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532个阅读者,0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12-5 13:25

三向方家求教——旧话要重提之十五



磁之场 发表在 新手上路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41-1.html

三向方家求教——旧话要重提之十五

说明
“旧话”。笔者于2019、2023学年提出质疑,现2024学年。
“要重提”。再重提,差错也只是疑似,最后还得专家拍板。
“之十五”。上一篇《相似点哪能少——旧话要重提之十四》。

知识性差错(1-2)
2019—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词义和语境》,25页:

例如“包袱”,原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后来引申指“某种负担”,如“思想包袱”。这个义项是通过比喻产生的,又称为“比喻义”。

浅析
包袱原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之说似可商榷。



原指之“原”,从词源和历史演变来看,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表示水源或起始的意思。在金文和篆书中,“原”字的字形象征泉水从山崖流出,象征着起始和源头。原指之义,指原始义,最初义,本义。
(一)且看设立了“包袱”条目的五辞书怎么说。
1.《现代汉语词典》(42页)认为包袱原指布而非包儿。

【包袱】①包衣服等用的布。②用布包起来的包儿。③比喻某种负担:思想包袱|不能把赡养父母看成是包袱。④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

包儿只是引申义,原指则是“包衣服等用的布”,是布——与教材所述不一。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包袱的释义(附后)与《现代汉语词典》大体相同。
2.也有辞书如教材般说法。

【包袱】①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宋洪迈《夷坚三志·胡廿四父子》:“乾道元年冬,弋阳某客子独携包袱来宿。”包袱,一本作“包複”。元刘致《一枝花·罗帕传情》套曲:“封裹的丁一确二,和包袱锁入箱子。”《红楼梦》第五一回:“凤姐又命平儿把一个玉色绸里的哆罗泥包袱拿出来。”曹禺《原野》第一幕:“她手里抱着一个小红包袱。”②包衣物用的包单。如:这些衣服需要一块大点的包袱才能包住。③比喻某种负担。毛泽东《学习和时局》三:“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许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当代》1981年第3期:“你可愿意在‘十一’那天背上家庭的包袱?”④祭扫时的焚化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十月一》:“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包袱者,以冥镪封于纸函中,题其姓名行辈,如前所云。”《红楼梦》第五八回:“你告诉我名姓儿,外头去叫小厮们,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⑤曲艺术语。指相声、山东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侯宝林《我和相声》:“不懂幽默,这一段相声哪一点是‘包袱’你弄不清楚,幽默的东西到你嘴里你就不知道怎样表现,就得不到艺术效果。”(《汉语大词典》二卷184页)

《辞海》对包袱的释义与《汉语大词典》大体相同,不同处在次义是说布而非包单;还有,《新华词典》包袱的首义也是包儿,不同处在它并无包单或布的义项(两辞书释义附后)——教材也没包单或布的义项(相当于否认包袱有这个义项)。
(二)包袱原指包儿还是布?愚以为,可考虑因素二:
1.包儿与布相较,前者算是半成品而相对复杂,后者算是原料而相对简单,因为包儿(包袱)用布打成,布料的折叠,其边角的打结等,均须一定技巧。或言之,先有布,后有包袱;说引申,应为从布到包袱而非从包袱到布。原指之义应指向较简单的原料而非较复杂的半成品,这可算是人类接触事物、认识事物进而反映事物的一般规律。
2.分解“包袱”语素。包袱之“包”,裹之意;包袱之“袱”,上述五辞书的单义或首义皆为布之意而无一为包儿之意(释义附后)。其中,《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词典》的“袱”,单义,只有一个义项布单(意为大片的布料),且语例都是“包袱”。换言之,包袱,偏义于袱,那么包袱的原指义还会是包儿吗?《汉语大词典》、《辞海》“袱”的首义都说是包头巾(意为一幅布)。从构词可见,原指应为布而非包儿。



开始时,教材“包袱”的原指之义是布。开始时指2016—2018学年七上同文:

例如“包袱”主要有三个义项:
(1)包衣服等东西的布。——这是最初的意义,叫本义。
(2)用布包起来的包儿。——这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3)某种负担,如“思想包袱”。——这是通过比喻产生的意义,叫比喻义。

我赞同上述说法。
2019学年起至今改为前述文字。
此改进步乎?退步乎?
对真知须敬畏。下结论须审慎。
方家们,该你们上场“要为真理而斗争”(《国际歌》)了。


1.“包袱”首义为布。

【包袱】①包裹衣物等用的布。②包有衣物等的布包儿:手上拎着一个包袱。③比喻精神上的压力或负担:顾虑重重,包袱沉重。④指相声等曲艺中的笑料:抖包袱(把笑料说出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39页)

2.“包袱”首义为包儿。

2.1 【包袱】①用布包起来的包儿。洪迈《夷紧支志·胡廿四父子》:“乾道元年冬,弋阳某客子独携包袱来宿。”②包衣服等东西所用的布。《红楼梦》第八十九回:“〔宝玉〕便问:‘包这个的包袱呢?’麝月连忙递过来,让他自己包好。”③比喻某负担。如:思想包袱。④曲艺术语。指相声、评书、山东快书、独脚戏等曲种中组织笑料的方法。一个笑料在酝酿、组织时称“系包袱”,迸发时称“抖包袱”。习惯上也将笑料称为“包袱”。(《辞海》185页)
2.2 【包袱】①包裹着衣物的包儿。②比喻思想负担。(《新华词典》35页)

3.“袱”的单义或首义。

3.1 【袱】包裹、覆盖用的布单:包袱。(《现代汉语词典》403页)
3.2 【袱】用来包裹东西的布单:包袱。(《现代汉语规范词典》406页)
3.3 【袱】包裹或覆盖东西用的布单:包袱。(《新华词典》286页)
3.4.1 【袱】①包头巾。参见“袱子①”。(《汉语大词典》九卷75页)
3.4.2 【袱子】①古代妇女的覆头巾。《尔雅·释器》:“妇人之祎谓之缡。”清郝懿行义疏:“登州妇人络头用首帕,其女子嫁时以绛巾覆首,谓之袱子。”后亦泛指包头巾。周立波《桐花没有开》:“在回家的路上,张三爹走在头挽白袱子的人的后面,大骂年轻人。”(《汉语大词典》九卷75页)
3.5 【袱】①妇女的包头巾。《尔雅·释器》:“妇人之祎谓之缡。”郝懿行义疏:“登州妇人络头用首帕,其女子嫁时以绛巾覆首,谓之袱子。”(《辞海》1227页)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5652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