也不呈现,但也被教材《比喻》“隆重推介”,那么,有什么理由自始至终都存在而或隐或现的相似点却没能在比喻中占一席之地的。 比喻词表现的只是比喻中的表层结构(暗喻、借喻没它也行),而相似点表现的却是深层结构(明喻、暗喻、借喻没它不行),那么,有什么理由舍本逐末般只说前者不说后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