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所有关系的结束,都源于利益的冲突
|
所有关系的结束,都源于利益的冲突
千年飞山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所有关系的结束,都源于利益的冲突
文|千年飞山 在这世上,人与人之间都是利益关系,利益关系越大关系就越牢固。而一旦如果没有了利益,那么彼此皆是萍水相逢的匆匆过客罢了。 没有人可脱离利益而找到世外桃源,所以人们总盯着自己那份利益并且想方设法维护,这才是人之本性。 实际上,利益就是最深的感情,所有的关系破裂都是利益惹的祸。 图片 有个朋友杨阳,他以前在一个有权有势的公职部门工作,因为工作关系,与某位企业老板一见如故。 每到周末,两人不是约茶就是约饭,在东拉西扯的闲聊中,两人的感情升温很快。 那个老板说自己是独生子,非要认杨阳当亲哥。 逢年过节,他都会往杨阳家送各种礼物,就连杨阳的母亲过生日,杨阳自己都忘了,老板却提前订了蛋糕和鲜花给老太太送去。 刚开始,杨阳很不适应这份热情,可时间久了,也觉得人家是真心和他结交,于是便投桃报李,尽自己所能帮他。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杨阳调任去了新的单位后。 虽然提拔了,但新的单位比以前的单位地位和作用明显差多了,而且很忙,杨阳经常加班加点,那个老板已经没怎么跟他联系了。 正好有一天,杨阳的表弟需要找工作,他想到了那位老板朋友,于是打电话过去询问一下。 打了几遍,无人接听。等他再发微信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了。 杨阳很纳闷,也很郁闷:怎么是这样呢?他怎么翻脸比翻书还快! 图片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他之前把你当兄弟,是因为你有用,现在你对他来说没用了,还有求于他,他自然就不想理你了。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成年人的关系,不过是利益的交换,聚散皆因利。 那些一开始就奔着利益来交友的人,当你没有了利益可用时,也意味着这段关系的告一段落。 老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常态,不要有什么抱怨,几个人免得了俗! 所以,人这一辈子,不要对任何人抱有任何形式的期待,人性不忍直视,最好学会吃一堑、长一智,这样才知道社会的复杂性。 实际上,一切稳固长久的关系,都是因为在利益角度达成了共识,而大多数关系的结束,都源于利益的冲突。 步入中年,历经世事,你会慢慢发现人际关系的真相:它们通常建立在利益往来上,而不是单纯的喜欢或者讨厌这么简单。 当自己的利益受损时,分道扬镳、渐行渐远,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图片 猛将多隆阿,原是曾国藩的得力干将,但湘军攻克安庆后,他即刻与曾国藩一拍两散,没有丝毫留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在攻打安庆时,多隆阿负责打击救援部队,日日浴血拼杀。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则负责包围安庆,安庆城内没有重武器,他的围城战打得格外轻松。可到城破论功行赏的时候,曾国藩却在上报中偏袒弟弟。 最终,曾国荃被封江苏布政使,距封疆大吏只有一步之遥,而多隆阿却只得到了一个云骑尉世职,与战前几乎没有多大区别。 曾国藩偏心,让多隆阿心寒不已,他看不到出头的希望,便转投湖广总督官文。 最后,多隆阿在西北立下赫赫军功,官至太子太保,得以封妻荫子。 多隆阿愿意追随曾国藩,是希望在曾国藩这一展宏图,争得名位,可他拼死拼活却是为别人做了嫁衣,心中愤懑不平,自然弃之而去。 图片 正如国学大师曾仕强曾说:“人一旦牵涉到自己的利益,狐狸尾巴整个出来,谁也不要笑谁,都是一个样。” 逐利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法则。当你看清了这点,就不会对人际关系的变化而感到惊讶,也能更理性看待周围人的行为。 在这个世界上,你和任何人的关系,都参杂着一些利益关系。 你有很多朋友,并不取决于你对别人有多好,而是你对别人有价值,是你手里有多少筹码、你有多大的能力,这才是人际关系的本质。 莫言说过一段很扎心的话:“万丈深渊终有底,唯有人心最难测。最牢固的关系,一定是利益关系。 人际关系的本质,不是互相喜欢,而是互相需要。别人对你不好,并不是因为你不可爱,而是你没有利用价值罢了。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碗鸡汤,而是一个巴掌。 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就是为了告诉你:你真傻!人性本贱,不贱贱长大,焉能看透人世间的风景。我笑红尘,红尘亦笑我。” 图片 实话难听,真话有毒,直语寒凉,说出来需要胆量,听进去需要肚量,糅合成自己的需要智慧。 人与人之间,最牢固的关系,一定是利益关系,最公平的事情,一定是利益的等价交换,生意能不能谈成,当然是筹码问题。 成年人的世界,感情往来与利益共生,有利益就容易培养长久感情,无利益坚固感情也容易枯竭。 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就是利益关系,只有相互交换利益,只有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彼此才能建立起密切的关系。 当你有能力保护自己,就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这便是一个人最具价值的表现。 或者向对方提供他所需要的利益,这才意味着你与他的关系是很真很铁的,但若是你没有了价值,最终会是一种没有关系的关系。 生活中,不难发现,在通常情况下,有价值的人跟没价值的人、有权的人跟无权的人,彼此是很难建立关系的,因为提供不了各自想要的东西。 正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多数人都是以是否有交换的价值来分群的,不是一个层次,就不会在一个圈子里。 图片 现实中,谁也不愿意跟穷人做朋友,从价值的角度上来看,穷人没有富朋友,富人没有穷朋友。 中年以后,看透了人性,明白了人心。我们不要苛求太多,也不要太当回事,没有利益的维护,无论你与谁关系再好,一个转身什么都不是。 所以,对于那些注定只是过客的人走散了,无需遗憾,不必伤感,更不用苦苦追问、苦苦追求。 不动声色地远离,顺其自然的随缘,就是最大的清醒和最好的活法。 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