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1-18 16:32

[原创]往事·青春艺程——《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4)



江南达者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往事·青春艺程——《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4)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中期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



10、老农王XX(上世纪70年代中期)

刚下乡时,因听老知青们告诫:“轻易莫露特长哦,谨防当地卡住你不让回重庆工作”,所以经常画个画都象是有点儿偷偷摸摸的,唯恐让多的人晓得了。但事实真真是应了那句俗语:“纸包不住火”,很快,“这文林场知青(所谓“文林场”为此处小地名)很毬行家哟、可以把人画得个一模二样(其实意思是“一无二样”)呢!”这说法风样地便流传开来了。于是趁着雨闲时候,为四乡老人、或自感有被画一画之需要的青壮年人画像,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我当时的一项“常规性业务”。自然,那全都是免费业务了,咱一身上有疤的“成份人”,决不愿还去背个“想赚贫下中农的钱”这样的臭名儿。这儿不妨坦白交待一下吧:只是一次我在大病初起、被燃料之事逼得焦头烂额的当口上,曾经向一个找上门来的外队(柴山很好的队!)村小教师示意过自家的苦境,然后为他老父亲画完像,接受过他一捆杂树桠枝。其余吧,也就在“做活路”的这当天,跟着主人家吃口现成饭了,总之与当地“匠人”差不多,除去不收钱之外……另有一点也得说明:当时吃了别人的饭为别人画的画,我自己如何能够拿走?因此现今我手中保存的,一般都是我在蹭了一顿饱饭后,回来“背写”成的复件儿,或者说是根据素描加工成的色彩画作。比如这儿出示的《老农XXX》吧,就是这样得来。这“王XX表叔”也是个很有趣的乡村老汉,说话幽默有味而又不太粗鲁。读者诸君看了他这尊容,尽可设想他那一绺细髯所半掩着的口中,平素说这道那的样子。另附一幅根据速写画成的他,题目就叫《王老汉》,这是一次他来我房东家,顺带在我门槛上坐了一会,就被我如此这般摆弄了下来,呵呵。






11、吴老农(上世纪70年代中期)

这儿所说的“吴老农”,乃是队长同宗之大兄,本来另有其名,只是因为众人推抬,遂将彼时当地这一还算是光鲜的冠冕,戴在了他的头上。这老头儿——其实岁数并不太大,估计也就五十几,不过是因风霜磋磨而显老相——这老头儿是个精明把细之人,自然首先是已具有贫下中农所共有的优点,只是处世更加审慎有度而已。略举一例吧:他家每次晒谷,倘有人称赞他富庶,他必言说这已是“扫仓底”所得了;唯稍嫌欠缺或竟是更可称道者,人家笑问他家粮仓何以如此“经扫”,他便说:真的就是这样,信不信随便……言归正传:这油画肖像,亦是从我速写本中加工得来。当然,彼时他并不是正在回答人家有关他家“扫仓”之事,多半是歇憩坡头时,被我悄悄捕捉形神。当时我便有个感觉:这人的骨骼面相蛮好的,有棱有角,且是饱经风霜,色泽浑厚亮堂。只可惜,当时也不具备那条件,能介绍他上哪儿去挣点模特儿费什么的,不然,相当于他家还可以继续再狠扫上多少次仓底啊。咳,也不知他最终看到粮食不那么金贵得紧的这一天没有?反正我只记得,自己在刚下乡、队里连最最基本的安置工作都尚未进行的时候,曾在他家吃过一回“转转户”饭,当时,他婆娘,我叫的“周表叔母”,便只是在给我与同伴知青及他们自家的一个“老幺儿”添第一碗饭时,是添的白米饭,这第二碗,以及他老俩口与他家大小两三个闺女们从第一碗饭起,则全都是黑乎乎的干青菜帮“和和子”……






12、徐老头儿(上世纪70年代中期)

这儿所看到的这老头儿,与那吴老农相比,可称又另具特色。不知观者见到他,有无这样的感觉:倘要选谁去扮演一名道士,找上他,连更多的妆都决不消化,只将件道袍披向他身上,再叫他顶个假髻子,就行了?呵呵,闲言休絮,且说说这阎浮世界曾真有过的这个人吧。回想那日,我与同伴在生产队“吃转转户”,来到落散得最远的一个大崖边上的院子,受到了他这休闲在家的家长的接待。后来听当地人说,他是年轻时候把男女之间的“孬活路”做过火了,才落下了个弱症,多年来都只好清耍。当然,这也不可能还会由一两个年轻娃儿去细加考证的,我们还不是听了就听了,最多暗笑而已。但这徐老头儿当时待我们毕竟相当热情,尽其可能地将家中拿得出的饭菜让我们吃,这都不用说。恰好,那又已是晚上,所以我们两人还便住在他家里。咳,那才初次见识了这山区的老棉絮铺盖:一床,足足十八斤重!——想啊:当时已近四月下旬的天气,这年轻的火体子,如何能够这样捂得?所以从次日起,这身上就起了一片片的大红疙瘩,恶痒难禁,而且最要命的是,以后只要待在那块地方,逢上骤冷骤热,这毛病便一定要发……唔,这说着象是跑题了。不过,这份记忆,真的是深深地与徐老头儿这人混在了一起,没法拆开的。事后,他老人家虽是成天独门独户独自一人只与崖树山田、鸡牲鹅鸭的为伴,终于也还是通过那收工回来的、还是自己在身强力壮的时候便留下的子嗣,了解到我会画像这一点。于是,就这样,好象已是次年,一个农闲时节的阴雨天,我又去了他那儿,再次吃了他家的饭食,却没再领略他家的铺盖,临别给他留下了这样一个角度的素描头像;尔后,我又根据当时回自己屋即忆写的一幅素描,画成了这帧小小的油画。



(总 228 篇之第 10、11、12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1-19 10:43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1-20 07:32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2767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