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421276个阅读者,30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5-6-30 11:45

“网红律师”翻车,虚假人设何以招摇过市



汶洛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76-1.html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近日,拥有14万粉丝的成都“网红律师”西绿被指是假律师一事,引发关注。

  6月26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成都市司法局律师工作处,工作人员回应称,“网红律师”西绿不是执业律师,目前正在组织开展调查。

  据报道,“西绿”本名赵某某,长期在多个社交平台以“美女精英律师”身份活跃,与自称律师的男友共同打造“律师CP”人设,通过分享精致生活、普法知识吸引流量,目前在某短视频平台账号拥有十余万粉丝。

  应当说,普法本身倒没什么,但关键她刻意营造的“律师”身份,其实是她能够成为网红的关键元素。相比于一个“素人”,以“律师”的身份出现在屏幕前,无论是说服力还是话题度都会提高数个量级,这个人设,才是她流量的最大支撑。如今“网红律师” 翻车,人们不禁要问,她的虚假人设何以大行其道?

  而赵某某的身份被拆穿,可能和她近期涉嫌刑事犯罪有关。6月25日,德禾翰通(成都)律师事务所发布公告,明确表示:在发现赵某某涉嫌刑事犯罪相关情况后,律所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公安机关已受理案件并展开调查。

  事实上也正是这起报案,方才引发舆论关注,随后才有媒体跟进调查,发现其律师身份存疑。

  但这也引出问题,即律所的报案和赵某某伪造律师身份是否有关联?赵某某此前和律所是何种关系?这些,也是公众关心的内容。

  从这个网红翻车的角度看,相关律所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理当被审视。律所对其律师的身份是否尽到了严谨的确认和提示责任,也值得追问。

  而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则在于相关平台是否对“网红律师”西绿的身份进行了充分核实?当赵某某以律师身份进行信息发布时,按道理会触发平台相应的审核机制。

  2023年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其中就明确提到,对从事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进行严格核验,并在账号主页展示其服务资质、职业资格、专业背景等认证材料名称,加注所属领域标签。对未认证资质或资质认证已过期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暂停提供相应领域信息发布服务。而律师,当然就属于其中“司法”一类。

  而赵某某已被明确不是执业律师,那么其此前在互联网平台上能用虚假人设进行营销,这也说明平台的相关管理存在漏洞。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以“律师”身份为主要特征的短视频、直播间已是一个热门赛道。但是此前也有媒体报道,有些人为了流量、吸粉“剑走偏锋”,编剧本、雇水军、找麦手成了他们直播的“必选项”,各种假情节、假身份、假案件等俨然已经成为流量密码。

  而“网红律师”西绿的人设崩塌,也是这种乱象的又一个病征。这也说明,对于这些利用专业身份进行互联网营销的网络内容,平台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审核标准,挤掉其中虚假、表演的成分,避免这些关系普通人切身利益的专业知识被扭曲,对公众产生误导。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09:55
靠虚假律师人设圈粉赚钱,终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09:57
普法内容没问题,但 "律师" 身份造假就是对法律行业的背叛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09:58
平台审核没把关,让假律师在网上堂而皇之当 "大 V",责任难逃​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09:59
律所和假律师的关系成谜,背后是否存在误导公众的默许?​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00
网红可以有,但 "律师" 身份不是随便就能拿来炒作的标签​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00
网红可以有,但 "律师" 身份不是随便就能拿来炒作的标签​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01
赵某某的翻车告诉我们:互联网时代,职业身份造假终将露馅​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02
冒充律师涉嫌违法,普法博主首先得自己懂法守法吧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03
中央网信办早有认证规定,平台为啥没拦住这个 "漏网之鱼"​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05
"律师 CP" 人设越精致,造假被拆穿时的反差就越讽刺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06
14 万粉丝的信任被消费,假律师伤害的是整个普法圈层的公信力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07
律所报案虽是及时止损,但对人员身份的前期审核是否形同虚设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08
短视频平台该好好查查:还有多少顶着 "律师" 头衔的冒牌货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09
法律职业需要敬畏,不是用来包装网红人设的流量工具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10
普通人看 "律师" 普法会格外信任,这种欺骗性质太恶劣了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12
假律师背后可能藏着一条 "造星产业链",必须深挖严打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13
没有执业证却敢自称律师,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虚假宣传了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14
平台对司法类账号的认证,必须要求提供真实执业证明​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15
赵某某的案例撕开了网红普法圈的遮羞布:流量面前,底线在哪?​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44768 s, 9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