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严查假国企,更要打击背后“造假产业链”
|
发表时间:2023-8-28 09:43
严查假国企,更要打击背后“造假产业链”20110322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76-1.html
据每日经济新闻调查报道,近期,披露曝光假国企再次成为浪潮。然而,严打之下,造假产业链以更隐蔽的方式存续。众多黑中介对多家国企明码标价,称少则花费80万元,多则400万元,一家公司就能戴上国资帽子。即便被打假,也可“平移”变更为其他国企股东。甚至有的还宣称国企的公章、工商资料就在自己手上,“百分之百安全”。
民企摇身一变,变成了央企子公司、地方国企,在戴上“红帽子”的同时,还可能获得市场的先机。这样的生意显然“划算”得很。一些中介机构嗅到“商机”,上下勾连、左右串合,为有需求的“出资人”提供一条龙服务。这种造假行为,本身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甚至可能涉及经济诈骗或者合同欺诈,必须严查严打,不使其继续招摇撞骗。 事实上,从2021年开始,央企就开始集中打假。当年10月,国资委网站上汇总后发布了第一批央企公告的假冒国企名单,随后的2022年9月和2023年4月,国资委官网分别汇总发布第二批、第三批假国企名单,三批名单总计曝光了823家假国企。 不过,据媒体报道,被打假的假国企中,固然有的已进入简易注销程序,但更多的则要么长袖善舞,仍继续经营,到处投资搞项目,要么遁身匿迹,实施股权转移,采取“平移”方式变更为其他国企股东,继续打出国企旗号。 这其中,少不了一些中介机构为其出谋划策。鉴于当下制造假国企的生意,已从取名、股权登记,延伸覆盖至曝光后股权转移等全链路服务,当下就应重点打击这条隐秘而猖獗的“造假产业链”。 首先,严查黑中介。顺藤摸瓜搞清楚其居中售卖国企资质的种种行为,是否存在与央企、国企内部人士的互动和利益输送?是否违反企业注册、股权变更、涉企收费等方面的相关规定?是否非法收取费用?是否涉嫌合同欺诈或造假?凡此种种,均有待于深入调查处理。媒体记者的暗访已经提供了线索,监管部门不妨“按图索骥”。 其次,也要循着查黑中介发现的蛛丝马迹,查一下涉事的央企、国企,中介所说的“国企的公章、工商资料就在自己手上”,究竟是什么情况?这里边有无内外勾结、倒卖资质牟利的情形? 很多时候,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而一旦发现类似情形,必须督促央企、国企先管好自己的门户,扎紧篱笆防患于未然。不然,这边紧着打假,那边却不断放水,假国企也就会不绝如缕,甚至会越打越多。 此外,遏制制造假国企的冲动,还有必要从市场层面发力。毕竟,无论如何造假,最终还是要到市场上看真章,广阔的市场才是决定造不造假的本源。这也要求各地在搞投资谈合作的过程中,多一份审慎,多一份务实,多一份严谨,一切以实力说话,而不是只看对方有多大的名头。 说到底,假国企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仍在于目前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做到市场平等准入。也因此,从长远看,仍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淡化企业所有制标签,使得各类经营主体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平等地获取市场机会。惟其如此,才能逐渐消除造假的土壤,让市场更公平,让经营主体更有活力。 [本帖最后由 审核员 于 2023-08-28 09:4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