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2-7-12 17:00

刘向《说苑》卷12奉使诗解2霍虎为臣无忘尽忠布衣士怒不辱使命[原创]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刘向《说苑》卷12奉使诗解2霍虎为臣无忘尽忠布衣士怒不辱使命

题文诗:

楚庄王昔,举兵伐宋,宋告急也,晋景公欲,

发兵救宋,伯宗谏曰:天方开楚,未可伐也.

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往,命宋毋降,

道过郑国,新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之楚.

楚王厚赐,与解扬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

三要乃许.于是楚乘,以楼车令,呼宋使降,

遂倍楚约,而致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

救宋虽急,慎毋降楚,晋今至矣.楚王大怒,

将欲烹之,解扬乃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

承命为信,受吾君命,虽死无二.楚庄王曰:

汝之许我,已而倍之,其信安在?解扬对曰:

死以许王,成吾君命,臣不恨也.顾谓臣曰:

为人臣者,无忘尽忠,而得死者.王诸弟皆,

谏王赦之.于是庄公,卒赦解扬,归之晋国,

爵为上卿.故后世言,霍虎者也.秦王昔欲,

以五百里,地易鄢陵,鄢陵君不,受使唐且,

致谢秦王.秦王曰秦,破韩灭魏,鄢陵独存,

五十里地,岂畏其威?吾多义耳.今寡人以,

十倍之地,易之不受,是轻寡人.唐且避席,

对曰非也,不以利害,而为趣者,鄢陵君也.

夫鄢陵君,受于先君,而守之地;虽复千里,

不得当岂,五百里哉?秦王忿然,作色怒曰:

公亦曾见,天子怒乎?曰未曾见.秦王谓曰: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王,

尝见布衣,之士怒乎?秦王乃曰:解冠徒跣,

以颈颡地,何难知者.唐且对曰:此乃匹夫,

愚人之怒,而非布衣,韦带士怒;夫专诸之,

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奔星昼出;要离之刺,

王子庆忌,苍隼击台;聂政之刺,韩王季父,

白虹贯日,此皆布衣.韦带士怒;與臣將四,

含怒未發,搢厲於天.无怒即已,士一怒则,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即案匕首,起视秦王,

曰今将是.秦王变色,长跪而曰:先生就坐,

寡人喻矣;破韩灭魏,鄢陵独以,五十里存,

徒用先生,之故者耳.舍生忘死,不辱使命.


 【原文】
  楚庄王举兵伐宋,宋告急,晋景公欲发兵救宋,伯宗谏曰:“天方开楚,未可伐也。”乃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往命宋毋降,道过郑,郑新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之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解扬乃许。于是楚乘扬以楼车,令呼宋使降,遂倍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烹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虽死无二。”王曰:“汝之许我,已而倍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死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臣不恨也。”顾谓楚君曰:“为人臣无忘尽忠而得死者。”楚王诸弟皆谏王赦之。于是庄公 卒赦解扬而归之。晋爵之为上卿。故后世言霍虎。

【译文】

楚庄王发兵讨伐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求救,晋景公打算发兵救宋,大臣伯宗劝止说:"现在楚国得天之利,国势强盛,我们不应直接与他们对抗,(应另谋他策.)"于是在全国征求有胆识有能力的壮士,最后找到一位叫解扬,字子虎的霍地的人,派他到宋国出使安抚宋国,劝他们不要投降楚国而是坚持反抗(从而以牺牲宋国的代价来削弱楚国的国力).解扬出使途中经过郑国,那时郑国刚刚与楚国结盟,郑国就把解扬抓住献给楚国.楚庄王给了解扬很多的赏赐,让他反过来做,劝宋国赶快投降,在庄王再三的邀请劝说下,解扬答应了.于是楚国将解扬送上很高的楼车上,让他对着被围困的郑国都城大喊劝降的话.解扬登上楼车后就背叛了与楚王的约定而执行了晋王的命令,对着城内大喊道:“晋国将举全国之兵来救宋,宋国目前的形势虽然危急,但不要担心,晋国的救兵马上就到了.”楚王大怒,要把解扬给煮了.解扬说:“君王能够制定命令指挥臣下是因为义,臣下接受并完成任务是因为信,我接受国君的命令出使,为了完成任务虽死也决不会有二心.”楚国说:你前面也答应了我,现在却背叛了对我的诺言,哪里有什么信?解扬说:我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大王(作为我失信于大王的报答),这也是为了完成君王的使命,我没有什么可后悔的.解扬又回头对楚国的大臣们说:“你们这些做人家臣子的,千万别忘了象我这样忠于君王的人是要被杀死的呀!”(丫的这句话才真是毒).楚国的那些王公大臣们听了这句都呆不住了,纷纷劝楚王放了他,最后楚王也没办法,只得把解扬放回国去了.解扬立此大功,被晋景公封了个上卿的爵位.因为解扬是霍地的人,名字又叫子虎,所以后世的人称赞他为霍虎.
【原文】
  秦王以五百里地易鄢陵,鄢陵君辞而不受,使唐且谢秦王。秦王曰:“秦破韩灭魏,鄢 陵君独以五十里地存者,吾岂畏其威哉?吾多其义耳。今寡人以十倍之地易之,鄢陵君辞而 不受,是轻寡人也。”唐且避席对曰:“非如此也。夫不以利害为趣者,鄢陵君也。夫鄢陵 君受地于先君而守之。虽复千里不得当,岂独五百里哉?”秦王忿然作色,怒曰:“公亦曾 见天子之怒乎?”唐且曰:“王臣未曾见也。”秦王曰:“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 里。”唐且曰:“大王亦尝见夫布衣韦带之士怒乎?”秦王曰:“布衣韦带之士怒也,解冠 徒跣,以颈颡地耳,何难知者。”唐且曰:“此乃匹夫愚人之怒耳,非布衣韦带之士怒也。 夫专诸刺王僚,彗星袭月,奔星昼出;要离刺王子庆忌,苍隼击于台上;聂政刺韩王之季 父,白虹贯日,此三人皆布衣韦带之士怒矣。與臣將四士,含怒未發, 搢厲於天。士无怒即 已,一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即案匕首起视秦王曰:“今将是矣。”秦王变色长跪曰: “先生就坐,寡人喻矣。秦破韩灭魏,鄢陵独以五十里地存者,徒用先生之故耳。”

【注释】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标题是后人加上。《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 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又称《国策》。《战国策》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加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这再好不过了,虽然是这样,但这是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我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不高兴。于是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说完(唐雎)挺剑而起(剑未出鞘)。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保全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2-7-17 09:05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2-7-17 13:14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3707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