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3-3-1 17:12

《盐铁论》卷52论功3大夫:匈奴小郡无贤士谋易克文学:秦一统而亡无敌国忧纵恣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盐铁论》卷52论功诗解3大夫:匈奴小郡无贤士谋易克文学:秦一统而亡无敌国忧纵恣

题文诗:

大夫又曰:顺风而呼,易为声气;因时而行,

者易为力.周文武王,怀余力不,为后嗣计,

三世德衰.昭王南征,死而不还.凡伯囚执,

而使不通,晋取郊沛,王师败于,茅戎而今,

西南诸夷,楚庄之后,朝鲜之王,燕之亡民.

南越尉佗,起自中国,自立为王,德至薄然,

皆忘天下,之大各自,以为一州,倔强倨敖,

自称老夫.为万世度,先帝恐有,冀州之累,

南荆之患,遣左将军,楼船平之,兵不血刃,

咸为县官.七国之时,皆据万乘,南面称王,

提珩而为,敌国累世,然终不免,俯首系虏,

于秦而今,匈奴不当,汉家巨郡,非有六国,

之用贤士,之谋由此,观难易则,察然可见.

文学对曰:秦灭六国,虏七王沛,然有余力,

以为蚩尤,不能害之,黄帝不能,斥及二世,

弑死望夷,子婴系颈,降楚曾不,得七王之,

俯首向使,六国并存,秦为战国,固未亡也.

何以明之?自孝公以,至于始皇,世世能为,

诸侯之雄,百有余年.及兼天下,十四岁亡,

为之何则?外无敌国,之忧而内,自纵恣也.

自非圣人,得志而能,不骄佚者,未之有也.

​仁义不行,秦所以亡;选贤驱胡,汉所以王.

【原文】

大夫曰:顺风而呼者易为气(1),因时而行者易为力(2)。文、武怀余力,
不为后嗣计,故三世而德衰(3)。昭王南征(4),死而不还。凡伯囚执而使不
通(5),晋取郊、沛(6),王师败于茅戎(7)。今西南诸夷,楚庄之后(8),朝
鲜之王,燕之亡民也(9)。南越尉佗起中国,自立为王,德至薄,然皆亡天下
之大(10),各自以为一州,倔强倨敖,自称老夫(11)。先帝为万世度,恐有
冀州之累(12),南荆之患(13),于是遣左将军楼船平之(14),兵不血刃,咸
为县官也。七国之时,皆据万乘,南面称王,提珩为敌国累世(15),然终不
免俯首系虏于秦(16)。今匈奴不当汉家之巨郡,非有六国之用,贤士之谋。
由此观难易,察然可见也。
【注释】
(1)气:声气,这里指声音。
(2)《荀子·劝学篇》:“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
(3)三世:指周昭王姬瑕。由成王、康王到昭王,恰为三世。
(4)昭王:周康王子,名瑕。时周室渐衰,昭王南巡至汉水。船人以胶船进王,王乘船至中流,胶船溶解,王及祭公都没入水中而死。见《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
(5)凡:周时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辉县境。《春秋·隐公七年》:“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公羊传》云:“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执之也。执之则其言伐之何?大之也。曷为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
(6)晋无取沛事,“沛”当依张敦仁校作“柳”。《公羊传·宣公元年》:“晋赵穿帅师侵柳。柳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子也。”又《昭公二十三年》:“晋人围郊。郊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子也。”何休注云:“与侵柳同义。”即此文所本。
(7)茅戎:即贸戎,今山西省平陆县。《公羊传·成公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贸戎。孰败之?盖晋败之。或曰贸戎败之。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茅”、“贸”音同,《谷梁传》亦作贸戎”,《左传》作“茅戎”。
(8)《史记·西南夷传》:“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至滇黔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9)《史记·朝鲜传》:“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
(10)亡,与忘古通。
(11)老夫:南越王尉佗答汉文帝书自称。这是说尉佗不承认他和汉文帝有君臣关系。
(12)冀州:即天下。《淮南子·泰族篇》:“故汤处亳七十里,文王处■百里,皆令行禁止于天下。周之衰也,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故得道则以百里之地令于诸侯,失道则以天下之大畏于冀州。”即此文所本。
(13)南荆之患:指昭王南巡不复事。
(14)左将军:指荀彘。楼船:指楼船将军杨仆。元封二年(公元前109 年),朝鲜王攻杀辽东都尉,汉武帝派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将应募罪人往讨之。又元鼎五年(公元前112 年),南越王相吕嘉反,杀死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将罪人及江淮以南楼船十万人讨平之。均见《汉书·武帝纪》。
(15)提珩(heng):珩,同衡,势均力敌。
(16)“俯”字原元,今据郭沫若校补。下文“曾不得七王之俯首”,即承此而言。
【译文】

大夫说:顺风呼喊的人,声音容易传得远,见机行事的人,容易取得成功。周文王、周武王本来很有力量,但是没有为子孙着想,致使三代以后,朝政衰败。周昭王南征过汉水,死而不还。凡伯被戎人囚禁,周天子的使者不能通行。晋国攻打周朝的郊、柳,天子的军队在茅戎被晋国打败。现在西南的少数民族,是楚庄王的后代,朝鲜的国王,是燕国流亡的人。南方的尉佗,原来是中原人,(到南越后)自立为王,道德非常浅薄,全然忘记天下之大,独自占据一州,强横傲慢,自称“老夫”。武帝为万世考虑,恐怕天下会有祸害,再出现周昭王南征的灾难,因此派遣左将荀彘和楼船将军杨仆等人南北讨伐。刀枪没有沾血,那些地方就成了朝廷的州县了。战国时,七个国家都有上万辆兵车,各自称王,势均力敌,多年互相打仗,然而,终于低头成为秦国的俘虏。现在匈奴抵不上我们一个大郡,它没有六国那样的物力和出谋划策的贤士。从这方面去看,战胜匈奴的难易是昭然可见的。
【原文】
文学曰:秦灭六国,虏七王①,沛然有余力②,自以为蚩尤不能害,黄
帝不能斥。及二世弑死望夷③,子婴系颈降楚④,曾不得七王之俯首⑤。使
六国并存,秦尚为战国⑥,固未亡也。何以明之?自孝公以至于始皇,世世
为诸侯雄,百有余年⑦。及兼天下,十四岁而亡⑧。何则?外无敌国之忧⑨,
而内自纵恣也。自非圣人,得志而不骄佚者⑩,未之有也。
【注释】
①七王:韩王安、赵王迁、魏王假、荆王负刍、燕王喜、代王嘉、齐王建。代王嘉乃赵公子自立为代王者,虽为代王,仍属赵国,不得另立为一国,故但言灭六国。
②沛然,充盛的样子。
③望夷:秦时宫名。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 年),赵高弑二世于此。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交界处之睦村。
④子婴:秦二世兄子。赵高杀二世,立子婴。子婴刺杀赵高,夷三族。楚将沛公刘邦入秦,子婴系颈以绳,白马素车,奉天子玺降于沛公。后被项羽所杀。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⑤曾(zeng):副词,表示意外,即竟、竟然。
⑥“国”字原脱,今据赵曦明说校补。卢文弨曰:“脱‘国’字,赵敬夫补。”王先谦曰:“案‘固’即‘国’之误,当改不当补。”
⑦《史记·秦始皇本纪》:“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此文本之。
⑧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统一天下,三十七年(公元前210 年)死于沙丘,二世三年(公元前207 年)秦亡,共14 年。
⑨《孟子·告子下》:“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⑩骄佚:佚,同逸,骄奢淫逸。
【译文】
文学说:秦灭掉六国,俘虏了七个国王,力量充盛有余,自以为“蚩尤”不能伤害他,“黄帝”也不能打败他。到秦二世在望夷宫被杀,子婴把王印吊在脖子上投降楚被斩,竟然连七王被俘的下场也得不到了。假使其他六国都存在,秦还可以作为战国之一,本来是不致于灭亡的。怎么知道呢?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世世代代称雄于诸侯,百年有余,到统一天下,才14 年就灭亡了。什么原因呢?因为外面没有敌国侵略的忧虑,而自己就狂妄放纵了。自己不是圣人,成功后不骄奢淫逸的人,是从来没有过的。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3-3 08:22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3-4 08:46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1955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