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让人文资源在“文旅热”中发光
[打印本页]
32
1/2
1
2
下一页»
作者:
台湾小苹果
时间:
2024-2-17 11:02
标题:
让人文资源在“文旅热”中发光
春节假期中,位于吉林大学校园的“地质宫”火了。青瓦红柱下,众多参观者有序排队入场。这座古朴厚重的老建筑,是李四光、黄大年曾工作的地方,也是电视剧《人世间》的取景地,有许多动人故事。
不仅“地质宫”受关注,沈阳铁西的工业景观、青岛大鲍岛的里院建筑、大同古城的绵绵巷……不少“外地人没听过、本地人没去过”的老建筑、老社区、老街巷,因丰富的人文故事在社交平台上流量颇多,在春节长假里吸引八方来客,掀起一轮新的“文旅热”。
这轮假日“文旅热”的背后是“文化热”,是人文资源精彩出圈。游客的文化素养持续提升,旅游需求不断向深层次的人文体验拓展。大家出行游玩,已不单单是为了“看山看水看景”,从“打卡拍照”的“我要去”,逐渐升级为深度融入地方人文特色的“我要感受”,文化风越来越受关注。一批带有历史笔墨、富含人文情怀的文化地标备受青睐,其融合的历史要素和人文精神,契合了游客不断升级的文旅需求。“文旅热”折射出游客对人文故事的喜爱和对文化特色探寻体验的期盼,也体现了各地独特人文资源的巨大潜力和吸引力。
多地正在顺应游客期盼,顺势而为,让人文资源在“文旅热”中焕发更多光彩。开放校园、校史馆,讲述名家故事,制作参观攻略;整体谋划,梳理老城、老街里的人文故事;“摸底”城市底蕴,推广人文遗址,寻找记忆共鸣……许多“隐姓埋名”的人文资源,正逐渐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广袤中华大地,文化博大精深,各有各的精彩。随着“文旅热”涌动,将会有越来越多人文资源被发掘出来,一场场文化盛宴让人深切感受中国之美。
作者:
lutingyu
时间:
2024-2-17 13:53
“地质宫”成为新晋网红,证明了文化地标的历史价值与现代魅力的完美结合。
作者:
qiufeng
时间:
2024-2-17 13:54
李四光、黄大年等名人曾在此工作,为“地质宫”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作者:
for_what
时间:
2024-2-17 13:55
电视剧《人世间》在“地质宫”取景,为这座老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作者:
长安太守
时间:
2024-2-17 13:57
春节假期的“文旅热”展现了人们对深度文化旅游的渴望和追求。
作者:
leners
时间:
2024-2-17 13:58
游客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而是希望深入体验地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作者:
世界树之叶
时间:
2024-2-17 13:59
老建筑、老社区、老街巷的走红,反映了人们对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的追求。
作者:
唐僧
时间:
2024-2-17 14:00
社交平台的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隐藏在城市角落的人文宝藏。
作者:
king-jon
时间:
2024-2-17 14:01
“外地人没听过、本地人没去过”的地方正逐渐成为旅游新热点,展现了文旅融合的巨大潜力。
作者:
虚竹
时间:
2024-2-17 14:02
“文旅热”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更促进了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
作者:
晶晶亮亮
时间:
2024-2-17 14:03
游客对人文故事的喜爱和对文化特色探寻体验的期盼是“文旅热”持续升温的重要原因。
作者:
喜之郎
时间:
2024-2-17 14:05
各地纷纷开放校园、校史馆等人文资源,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机会。
作者:
duanbb
时间:
2024-2-17 14:06
老城、老街里的人文故事是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作者:
shunzz
时间:
2024-2-17 14:07
梳理和推广人文遗址,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作者:
脱离苦海
时间:
2024-2-17 14:08
游客在寻找记忆共鸣的过程中,也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作者:
自然风
时间:
2024-2-17 14:09
“隐姓埋名”的人文资源在“文旅热”中焕发新光彩,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欣赏本土文化的途径。
作者:
wxhwy
时间:
2024-2-17 14:10
随着“文旅热”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文资源将被发掘和展示给世人。
作者:
哎呦喂11
时间:
2024-2-17 14:12
这场“文旅热”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魅力。
作者:
优伶
时间:
2024-2-17 14:13
各地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作者:
xyj163
时间:
2024-2-17 14:14
通过深度融入地方人文特色的旅游体验,游客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之美。
欢迎光临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