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 中国最早的大学是哪所?≮
|
回复时间:2005-4-29 22:43
---------------------------------------------- ![]() |
回复时间:2005-6-6 21:12
以下是引用019325032在2004-11-13 16:13:00的发言: 岳麓书院那是书院,不是大学呀 最早的是北京大学呀,那时候叫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时候就有了 是中国最早的,可以称之为大学的大学,大学的大不是地方大,而是学科多,包罗万象, 京师大学堂,上的课包括那时西方的生物学,美学,地理学,军事学......... 戊戌变法失败了以后,就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北京大学继承了他的衣钵, ........... 近代的“大学”与书院有根本的区别,大学应该是以西方自然科学为重要内容的具有全国规模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前身叫京师大学堂,学科内容包括那时西方的生物学,美学,地理学,军事学。。。也有传统的经学,应该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 |
回复时间:2005-7-2 13:40
以下是引用庚黄在2004-11-15 8:23:00的发言:
实在看不下去了,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免得继续湖南大学忘记了自己的生辰八字.我把楼主所列十所高校的建校时间(公认的时间,不是自封的时间)列出来,大家自己判断吧 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 1939年10月26日,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开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11月的浙江省立战时大学。该校分设工、农、医3学院,农学院在松阳白龙圳,设农艺、农业经济、畜牧兽医3学系;工学院在丽水三岩寺,设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应用化学3学系;医学院在丽水通惠门,设医学、药学2系。1942年8月,校址迁往云和、泰顺。1943年4月,省立英士大学改名为国立英士大学。1946年3月以金华为永久校址。1949年8月停办,多数师生并入浙江大学。 ![]() ---------------------------------------------- ![]() |
回复时间:2005-8-7 11:29
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是天津北洋西学学堂。1895年5月,光绪皇帝下谕旨,提出创立新式学堂。当时天津海关道盛宣怀正与美国教育家丁家立酝酿筹办新式高等学堂,接到上谕后,于9月19日上奏《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禀》。直隶总督王文韶深感奏章的重要,于9月30日转奏光绪皇帝。10月2日,光绪皇帝同意立案承办,初名为“天津北洋西
学学堂”,也称“中西学堂”。 初址设在大营门外的梁家园(今解放南路海河中学及其毗连的解放南园),首任督办(校长)为盛宣怀,聘请丁家立为总教习,转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丁家立以美国哈佛、耶鲁大学学制为蓝本,设头等学堂及二等学堂,学制均为4年。头等学堂分为法律、矿冶、土木工程、机械四科,开设40多门课程;二等学堂设英文、数学、地舆学、各国史鉴、格物学等20多门课程。办学经费每年需银55000余两,由天津海关、电报局、招商局等出资。生源先从天津、上海、香港等地招收。该学堂以外籍教员为主,中外教员多为硕学鸿儒,如中籍教员有吴稚晖、庄凌孙、徐德源等。1898年该学堂培养出了中国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其中知名的有王宠惠、王正廷、温宗禹等。一等学堂开我国新型大学之先河;二等学堂相当于大学附中,开我国公立中学之先河。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校舍先为美军所占,后成为德军兵营,学堂被迫停办,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几经交涉未果。总教习丁家立自告奋勇,亲赴柏林交涉,根据德人“购地章程”规定地价,从德国政府索取偿金白银50000两。袁世凯当即决定另在天津西沽武库重建“北洋大学堂”。1903年4月27日正式复课,并于1906年派出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1912年该学堂更名为“北洋大学校”,1914年改为“国立北洋大学”,1928年被编为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1929年恢复独立,更名为“北洋工学院”。1937年7月23日与北大、北平师大同时迁往西安合并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初,西安临时大学迁往陕西汉中地区,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7月该院与北平工学院等合并成为“西北工学院”,1946年回津复校改称“国立北洋大学”。1951年9月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天津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并开始在七里台兴建新校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