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2-12-26 17:45
【田氏文化】刍谈客家各姓氏家族祖训的教育作用 文/田承堂田氏文化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客家人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客家人遍布海内外。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总是牢记着祖先、祖地,保持着祖先的风俗习惯和方言,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客家人为何有如此强大的传承和发展能力呢?在主编家谱和客家文化探究中,我了解到客家人的各个姓氏族系都制订有祖训,他们通过家族中有文化和有威望的长辈口头世代相传,还把祖训编入族谱中永久相传和严格遵照执行。 上杭县客家联谊会编辑的《客家姓氏源流汇编》中,收录了居住在上杭的100多个客家姓氏的源流资料。这些姓氏的族系都撰修有世代相传的族谱。族谱上均载有家族祖训。谱上记载了得姓由来,从何时何地迁来上杭,如何繁衍,又有哪些族人从何时迁往何地。为何记载得如此详细?笔者认为这要归功于各个家族的祖训。祖训的教育影响使客家人有着强大的家族凝聚力。这些家族祖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精髓,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在祖训的教育影响下,客家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崇尚文明、讲究礼仪、溯本思源、开拓进取的精神,牢记祖训,客居他乡不忘祖宗,祖地,保持祖先的风俗习惯,积极发展客居地的经济文化,续修世代相传的族谱。这些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祖训教育了一代代客家儿女,使客家人发展成为客家民系并形成发展了客家文化。 著名的上杭客家先贤李火德公家族的祖训是“忠孝廉节”。我浅显理解:“忠”就是忠于祖国,忠于民族,忠于民众。“孝”就是尊敬长辈,赡养父母,孝顺父母和长辈。“廉”就是廉洁、自律、清正。无论为官为民,为商为贾,均须讲究廉洁自律,不贪不拿不义之财。 “节”就是崇尚气节,在金钱、美色、地位等诱惑面前,或者在酷刑、死亡的威胁之下,必须秉持民族大义,保持坚持正义、坚持真理的节操。这些金玉良言对其后代子孙有极大的教育作用,使李火德公后裔人才辈出,在海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各界名人众多。清代名臣李光地,新加坡前任总理李光耀和现任总理李显龙父子俩均是李火德公的裔孙。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清明节期间,李火德公分布海内外的 裔孙代表纷纷回到李火德公福建省上杭县的开基发祥地——稔田镇官田村,为他们崇敬的先祖李火德公扫墓,在李氏大宗祠举行祭祖仪式。每年清明节期间,回官田村祭祖的李火德公裔孙络绎不绝,李氏大宗祠门前车水马龙,祠堂内香火袅袅,体现了李火德公裔孙们溯本思源、崇敬祖宗的虔诚之心。 上杭邱氏三五郎公家族祖训:“敦孝悌,至忠信,循礼义,励廉耻,重丧祭,慎埋葬,省坟墓,睦宗族,尊高年,尚有德,贵有爵,恤孤寡,通有无,审婚配,端嗣续,勤诗书,务耕织,专职业,戒争讼、禁非为。”这提倡道德修养,讲究礼仪,指明为人处世正道的祖训使上杭客家丘三五郎公裔孙英才辈出。如清末抗日护台民族英雄、著名诗人、教育家丘逢甲就是丘三郎公外迁到台湾的裔孙。他极为关心祖地福建上杭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加快上杭的教育事业发展,他回祖地与上杭丘氏先贤、清末举人丘荷公等在上杭县城丘氏总祠创办师范讲习所,为祖地培养了一批批新学师资,促进了祖地上杭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个事例也充分体现了客家人溯本思源,回报祖地的美德。 闽赣田氏仲一郎公系家族的祖训:“家约当遵,祠墓当展,名分当正,家族当睦,谱谍当重,闺门当肃,蒙养当豫,姻里当厚,职业当勤,赋役当供,节约当崇,守望当严,邪巫当禁,四礼当行。”我从族谱中了解到,田氏仲-郎公裔孙牢记祖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崇尚文明、勤劳、勇放、科学、淳朴的美德,家族发达,人丁兴旺。众多裔孙为求发展从清代康熙初年开始,先后从祖地上杭县蓝溪镇岩华村外迁闽、赣、粤等地发展。在交通、通讯条件尚未发达的清朝道光二十九年,分布在闽、赣等地的仲一郎公裔孙共同努力编修出版田氏仲一郎公系家族首版族谱。此后又连续三次续修出版了族谱。后来因故近百年未续修族谱。2008年,闽赣两地族亲多方联系,克服族亲分散居住在两省十几个县(区)的困难,团结一致编修出版了第五版《田氏族谱》(仲一郎公系),并在江西吉水县水南镇举行了隆重的第五版族谱发行仪式。改革开放后闽、赣各地的族人每年清明节前都派代表回祖地岩华村为田氏入闽岩溪开基始祖仲一郎公扫墓,在闽赣族人共同筹资重建的仲一郎公总祠举行祭祖仪式。这个事例也充分体现了客家人遵循祖训,溯本思源,精诚团结的品质特点。 上述事例充分说明了客家家族祖训是客家人家族凝聚和文化发展的动力。客家祖训也是客家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客家家族祖训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客家儿女。在客家祖训的教育下,客家民系中成长了朱德、叶剑英、杨成武、他信和英拉兄妹、李光耀和李显龙父子等军政界精英;成长了郭沫若、林丹、何雯娜等文体界精英,成长了曾宪梓、田家炳、胡文虎等工商界精英。还成长了成千上万个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材。为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在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客家家族祖训仍然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研究,让客家家族祖训更好地为教育年轻一代的客家儿女发挥作用。 2022年12月25日 作者简介:田承堂,笔名田野,男,福建省上杭县人,大专毕业,小教高级职称。从教30余载,后在政府部门从事文秘、新闻报道工作十余年,先后在《中国交通报》、《闽西日报》、《福建交通》等主流媒体发表作品数百篇。退休后开始诗歌、散文创作,作品散见于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百度、头条等网络平台。 ‘田氏文化’网络平台田绪科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