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招聘诺贝尔奖获得者,何必大惊小怪[原创]
|
招聘诺贝尔奖获得者,何必大惊小怪[原创]
做梦取了章子怡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76-1.html
近日,有网友吐槽无锡市引进人才条件堪称奇观,诺贝尔奖获得者(不含和平奖)被明确列为无锡市A1类顶尖人才,年龄要求一般不超过75周岁。此类人才可直接认定为无锡市最高层次人才,享受配套政策。网友吐槽这不是引进人才,是引进天才,莫言来了都不一定能行。
且不说无锡引进人才的事件是去年八月的,单是吐槽人家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显得大惊小怪。 不是吗?你看河南省巩义市的回郭镇,中原内陆的一个乡镇,就有明泰铝业等多家上市公司。而早在2018年,人口不到50万的桐庐县就聘任了2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所以,2024年财政收入达1210.1亿元的无锡市,希望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非但无需莫名惊诧,反而要为其引才的胸襟而点赞。 清代学者张潮,把人生的境界比作“看月亮”。第一种境界是窗内观月,在屋子里面看月亮,视野受限。第二种境界是庭中望月,天地变得开阔,胸襟气象为之扩展。第三种境界是台上玩月,站在高台上与月亮对话,因为格局视野不同,境界也为之升华。心胸决定格局,高度决定视野。同样,做人才工作,不仅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还要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唐摭言》说,唐太宗私幸端门,目睹新进士们鱼贯而出,欣然言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而在其所用人才中,既有早年追随他的幕僚房玄龄、杜如晦等,也有太子李建成的旧部魏征、王珪等;既有来自各个武装集团的戴胄、岑文本、张玄素等,又有农民出身的李勣、程知杰、秦叔宝等;既有出身贵族的李靖,也有少数民族的将领。倘若李世民没有“聚天下英雄”的肚量,如何能将来自各阶层、各地域的人才招致麾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河北正定县就向全国知名学者等发出100多封“求贤信”,一时间,天下英才尽聚正定。今天,无锡放眼世界,着眼未来,发出招聘诺贝尔奖获得者之呐喊,这样的胸襟气象不仅不应该被吐槽“这不是引进人才,是引进天才”,反而要成为各地学习的标杆!(李红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