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7-14 09:09
周文礼:电影《奇袭》侦察英雄方勇的原型之一computer2014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奇袭》风靡一时。影片中主人公方勇率领一支侦察队深入敌后,炸毁康平桥、断敌退路的故事,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鲜为人知的是,这次战斗的参加者、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侦察科长的周文礼,就是方勇的原型之一。在《奇袭》拍摄时,作为亲历者周文礼担任了影片的军事顾问,对拍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
回复时间:2024-7-14 09:09
1923年,周文礼出生在江苏省涟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小聪明好学,颇受长辈喜爱,大家凑钱供他读书。在高小读书时,他聆听进步老师的抗日爱国演讲,当兵抗日、决不当亡国奴的思想在他的头脑里扎下了根。1940年,周文礼瞒着父母,与同学数人一道参加了涟水抗日义勇队,后合编为新四军苏北淮河大队。
参军后,周文礼吃苦耐劳,工作踏实,有文化又善于动脑筋,深得连长的器重。1941年初,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 不久淮河大队被编为新四军独立旅第三团,活动在泗沭一带。淮海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涟水地方土顽势力猖獗,于1941年5月发动暴乱,两百余土匪盘踞在涟水岔庙西南的孔小荡。新四军独立旅三团与骑兵排一起将敌包围,经过一天激战,击毙匪徒70余人。周文礼参加了这次战斗。他看到独立旅战士奋不顾身、勇敢地冲向敌据点,深受鼓舞,也勇敢冲了上去。此后,他还参加过齐老庄、浪石等战斗,在战斗中得到锻炼,积累了经验。 1942年初,周文礼调独立旅培训学习后,任团部侦察员。12月,新四军独立旅归建山东。1943年春,周文礼调任山东滨海二军分区郯码情报站站长。此时正处于郯城战役之后,日军以第32师团小池联队为主力,纠集日伪军2000余人,分南北两路对滨海根据地中心区进行报复性“扫荡”,大肆烧杀抢掠。郯城是日军的大据点,驻有日伪军千余人。此地居临沂至新安镇之间,是鲁南入苏北的交通要冲,郯码情报站位于郯城县码头镇,是滨海军分区反“扫荡”、反伪化的重要情报部门。周文礼身着便服,有时扮成经商的,有时扮成干苦力的,在敌占区活动,发展了一些地下情报人员,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有力配合了根据地的反“扫荡”、反伪化斗争。1944年秋,鲁南地区的对敌斗争环境严峻,情报站有三人经受不了艰苦生活的考验,在敌军的金钱、地位诱惑下叛变投敌。周文礼预感形势不好,带着情报站的一个同志立即转移。当日、伪军派兵追捕时,他已离开情报站,几经辗转安全返回部队。 1945年,周文礼先后任山东军区第二师四团司令部参谋、股长。抗战胜利后随部队进军东北,参加了长达四年的东北解放战争。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迅速入关参加平津战役。此时,周文礼担任38军113师侦察科科长,被东野总部选派执行秘密侦察任务。他八次往返穿越敌人火力封锁线,完成了引导东野领导和师领导勘察地形以及侦察前线敌情的任务,因此被记大功一次。 |
回复时间:2024-7-14 09:09
1950年11月下旬,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开始前夕,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命令38军配合另一个军歼灭南朝鲜军第七师。军长梁兴初向总部立下了军令状。可是敌人武器精良,防守严密,想要完成此作战目标,光靠决心和勇气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和严密的计划。梁兴初和38军政委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反复研究,决定组建先遣队深入敌后,炸毁敌人南逃北援的必经之路——武陵桥。先遣队由军部侦察连、113师侦察连、两个工兵排、英语和朝语翻译等323人组成,军侦察科科长张魁印为支队长,113师侦察科长周文礼任副支队长。
先遣队向敌人纵深插入,路途遥远,还有敌人多重哨卡封锁阻拦,要想顺利抵达预定地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江拥辉指定周文礼担任先遣队的开路先锋。11月24日凌晨,先遣队一个班战士在周文礼的带领下,走下第339团阵地,径直向敌前沿摸去。快接近敌人前沿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路障,看来敌人已经对这条路线有所提防了。他们小心地越过路障,向前走又发现了一道铁丝网。周文礼警觉地叫停,他感到敌人已作了充分的准备,再走可能会遭遇更大的困难,这条路不能走了。于是,他立即带队折回。支队长张魁印根据他报告的情况当机立断,将队伍带回339团三营的阵地。 三营阵地前地形特殊,有个突出的陡坎,树多草深,是敌人的观察死角,先遣队决定直接从这个阵地前沿下去。他们利用夜色靠近敌阵地前沿,随后开始爬山,到半山腰时发现敌人的铁丝网。借助朦胧的月光,周文礼发现一伙敌人正在构筑工事,战壕里也有敌人。怎么穿过铁丝网,又不惊动敌人呢?周文礼正思考间,天空一朵云飘来遮住了月光。他大喜,立即带着两个战士爬到铁丝网前,用劲往上一拱将铁丝网顶起来,后面的战士紧紧跟上穿过去。就这样,他们迅速通过敌人三道战壕,直至钻进茂密的树林才停下休息。 休息之后,先遣队向大同江方向疾速前进,行军中的周文礼边走边盘算如何渡过大同江。江上原有的桥已被炸毁,情报显示朝鲜人民军从平壤后撤时,用草袋子装沙石在江中修了一个水下桥,既可走人,也可过汽车,因水大已淹没于江中。这个桥在何处?怎么才能找到? 小分队走了六七里小路后上了公路,队伍变成两路纵队,都倒背着枪,人人扣着手榴弹拉环,随时准备同遭遇的敌人战斗。这时对面来了一辆军车,周文礼让大家沉着,既不躲避也不停下,旁若无人地沿着公路前行。军车上的敌人把他们当成自己人,擦肩而过,谁也没有理踩谁。侦察员们胆子更大了,在公路上继续行军。当赶到大同江时,只见有三四个敌人倒背着枪在江边晃来晃去,还有几个人在屋前围坐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在此关键时刻,周文礼让朝鲜联络员故意用朝鲜语说:“休息。脱鞋脱袜,准备过江。”敌人听了误以为他们是自己人,就没有理会。可周文礼的心里很紧张,如果找不准大同江的水下桥,那就会露出破绽,被敌人识破。如此一来,势必遭到敌军的围攻,影响炸桥任务的完成。周文礼按捺住内心的焦虑,走到江边蹲下,向江面望去,水光粼粼,但是有一处却翻着碎浪,浪花一直连到对岸。“水下桥就在这里!”周文礼在心里激动地说道。他立即脱了鞋袜,踏上水下桥,队伍紧跟着他走了过去。待他们上岸后师徒侦察连立即占据有利地形,并向宁远方向派出警戒。紧接着,张魁印等人也过了江,电台、军侦察连都顺利上岸。 可是工兵排没有及时过江,周文礼只得留在江边等候接应,军侦察连继续向前赶路。侦察连走了三四里路后,与敌人遭遇打了起来。敌我双方火力悬殊,不宜恋战,我军随即撤回,重新找路前进。既然大路不通,那就只能走小路了。张魁印与周文礼商议后,决定翻越海拔约1000米高的杨柳峰。他们从下午两点多开始爬山,一直爬到晚上八点,才抵达杨柳峰顶。 先遣队在山顶上休息一夜,天亮后从高处向山下观察。只见横贯南北的公路上敌人车辆来来往往,各要道路口皆有敌军把守,想要从敌人的缝隙里钻过去是非常困难的。一直到11月25日下午两点左右,先遣队在周文礼的带领下,从东南方的小路穿插过去。直到晚上八点左右他们终于下了山,上了大路。随后又赶了40多里的路程,途经十几个村庄,多有敌人站岗放哨。然而敌人既没有问口令,也没有拦下来盘问。 当先遣队走到一个有百余户人家的大村庄时,敌人的一个哨兵突然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联络员用朝鲜语回答道:“国军换防的,让你们队长出来有事问。”哨兵一听,立马点头哈腰在前面带路。待进了屋,我军战士们立即上前打开电灯,睡熟的敌军从梦中惊醒,看到对准他们的枪口,乖乖地交出了武器弹药。就这样,先遣队一弹未发就轻松通过了这个关卡。 半小时后,先遣队走到后仙游峰脚下,过了此峰就是武陵里了。 看守武陵桥的原是“联合国军”,在我先遣队到来的前两天,才换成南朝鲜军一个五六十人的中队看守。在这里,张魁印对周文礼说:“老周,你组织人掩护,我带人去炸桥。”周文礼也想去炸桥,但支队长这样说了,他只能服从命令,略有不甘地说道:“好吧,我当你的预备队!”随后周文礼带领战士们占据附近山头的有利地形,迎击敌人。炸桥小组迅速向大桥奔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歼守敌,然后安放炸药。26日7点30分,一声巨响传来,武陵桥被炸塌,南朝鲜军第七师及美军南逃的交通咽喉被截断。 武陵桥被炸毁,我志愿军部队把住各个咽喉要道,使北援南逃之敌纷纷受阻,德川两个师的敌人全部被歼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