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标题:
不可他(她)地说——旧话要重提之七
[打印本页]
作者:
磁之场
时间:
2025-3-24 10:24
标题:
不可他(她)地说——旧话要重提之七
不可他(她)地说——旧话要重提之七
说明
“旧话”。笔者于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学年提出质疑,现2024学年。
“要重提”。教材有差错,正常;差错辨识难度较大,才正常。差错“他(她)”之说,辨识难度不大,它的存现,已不正常;屡指(瑕)不改,更不正常。
“之七”。上一篇《作者意欲何为——旧话要重提之六》。
知识性差错(1-2)
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写作”,129页:
小组先进行讨论,确定故事的话题、人物等。如“有人摔倒了”“那一天,我遇到了他(她)”“一个外星人站在我的面前”等。
浅析
“那一天,我遇到了他(她)”的“他(她)”之说似不妥。
一、辞书怎么说。
“遇到了他(她)”之“tā”,可能且可以是他,也可能且可以是她,于是教材就作出这样的表述。其实,无须“他(她)”地说的。《现代汉语词典》(1259页)说得明白:
【他】人称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注意:“五四”以前“他”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现代书面语里,“他”一般只用来称男性。但是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区分的必要时,“他”只是泛指,不分男性和女性,如:从笔迹上看不出他是男的还是女的|一个人要是离开了集体,他就将一事无成。
关键语:他,一般称男性,性别不明、无须区分时,泛指,不分男女。
所以,应该且只须说成“那一天,我遇到了他”。
以下字典、词典(例略),无不与《现代汉语词典》语意相同,无不与教材所说相反。其中“1—5”辞书点明“性别不明或不必区别时”用“他”,“6—8”辞书虽没点明,但关键语“他”是第三人称不变——女性不也在第三人称指代之内吗?
1.《汉语大字典》(147页)——“代词。②表示第三人称,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专指男性,性别不明或不必区别时也用‘他’”。
2.《新华字典》(468页)——“代词。①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一般指男性,有时泛指,不分性别”。
3.《现代汉语规范字典》(466页)——“②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别的人。在近代汉语中‘他’可指男、女及一切事物。在现代书面语中一般只用来指男性,但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必要区分性别时也用‘他’”。
4.《辞海》(4203页)——“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以指男性、女性和一切事物。‘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有些作品以‘他’‘她’分指男性和女性。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区分必要时,仍以‘他’泛指第三人”。
5.《现代汉语规范词典》(1265页)——“②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别的人。现代书面语中一般只用来指男性,但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必要区分性别时也用‘他’”。
6.《汉语大词典》(一卷1154页)——“代词。③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古代、近代泛指男性和女性,现代书面上一般指男性”。
7.《辞源》(234页)——“②第三人称代词”。
8.《新华词典》(947页)——“人称代词。①称你、我以外的第三者”。
二、归谬例四。
1.若依教材“他(她)”地说,则《现代汉语词典》的例句须改为:
从笔迹上看不出他(她)是男的还是女的。
一个人要是离开了集体,他(她)就将一事无成。
2.若依教材“他(她)”地说,则本册134页所载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中涉“tā”之处,须改为(见破折号后):
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他(她)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他能够说——他(她)能够说。
3.若依教材“他(她)”地说,则本学期其他涉“tā”之句须作如此解释(七下、九下各一例):
3.1 片段写作。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用200字左右给他“画像”。(七年级下册《写出人物特点》25页)
——因为只说“给他”而不是说“给他(她)”,所以只可选择男同学“画像”,不可选择女同学“画像”。
3.2 演出后,参考下面的评选要点,组织一次优秀演员评选活动。
◎我为什么对“他”印象最深。
(九年级下册《任务三 演出与评选》120页)
——因为只说“对他”而不是说“对他(她)”,所以同学中只评选优秀男演员,不评选优秀女演员。
4.若依教材“他(她)”地说,写作教学时,文中的“tā们”中有女性的,老师则须要求学生通通改为“他(她)们”或“他们和她们”。
或曰,如果不写成“他(她)”,那么,学生确定故事的人物时,就会有人以为只涉男性不涉女性了。
答曰,很有可能。
其实,这是知识缺陷所致——不懂得“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区分的必要时,‘他’只是泛指,不分男性和女性”这个道理所致——不可因而迁就后进生的。由此,更显全面理解“他”之义与泛指时只写“他”的必要性。
这道理浅白。
欢迎光临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