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单位食堂向社区开放需要迈过几道坎儿?
|
发表时间:2023-11-29 09:15
单位食堂向社区开放需要迈过几道坎儿?20110322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76-1.html
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11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支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盘活闲置用地用房、向周边社区开放职工食堂等,实现共建共享。
长期以来,社会对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食堂向市民开放有着较高的期待,这和机关大院停车场对社会开放一样,都被视为是一种重要的亲民姿态。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切实解决好部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刚需”。 不过,要把这项“民有所盼,政有所应”的工作做实做好,还需要处理好多个关键问题。 各地探索不一而足 实际上,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向社会开放,在各地早就有零星的探索和实践。大体来看,可以分为几种模式。 比如,在开放时间上,有的是周末向社会开放,如媒体报道,2019年,杭州余杭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的食堂在周末向社会提供平价早餐和午餐;有的则只是在专门的节假日开放,如扬州市政府食堂已连续多年在国庆等假期中,为外地游客提供淮扬风味简餐。 在面向的群体上,有的是向全社会开放;有的则专门服务于老年人。像上海就探索开放养老机构食堂造福更多老人。此外,上个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提出,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提供老年助餐服务。 因此,在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的大背景下,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开放时间和面向的群体如何确定,不妨借鉴参考已有的经验,同时结合各地实际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像一些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食堂位于老城区,可能老年人的需求居多;有的可能离居民区较远,附近居民的就餐需求没那么强烈;还有的区域可能人口集中,甚至有大量流动人口,如果向所有人都开放,也考验着供应能力。这些情形或许都需要不同的开放模式。 此外,收费标准如何确定也是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像多数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内部员工一般有补助,那么在向社会开放时,到底是差异化定价,还是“一视同仁”,就需要慎重把握。 因为价格高了,对社会没有吸引力,也容易引发区别化对待的质疑;如果定价过低,则运营成本又是个问题。如何平衡好效率与公平,必须得有周全的方案设计。 运营也应与时俱进 总体而言,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层次,在落实中,必须要妥善处理好各类复杂问题。既要有充分的重视,也应切忌一窝蜂,或是在不具备足够条件和缺乏充分论证、调研的基础上就匆忙上马。 方案要求,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规模效应,根据居民需求、市场供给和财政能力,科学选择合理可持续的服务模式;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两点,很关键。 就拿食堂开放来说,需要注意的是,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一旦向社会开放,必然要面临更“复杂”的社会需求,原有的食堂运营管理机制,是否还能够胜任,显然就需要重新评估。 事实上,这次方案就提到,要实现“共建共享”。同时,方案在“规范建设要求”中还明确,要健全可持续的建设运营模式,鼓励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等多元主体参与运营。 这或意味着,一些机关事业单位食堂的运营机制,也应与时俱进,变得更“开放”。像有一些地方的实践中,就是坚持“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的筹资机制。 而且,不同的社区对开放食堂的需求程度,不一样;不同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也有差异。这些都决定了,食堂开放不可按照某一个模板来推行,需要因地制宜。 其实,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这次方案本身就是试点性质的,现阶段是选择50个左右城市开展试点,每个试点城市选择100个左右社区先行试点。要到2027年,在总结试点形成的经验做法和有效建设模式基础上,再向其他各类城市和更多社区稳妥有序推开。 这说明,政策层面是给出了足够的空间。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该如何向社会开放,各地都可以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更多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