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4-2 06:02
氏姓与姓氏的演变和发展《皈仙高姓文心汇》学修谱笔记之十七[讨论]贵州高致贤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高致贤
按:民间修谱的历史地位,被排列在国史、方志之后,成为我国三种不同级别的(“国史、方志、族谱”)历史丛书之一。所以,民间修谱越来越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如何修家谱也越来越受到民间的重视。鄙人在向书本和老师学习修谱知识中摘录一些资料,记下一些笔记,不敢独享,现将它们归类抄录于后,供用得着者参考! 时间:2022/10/20 9:57:24 浏览:628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姓氏纵贯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我们解读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一环。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猿人进化到人类以后,都是一种原始的蒙昧群居状态,无名无姓。到了原始社会后期的母系社会阶段,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群体,于是产生了“氏”,形成了氏族,此阶段被称为“氏族社会”。这时的氏族群体,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因为是属于群婚乱配时期,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时只有“氏”而没有姓。 太昊陵 (1).jpg 姓的形成是基于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系氏族徽号或标志。具体时间可追溯到母系氏族制度末期的伏羲时代。6500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太昊伏羲氏带领其部落从西部的成纪逐水游牧东下,到了中原的宛丘(今河南淮阳),定居下来,并以此为都,结束了游牧状态。太昊伏羲氏在这里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画八卦、刻书契、兴礼乐、造干戈等,以其巨大的功德,统一了东夷部落,并综合各部落图腾的特点,创立龙图腾,实现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就是在这过程中,太昊伏羲发现了群婚乱配和族内通婚的弊端,于是,定姓氏、制嫁娶,制定了婚姻嫁娶制度:自姓为风,以区别族群;实行对偶婚,族内不能通婚,禁止群婚乱配。因此说,风姓是中国的第一姓,为中国姓氏之始。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男子在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社会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因此说,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姓氏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因为姓的产生和嫁娶制度的确立,禁止了群婚和族内通婚,家庭婚姻关系也由母系氏族社会的“从妻居”改变为“从父居”,子女自然地不再属于母系氏族的成员,而成为父系氏族的成员。但是,因为这个时候生产力低下,人们都以“氏族”自居,是一个大家族,而不以“姓”分门别户独立而居,所以,人们都习惯称氏,而不称姓。 虽然在伏羲氏时代就有了氏和姓,姓是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成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但“姓”很少,所以在以后的几千年的时间内,人们依然只称氏,而不称姓。如对民族祖先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轩辕的称谓依然如此:宛丘位于中国的东方,东方属木,伏羲以东方盛德称王,在此第一次实现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并教民作网渔猎,驯养野兽,“养牺牲”,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古代“伏”与“服”同义,“牺”又作“羲”,所以被尊为“伏羲”,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昊指日月,太昊是赞美他像日月一样明亮,所以后人为赞美伏羲,便尊他为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是姜姓部落的首领,本姓姜,由于他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被尊号炎帝,又因为他亲尝百草,教民艺五谷,肇事华夏农业,被尊为神农,所以至今尊他为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本姓公孙,因为他生长于姬水(古姬水在今河南新郑)之滨,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轩辕丘),故号轩辕氏,以土德王,土色黄,故称黄帝,后人尊他为黄帝轩辕氏,或有熊氏、天鼋氏等称谓。 人类进化与社会发展有两大法则,一是人类自身的生殖繁衍,延续生命;二是人类的社会生产,生存发展。生殖繁衍以血缘为标志,生存发展则以地缘为依托。因而,生育与生存,即血缘与地缘构成了人类文明进化的两大要素,也是中华姓氏发展的主要源头。 太昊陵 (3).jpg 夏王朝建立后,中国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日臻繁盛并形成独特风格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姓氏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西周以后,随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姓氏制度。但是,当时姓氏只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奴隶主贵族才有,平民、奴隶往往有名而无姓氏。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姬、姜、姒、妫、姞、妘、婤、姶、嫪等。这时,“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姓,别婚姻,氏,明贵贱”,配合实行“同姓不婚”制度,姓和氏仍然分开使用。同时,这时姓的数量比较有限,而且主要用于称呼女性贵族。 氏者,本义为根柢,后引申为古代贵族表示宗族系统的称号。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即标明自己的祖先是谁,自己从哪里来,是家族血缘的标志,更是陪伴一个人一生的符号。就是说:姓用于指称源于同一始祖、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人,而氏用于指称某个氏族中具体的人。这时,男性贵族虽然有姓,但更多的是用氏来称呼,以“标身份”、“别贵贱”。 “姓氏”形成之初,并不连用,而是单用,不是一个独立的名词。从目前考古发现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和战国时期的竹帛文中,都证明在殷商、周和战国时期,“姓”与“氏”还依然是单用。 姓与氏最早的合用是“氏姓”,而不是“姓氏”。大量考古资料和史料证明,到了战国中晚期才出现“氏姓”一词,同时,各诸侯国对“氏”“姓”的使用也不统一。并且,大多是男人称氏,女人称姓,氏排在前面。如战国时期的楚国,其君王本姓芈,却一直称氏,即“熊”氏。如楚顷襄王熊横,芈姓,熊氏,名横,战国时一直称他为熊横,史料也一直这样记载,至今称谓不变。楚国公主芈月,则沿袭其家族的“芈”姓,嫁到秦国为秦惠文王的姬妾时,因为位居第八位,被称为芈八子,做了宣太后以后,仍称芈姓。至今人们对她的称谓不变。而在这一时期西部的秦国则与楚国不同:秦王姓嬴,赵氏,历代秦王则皆称其姓,如秦穆公嬴任好、秦孝公嬴渠梁、秦始皇嬴政等,称姓而不称氏。 大量考古资料和史料显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氏族和家庭也越来越细化,即变得越来越小,到了秦汉时期,氏姓的位置才发生了颠倒:氏,从一个宗族系统的称号,后来逐步演变成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既区别这个家族中的个体,而排在了姓的后面,“姓氏”才正式合为一体,并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成为是氏族、族氏、宗族与家族的名号。这里不排除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因为秦国灭楚国时最为惨烈,仇恨最大,统一六国后在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整齐划一各项制度时,不排除把“姓氏”也统一下来,即姓在前,氏在后,姓氏合为一体。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因为过去秦国一直把姓排在第一位,而楚国则把氏排在第一位,氏的地位下降。加上东周以后,贵族阶级实行多妻的妾媵制,严格分别嫡庶,至春秋以儒家的礼教对女子的行为作了种种的规定和限制,男尊女卑,所以,秦汉以后,氏多是对女子的称谓,东汉女学者班昭为维系家族顺应时代著《女诫》七篇系统地归列女子的行为纲常,体现夫为妻纲的道理及三从四德,此后该书流入社会,使男尊女卑观念具体化,广泛表现在观念形态及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直到清末和民国时期,依然如此。如:女子姓张,嫁到李姓家族中,其姓就排在李姓的后面,名字叫李张氏。 太昊陵 (4).jpg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民族的融合,姓氏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不同的历史过程和原因。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如后来出现的以国为姓氏、以邑为姓氏、以居地为姓氏、以次第为姓氏、以官职为姓氏、以职业为姓氏,以谥号为姓氏及赐姓、改姓等。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道:“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唐初经学家孔颖达疏《左传》道:“人臣有大功者,天子封为国君,又赐之以姓,诸侯以国为氏,言其得封又得姓,兼受之也。”宋代胡安国所著《春秋传》也记载说:“天子因生以赐姓。” 其他姓氏不说,仅从陈姓的起源及从陈姓派生出的胡、田、孙、王等姓氏,足以看出中国姓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多种因素: 陈姓得姓始祖是陈胡公妫满。陈胡公是舜帝的三十三世后裔。舜帝还是平民时,尧帝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为妻,居住在妫汭河畔。舜帝死后,将天下传给禹。禹建立夏朝后,将舜帝的儿子商均封在虞国,商均于是成为诸侯。夏朝时期,虞国有时失去封国,有时继续受封,因此,舜帝的后代便把地名当作姓氏,改姓为妫。因此,陈胡公即称虞满,也称妫满。 商朝末年,妫满的父亲虞阏父(遏父)投奔周部落,担任陶正一职。虞阏父因制陶技艺精湛,得到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君主的器重。妫满自幼聪明,年长后贤明通达,品德高尚,才识过人。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灭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权。周武王为巩固周朝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的后代,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妫满为妻,封在陈地,以奉舜帝的祭祀,国号“陈”,都城即今天的河南淮阳县城,爵位侯爵。 妫满在位期间,选贤任能,扬善惩恶,励精图治,使陈国位居十二大诸侯国之列。修筑陈城,以抵御外敌入侵;以周朝的礼义德治教化百姓,使陈国成为礼仪之邦。周成王九年正月十五日,妫满去世,谥号胡公,为陈胡公,葬于陈国都城南。其后裔为感念妫满的功德,以国为姓,改姓陈。此为陈姓之始。因为妫满的谥号为“胡公”,又有其后裔改姓“胡”,于是,又有了“胡”姓。 到了陈胡公第十四世陈厉公时,因陈国发生内乱,陈厉公次子陈完,携家带口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齐桓公早就知晓陈完年轻有为,任命他为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一职,并赐给很多田园。陈完感恩齐国,改姓为田,故又被称为田完。陈完成为田姓的始祖。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后起的一个大家族,地位显赫,在齐国的领地也愈来愈大。不久,田完的第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因领兵伐莒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并赐姓孙氏。因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从此,中国有了“孙”姓。田书成为孙姓始祖。 太昊陵 (2).jpg 孙书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大夫,成为齐国君主以下最高官。孙凭的儿子孙武因其家族地位显赫,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从小即目睹了各国间的征战,并查究战例,探研兵学,撰写用兵之法。后来齐国四大家族相互争斗,内乱不休,孙武对此极其厌恶,十八岁时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历尽艰辛,投奔到吴国。 孙武带着他刚写就的兵法晋见吴王阖闾。吴王阖闾将兵法一篇篇看罢,啧啧称赞。但是,为了考验孙武是否会领兵,故意让孙武用宫女来演练队伍。孙武深知吴王阖闾之意,并不怯惧,他把一百八十名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阖闾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让她们带领宫女进行操练。同时指派自己的驭手和陪乘担任军吏,职掌军法。演练开始,宫女们不仅不听号令,反而捧腹大笑,队形大乱。孙武冷颜厉色,立即令两位军吏依兵法斩杀两位队长。吴王阖闾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寡人吃饭也没有味道,请将军赦免她们。孙武毫不留情道: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孙武立即杀掉两位队长,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跪爬滚起,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孙武传人请吴王阖闾检阅,吴王阖闾因为失去爱姬,心中不快,便托辞不来。孙武便亲见阖闾道: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之常法,为将治军之法则焉,如此,士卒方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一番话,吴王阖闾怒气消散,便拜孙武为将军。因为孙氏的影响,后来不少朝代都出现了赐姓孙、为了避难而改姓孙和不少民族被汉化而改姓的现象。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俞河因功而被赐姓孙,因称孙河。五代时期契丹和大贺氏结盟时候,契丹审密氏被赐姓孙。 公元前391年,田完之八世孙田和把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史称田和代齐。从这一时期活跃于齐国政坛的田姓,在先秦时期已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地。传到田和重孙时,齐国为秦所灭,齐王田建被迁于共(今河南辉县),其他田姓开始向西、北之地逃难。不久,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纷纷复国,起义军四起,田姓家族闻风而动,有八人裂地称王,煊赫一时。 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之言,强迁关东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国王的后裔和豪族名门共十万多人于关中的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在迁徙原齐国田姓贵族时,因族大人众,除一部分仍然称为田姓外,相当一部分都改变了原来的姓氏,以次第相区别,分列为第一氏到第八氏。首迁者住第一门,为第一氏;田广之孙田登迁住第二门,为第二氏;田广之孙田癸为第三氏,依次类推,田广之弟田英最后迁徙,住在第八门,为第八氏。因此,第一至第八都被称为姓,后来都改为单姓"第"。后来,田姓各族又迁徙至北平(今河北满城北)。 从汉代开始,今川、鄂、湘、黔交界一带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中已有不少田姓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田姓避乱南迁,可以说田姓已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亦有迁山西太原、宁夏固原、天津等地。唐代宗时,有田承嗣被封为雁门郡王而落籍当地。宋代以前,田姓主要在中国的北部和中部播迁。河南田姓的开基始祖是宋代的田瑜,颍川汝阴田姓开基祖为虢州团练使田令芳。此际,田姓开始有迁今福建、广东者,田希圣为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四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田衍孙田滋茅,于宋末徙居福建长汀,滋茅子松岗迁广东海阳(今潮安),后徙大埔,为大埔开基始祖。传至田文长时,兄弟五人俱移广东程乡(今梅县),文长次子法聪、三子法盛移居广东惠来。明清之际,田姓已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从清代中叶开始,闽粤田姓陆续有人迁至台湾,进而移居海外者。如今,田姓在全国分布广泛,以河南、四川、山东、河北等省为多,上述四省田姓约占全国汉族田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史料记载,从陈姓派生的姓氏达50多个。 淮阳太昊陵统天殿伏羲像.jpg 中国的姓氏经历了从“氏姓”到“姓氏”的单姓氏的发展过程,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因为各种因素而四处播迁。同时,在单姓的发展和播迁过程中,又因为官名、封邑、职业、姓氏合并及民族的融合等,出现了复姓。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有单姓6931个。《中华姓氏大辞典》显示,中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萌芽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植根于文明初始的氏族繁衍,发展于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制度,确立于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演变于民族交融,凝炼为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姓氏不仅是标示家族、宗族系统的文化符号,社会交往的信息载体,而且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和文化基因。它纵贯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我们解读历史、传承文明,实现民族振兴的根祖文脉和重要源泉。 作者简介 李乃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文博副研究员。曾任淮阳县博物馆馆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先后在《中原文物》《中国文物报》《中国日报》 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有《太昊陵》《淮阳历史文化研考》《淮阳龙湖》《淮阳风景名胜区导游解说词》等5部。出版文学著作10余部。主编并创新《淮阳县志》(1988—2008)编纂,被河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授予“河南省地方志系统特殊贡献者” “河南省地方志系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