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2-7-15 17:42

刘向《说苑》卷13权谋诗解6由祭知亡蔡侈而亡国有五尽不更必亡[原创]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刘向《说苑》卷13权谋诗解6由祭知亡蔡侈而亡国有五尽不更必亡

题文诗:

鲁公索氏,将祭祀也,而亡其牲.孔子闻曰:

公索比及,三年必亡.后一年亡.弟子问曰:

昔公索氏,亡牲子曰,比及三年,必亡矣今,

期年而亡;夫子何以,知其将亡.子曰祭之,

为言索也,索也者尽,乃孝子以,自尽于亲;

至祭亡牲,则其余所,亡者多矣;吾以此知,

其将亡矣.蔡侯宋公,郑伯朝晋.蔡侯谓曰:

奚以语我?叔向曰蔡,言地计众,不若宋郑;

车马衣裘,侈于二国,诸侯其有,图蔡者乎?

处期年荆,伐蔡残之.白圭昔之,中山国也,

王欲留之,固辞而去.圭又之齐,王欲留之,

又辞而去,人问其故.白圭对曰:二国将亡;

吾所学者,国有五尽,莫之必忠,则信尽矣;

莫之必誉,则名尽矣;莫之必爱,则亲尽矣;

行者无粮,居者无食,则财尽矣;不能用人,

不能自用,则功尽矣;国有此五,毋幸必亡;

中山与齐,皆当此五;若使中山,之与齐闻,

五尽而更,则必不亡,患在不闻,虽闻不信;

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子贡有曰:

君子之过,如日月食;过也人见,更也人仰.

【原文】
  鲁公索氏将祭而亡其牲。孔子闻之,曰:“公索氏比及三年必亡矣。”后一年而亡。弟子问曰:“昔公索氏亡牲,夫子曰:‘比及三年必亡矣。’今期年而亡。夫子何以知其将亡也。”孔子曰:“祭之为言索也,索也者尽也,乃孝子所以自尽于亲也。至祭而亡其牲,则余所亡者多矣。吾以此知其将亡矣。”
【注释】

原文】

魯公索氏,(先落反)將祭而亡其牲.孔子聞之曰:「公索氏不及二年將亡,後一年而亡.」門人問曰:「昔公索氏亡其祭牲,而夫子曰,不及二年必亡,今過期而亡,夫子何以知其然?」孔子曰:「夫祭者,孝子所以自盡於其親,將祭而亡其牲,則其餘所亡者多矣.若此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译文】

魯国的公索氏(公索家族),在要举行祭祀礼仪时丢失了要祭神和祖先的牲物。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公索家过不了二年就会败亡或者灭亡。”

过了一年,公索家族真的灭亡了。

孔子的弟子们就请教孔子说:“以前公索氏丢失了祭祀用的牲物,先生说,过不了二年一定会灭亡,现在真的提前(没有二年)就灭亡了,先生是凭什么这样清楚的知道呢?”

孔子说:“祭祀嘛,孝子应该尽心尽力(诚心,财物)来奉献神和他的祖先(亲人),他们却在要祭祀时给丢失了牲物,可见他们平时丢失的东西就很多了,如果这样,他们还不灭亡,那是没有的呀!“

【原文】
  蔡侯、宋公、郑伯朝于晋。蔡侯谓叔向曰:“子亦奚以语我?”对曰:“蔡言地计众,不若宋郑。其车马衣裘侈于二国,诸侯其有图蔡者乎?”处期年,荆伐蔡而残之。
【注释】

叔向(出生年不详,约卒于公元前528年或稍后),姬姓,羊舌氏,名肸,字叔向,又字叔誉,因被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以邑为氏,别为杨氏,又称叔肸、杨肸。春秋后期晋国贤臣,政治家、外交家。出身晋国公族,历事晋悼公、平公、昭公三世,为晋平公傅、上大夫,叔向和晏婴、子产是同时代人,他不曾担任执晋国国政的六卿,但以正直和才识见称于时,留下了一些重要的政治见解和政治风范。前546年,叔向代表晋国与楚国达成了弭兵会盟,缓和了当时的形势。

【原文】
  白圭之中山,中山王欲留之,固辞而去。又之齐,齐王亦欲留之,又辞而去,人问其辞(故)。白圭曰:“二国将亡矣。所学者国有五尽,故莫之必忠,则言(信)尽矣;莫之必誉,则名尽矣;莫之必爱,则亲尽矣;行者无粮,居者无食,则财尽矣;不能用人又不能自用,则功尽矣;国有此五者,毋幸,必亡。中山与齐皆当此。若使中山之与齐也,闻五尽而更之,则必不亡也,其患在不闻也,虽闻又不信也。然则人主之务,在善听而已矣。”
【注释】《吕氏春秋》卷16先识览1先识

原文:白圭之中山,中山之王欲留之,白圭固辞,乘舆而去。又之齐,齐王欲留之仕,又辞而去。人问其故,曰:“之二国者皆将亡。所学有五尽。何谓五尽?曰:莫之必,则信尽矣;莫之誉,则名尽矣;莫之爱,则亲尽矣;行者无粮、居者无食,则财尽矣;不能用人、又不能自用,则功尽矣。国有此五者,无幸必亡。中山、齐皆当此。”若使中山之王与齐王闻五尽而更之,则必不亡矣。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是弃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

译文:

白圭到中山国,中山国的君主想要留下他,白圭坚决谢绝,乘车离开了。又到了齐国,齐国君主想耍留他做官,他又谢绝,离开了齐国。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两个国家都将要灭亡。我听说有‘五尽’,什么叫‘五尽’?就是:没有人信任他,那么信义就丧尽了,没有人赞誉他,那幺名声就丧尽丁}没有人喜爱他,那么亲人就丧尽了,行路的人没有干粮、居家的人没有吃的,那么财物就丧尽了;不能任用人,女不能发挥自已的作用,那么功业就丧尽了,国家有这五种情况,必定灭亡,无可幸免。中山、齐国都正符合这五种情况。”假如让中山的君主和齐国的君主闻知“五尽”,并改正自己的恶行,那就一定不会灭亡了。他们的祸患在于没有听到这些话,即使听到了又不相信。这样看来,君主需要努力做的,在善于听取意见罢了。中山五次割让土地给赵国,齐滑王率领全部军队在济水一带抵御以燕国为首的五国军队,都没有什么益处,都没有逃脱国亡身死的下场。这是由于他们抛弃了那些能使国家生存的东西,而为自己准备下了灭亡的条件。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2-7-16 14:08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2-7-17 08:59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2-7-17 09:01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6488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