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26489个阅读者,6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3-6-25 09:40

【出海记·走进非洲④】一脉清渠 引川归海



西雅图未眠夜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76-1.html

  双方要增进政治互信,完善对话机制,打造战略伙伴关系;以产能合作为抓手,促进中非发展战略对接,支持非洲优先破解基础设施滞后和人才不足两大发展瓶颈;加强疾病防控、人文等领域交流,打造中非合作新亮点。

  ——2015年12月3日,习近平会见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祖马时指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题记

  大西洋海岸,21世纪的浪潮,拍打着古老的非洲大地。

  贝宁海滨城市科托努,平均海拔仅1米,享受着大自然慷慨馈赠,却也长期遭受内涝困扰。

  中国基建力量来了!他们来到这座西非滨城,瞄准陈旧落后的河道管网,清淤疏浚,与水争城、与民为便,给科托努带来绿岸绵延,旖旎长伴。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黄利飞

  约20小时的飞行旅程后,当地时间3月27日11时30分许,记者到达大西洋几内亚湾畔、西非贝宁共和国上空。

  万米高空俯瞰,贝宁科托努市几乎与海面齐平,海天一色。

  科托努是贝宁最大的港口城市,平均海拔仅1米。漫长的雨季,低洼的地势,不完善的排水系统,导致城市内涝严重。

  在中非跨越山海的握手中,改善设施联通、增进民生福祉,是世代友好的初心与传承。由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承建的贝宁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今年底将整体交付。

  3月27日晚,科托努整夜大雨。

  次日一早,几个湖南人的身影出现在科托努10区排水渠建设工地。

  “抽水机搬那边,挖掘机这边来,这里要几个人……”湖南路桥贝宁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经理刘卡迪头戴安全帽、身着反光背心,声音洪亮地调度人员和设备。

  热带,海边,高温与水汽交融,贝宁雨季一年长达6个月。雨下得酣畅淋漓,却常积在路面、堵在河道,甚至漫入屋内。

  “下雨躲在屋里,睡觉之前用砖块把床垫高。”在科托努生活了40多年的基恩·劳拉告诉记者,即使下小雨,也得挽高裤腿光脚蹚水才能出门。

  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的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基础设施滞后,制约非洲发展。包括多家湘企在内的中国施工企业,积极参与非洲交通、市政、民生等领域基础设施合作。

  2021年8月,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承建由世界银行支持的贝宁国家重大民生项目——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负责科托努市10区和4区道路整治、河道清理、排水渠修建等工程建设。

  3月27日晚,科托努整夜大雨。

  次日一早,几个湖南人的身影出现在科托努10区排水渠建设工地。

  “抽水机搬那边,挖掘机这边来,这里要几个人……”湖南路桥贝宁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经理刘卡迪头戴安全帽、身着反光背心,声音洪亮地调度人员和设备。

  热带,海边,高温与水汽交融,贝宁雨季一年长达6个月。雨下得酣畅淋漓,却常积在路面、堵在河道,甚至漫入屋内。

  “下雨躲在屋里,睡觉之前用砖块把床垫高。”在科托努生活了40多年的基恩·劳拉告诉记者,即使下小雨,也得挽高裤腿光脚蹚水才能出门。

  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的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基础设施滞后,制约非洲发展。包括多家湘企在内的中国施工企业,积极参与非洲交通、市政、民生等领域基础设施合作。

  2021年8月,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承建由世界银行支持的贝宁国家重大民生项目——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负责科托努市10区和4区道路整治、河道清理、排水渠修建等工程建设。

  科托努的美,是海、是滩、是带着淡淡海味的轻风拂面。

  当地居民罗赛塔·阿尼克小时候常去海边玩,长大后穿上了花布长裙,反而不爱去了:“路上积水的味道重,不喜欢泥水溅在身上的感觉。”

  如今,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接近尾声,一条基本完工的铺砖道路从她家门口穿过,出行之困一扫而光。最近,罗赛塔·阿尼克经常要丈夫骑摩托车载着自己,去集市或海边。

  在科托努,湖南建设者铺设了很多高标准的道路。

  3月29日,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司机扎卡里,带记者到科托努1区,看他们这里最美的市政“风景线”。

  这是湖南路桥在贝宁承建的第一个项目——沥青路项目,也是当时贝宁“政府行动计划”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看,清爽的沥青路,像一条绸带笔直伸向远方;车子驶上路面,平稳舒适;下车仔细瞧,路面沥青颗粒细致,摊铺均匀。

  2021年,该项目以“零整改”通过验收,开创贝宁建设工程的先例。

  “中国人打造了我们国家的样板工程。”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贝宁方总工程师梅尔斯曼记得,沥青路项目竣工验收后,多个国际承包商来观摩学习。

  国家样板工程,不是那么好打造的。

  沥青被称为工程领域中的“黑色黄金”,道路要平整耐用,沥青与混凝土的配比很关键。湖南路桥技术人员既送样到法国中心实验室,也送样到中国,反复对比试验,最终获得最优配比。

  还有不可预料的突发情况。

  沥青路两边的人行道上,以鱼骨形地砖铺的路面,亮丽规整,特色鲜明。刘卡迪唏嘘:“整个工程,最磨人的地方,就在这。”

  原来,沥青路项目刚开工时,地砖等物料按前期弧形设计样式已大批量生产,但业主方突然要求更换样式。

  在国内搞工程,要什么物料,调度比较方便。但在非洲,关键物料都要提前半年准备。

  这一更改意味着,成本要上去、工期会拉长。

  反复探讨、送样,折腾数月,弧形地砖更换成鱼骨形地砖,终于获得首肯。

  可是,寻找和确定新样式地砖生产模具的供应商,又耗费数月。“正式铺设第一块新样式地砖时,时间已比原工期计划晚了半年。”刘卡迪介绍,但最后项目不仅按期完工,质量标准还大大超出贝宁政府定下的标准。

  承建首个项目,湖南路桥就摘得了科托努“城市建设贡献奖”荣誉。2023年2月,该项目被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评为“十佳项目”。

  有了沥青路项目经验,湖南人致力把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也打造成贝宁样板工程。

  工程逐步推进,雨水已能经排水渠顺利进入河道,市区变化,肉眼可见。

  “环境好多了!”家在工地附近的克拉利瑟告诉记者,以前每次雨后,她家门口的积水要没过小腿,现在只有下大雨时才会出现小水滩。

  克拉利瑟和邻居们都满心期待:“工程整体完工后,再没有内涝水患之忧。”

  眼下,项目已到最紧张的赶工期。在湖南路桥贝宁驻点,几乎每天都在研究如何抢时间、推进度、保质量。

  3月30日,记者来到驻点,一栋栋办公楼、宿舍楼鳞次栉比;混凝土站、预制厂等,轰隆作响。

  湖南路桥中西非区域负责人郦建苗介绍,该驻点占地4万多平方米,因外资企业在当地无法购买土地,他们便一口气租了50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非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尤其是2022年底习近平主席同贝宁总统塔隆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复交50周年时指出,要在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中贝关系迈上新台阶。令人振奋!”郦建苗说,有决心也有信心在这里扎根,长期干下去。

  扎根非洲,共谋发展、互利共赢,这是湖南基建力量“出海”的心声。

  3月底,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招聘,投简历者众。

  湖南路桥在贝宁声名鹊起,他们大量招聘当地员工,为当地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

  目前,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中方人员只有34人,当地员工460多人,高峰期当地员工超600人。

  为有序、和谐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湖南路桥制定了详细的制度规范,还经常组织球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免费发放赛事服装和鞋子。


  “工人积极、专业配合,工程才能顺利推进。我们对当地员工进行系统专业化培训,当地政府也不遗余力提供支持。”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商务经理姬志林说,大家拧成一股绳推动项目建设。

  2022年年初,项目即将开工,用来晾晒河道淤泥的废土场,却迟迟敲定不了位置。

  没有这个废土场,河道淤泥清理出来无处堆放,项目施工无从谈起。

  科托努市政府技术服务部派出专人,商讨对策、实地寻找,很快确定了一块空地。多方高效沟通下,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拿到了用地许可,刷新了科托努项目建设“拿地”速度的纪录。

  开展基础设施合作,湖南企业不但帮助项目所在国改善基础设施面貌,还注重帮助其提高基础设施自主建设能力,实现“授人以渔”。

  刚来工地时,不少贝宁员工按生活习惯用头顶着搬砖。中国工人便耐心示范,教他们更科学的工作方式、更高效地使用工具。

  沟通协作,要过语言关。“attention!attention!(小心!小心!)”“加水泥……挖机挖机”“à gauche!à gauche!(向左!向左!)”……施工现场,记者不时听到日常简单法语、工程专业汉语夹杂在一起的声音。

  技术是建设者们最好的语言。旁人听不大懂,但工人们协作配合良好。

  在这种管用的“工地通用语”沟通下,当地员工专业技术不断提升、施工经验持续增长。

  皮埃尔是湖南路桥修建沥青路项目时招进来的一名杂工。只有大专学历的他,勤勉、上进,从杂工到组长、班长,一路“晋升”。

  到了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皮埃尔已成长为项目部管网技术员,能够带领团队,负责电网、水网、电信网的迁移工作。

  市政施工,难免会挖断水管。以前上报贝宁国家水网,派人来现场维修,流程复杂、手续繁多,三四天还接不上。

  “现在10到15分钟就可以解决。”刘卡迪说,多亏了皮埃尔带的这支“管网抢修队”。

  “入职4年多,工资涨了几番。”皮埃尔告诉记者,以前他甚至不知道怎么在银行存钱,但现在挣了钱,盖了房、成了家,孩子也要出生了。

  在他看来,中国企业不仅帮他们搞建设,还教他们技术,实实在在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皮埃尔很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他的家人也十分看重。每天出门上班前,皮埃尔父亲常常叮嘱他:“好好干,别偷懒。”

  这位父亲还对姬志林说,如果皮埃尔在工作上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请及时告诉他,他来现场督促儿子改正。

  因为对中国企业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当地人对中国的感情也非同一般。皮埃尔告诉记者:“我和朋友们都有一个共同愿望:去中国看一看,学更多本事。”

  筑渠、修路、建桥……湖南建设者凭借过硬技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施联通;更用真诚与热忱,书写中非民心相通的动人故事。

  记者手记

  好朋友 好伙伴 好兄弟

  黄利飞

  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工程不大,但穿街走巷,就在居民家门口施工。科托努人们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这,有让生活环境变好的期盼使然,更是被中国施工方的真诚善意所打动。中国人与当地人和睦相处,东家生了孩子、西家谁要结婚了,不仅一清二楚,还会前去庆贺,也常常买些生活物资看望穷困人家。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中非关系为什么好?中非友谊为什么深?关键在于中非人民共同培育了历久弥坚的友好合作精神

  “工人积极、专业配合,工程才能顺利推进。我们对当地员工进行系统专业化培训,当地政府也不遗余力提供支持。”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商务经理姬志林说,大家拧成一股绳推动项目建设。

  2022年年初,项目即将开工,用来晾晒河道淤泥的废土场,却迟迟敲定不了位置。

  没有这个废土场,河道淤泥清理出来无处堆放,项目施工无从谈起。

  科托努市政府技术服务部派出专人,商讨对策、实地寻找,很快确定了一块空地。多方高效沟通下,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拿到了用地许可,刷新了科托努项目建设“拿地”速度的纪录。

  开展基础设施合作,湖南企业不但帮助项目所在国改善基础设施面貌,还注重帮助其提高基础设施自主建设能力,实现“授人以渔”。

  刚来工地时,不少贝宁员工按生活习惯用头顶着搬砖。中国工人便耐心示范,教他们更科学的工作方式、更高效地使用工具。

  沟通协作,要过语言关。“attention!attention!(小心!小心!)”“加水泥……挖机挖机”“à gauche!à gauche!(向左!向左!)”……施工现场,记者不时听到日常简单法语、工程专业汉语夹杂在一起的声音。

  技术是建设者们最好的语言。旁人听不大懂,但工人们协作配合良好。

  在这种管用的“工地通用语”沟通下,当地员工专业技术不断提升、施工经验持续增长。

  皮埃尔是湖南路桥修建沥青路项目时招进来的一名杂工。只有大专学历的他,勤勉、上进,从杂工到组长、班长,一路“晋升”。

  到了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皮埃尔已成长为项目部管网技术员,能够带领团队,负责电网、水网、电信网的迁移工作。

  市政施工,难免会挖断水管。以前上报贝宁国家水网,派人来现场维修,流程复杂、手续繁多,三四天还接不上。

  “现在10到15分钟就可以解决。”刘卡迪说,多亏了皮埃尔带的这支“管网抢修队”。

  “入职4年多,工资涨了几番。”皮埃尔告诉记者,以前他甚至不知道怎么在银行存钱,但现在挣了钱,盖了房、成了家,孩子也要出生了。

  在他看来,中国企业不仅帮他们搞建设,还教他们技术,实实在在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皮埃尔很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他的家人也十分看重。每天出门上班前,皮埃尔父亲常常叮嘱他:“好好干,别偷懒。”

  这位父亲还对姬志林说,如果皮埃尔在工作上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请及时告诉他,他来现场督促儿子改正。

  因为对中国企业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当地人对中国的感情也非同一般。皮埃尔告诉记者:“我和朋友们都有一个共同愿望:去中国看一看,学更多本事。”

  筑渠、修路、建桥……湖南建设者凭借过硬技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施联通;更用真诚与热忱,书写中非民心相通的动人故事。

  记者手记

  好朋友 好伙伴 好兄弟

  黄利飞

  科托努雨水整治项目,工程不大,但穿街走巷,就在居民家门口施工。科托努人们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这,有让生活环境变好的期盼使然,更是被中国施工方的真诚善意所打动。中国人与当地人和睦相处,东家生了孩子、西家谁要结婚了,不仅一清二楚,还会前去庆贺,也常常买些生活物资看望穷困人家。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中非关系为什么好?中非友谊为什么深?关键在于中非人民共同培育了历久弥坚的友好合作精神

  链接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民生福祉“加码”

  基础设施领域一直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设施联通”作为“八大行动”之一,中国和非洲联盟启动编制《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规划》,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进入“黄金时代”。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赋能、为民生福祉“加码”。如今,中非合作建设的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

  湖南建投集团、中国建筑五局、中国水电八局、湖南中扬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湖南企业,已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埃及、卢旺达等多个非洲国家打开了市场,并在一些国家深耕数十年,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基建项目、民生工程先后落地。

  在埃塞俄比亚,湖南建投集团修建巴哈达尔-马科斯公路时,创造了单个旱季摊铺100公里沥青油面的“中国速度”,公路通车后10多年来质量过硬、使用如新,被该国列为质量和进度榜样。

  在吉布提共和国,湖南建投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翻修和升级改造生活用水管网,缓解了当地缺水难题。

  在科特迪瓦,由中国建筑五局承建的阿比让四桥,极大改善了该国中央政府所在地和人口最多区域之间的交通状况,通行时间由高峰时段的2个小时缩短至15分钟。承建的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被称赞“打通了地中海通往撒哈拉的生命线”。

  在乌干达,湖南水务机电设备成套技术有限公司建成日供水1.6万吨的自来水厂,让周边百姓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当时中国政府援建非洲项目中,湖南基建力量以“借船出海”的方式,与央企开展劳务合作,派遣施工人员至现场施工,并承担部分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

  21世纪初,他们通过参与市场竞标,参与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项目,打造完整的技术人才队伍,实现“驾船出海”。

  近年来,湘企全面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优质的工程质量以及服务在非洲树立品牌形象,主动融入国际市场竞争机制,与国内部分企业建立战略合作,逐步向产业上游发展,实现“造船出海”。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6-26 14:54
改善设施联通、增进民生福祉,是世代友好的初心与传承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6-26 14:55
湖南路桥牛B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6-26 14:56
用真诚与热忱,书写中非民心相通的动人故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6-26 14:57
湖南企业不但帮助项目所在国改善基础设施面貌,还注重帮助其提高基础设施自主建设能力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6-26 14:58
共谋发展、互利共赢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6-27 07:30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35936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