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3-8-1 16:06

《王祯农书》百谷谱1谷属1粟诗解3力耕数耘收获必速粟五谷长国家之宝[原创]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王祯农书》百谷谱1谷属1粟诗解3力耕数耘收获必速粟五谷长国家之宝

题文诗:
食货志云,力耕数耘,收获乃如,盗贼之至.

故熟速刈,干则速积,刈早鎌伤;刈晚穂折,

遇风收减,湿积藁烂,积晚损耗,连雨生芽.

所以收获,不可缓也.礼记有曰:种而不耨,

耨而不获.讥其不能,图功攸终.是知收获,

农事之终,农者可不,趋时致力,以成其终,

而自废其,前功乎哉?诗经七月,诗云九月,

筑塲圃十,月纳禾稼;言农功备.载芟诗云,

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善始善终.

粟者五谷,之长中原,土地平旷,惟宜种粟,

古今谷禄,皆以是为,差等出纳,之司皆以,

是为凖则.周礼地官,曰仓人掌,粟入之藏.

郑玄注云:九谷尽藏,以粟为主.故汉太仓,

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神农之教,

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歩带甲,百万而亡,

粟弗能守.史记有云:宣曲任氏,之先祖为,

督道仓吏,秦败豪杰,皆争金玉,任氏独窖,

仓粟楚汉,相拒荥阳,人民不得,耕种米石,

至百金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以此起富.

所以凶年,饥嵗虽隋,侯珠不易,一钟之粟.

由此言之,粟之于世,岂非为国,家之寳乎?

【原文】

食货志,云:力耕数耘收获,如盗贼之至。故熟速刈,干速积,刈早则鎌伤,刈晚则穂折,遇风则收减,湿积则藁烂,积晚则损耗,连雨则生(芽)耳。所以收获不可缓也。记曰:种而不耨,耨而不获,讥其不能图功攸终也。是知收获者,农事之终,为农者可不趋时致力,以成其终,而自废其前功乎?七月诗,云:九月筑塲圃,十月纳禾稼;言农功之备也。载芟之诗,云: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

夫粟者五谷之长。中原土地平旷,惟冝种粟,古今谷禄皆以是为差等;出纳之司皆以是为凖则。周礼地官,曰:仓人掌粟入之藏。郑注云:九谷尽藏以粟为主。故汉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歩,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史记,云:宣曲任氏之先,为督道仓吏,秦之败,豪杰皆争金玉,而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拒荥阳,民不得耕种,米石至百金,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任氏以此起富。所以凶年饥嵗,虽隋侯之珠,不易一钟之粟也。由此言之,粟之于世,岂非为国为家之寳乎?

【译文】


《汉书.食货志》说:“勤力耕地,多遍锄治,收获好像有盗贼来抢。"所以“然了赶快收割,干了赶快堆积。割早了籽粒不饱满,割晚了容易折穗,碰上刮风就会减收。湿时堆积稿秆会腐烂,堆积晚了受损耗,避上连天下雨会发势。”所以收获是不能迟级的。《礼记》说:播种而不耘锄,耘锄而不收获。这是讽刺不能取得最终的功效。可见收获是农事的最终目的,务农的人怎么可以不抓紧拾收,获取最终的成果,而自废其前功呢《诗经●七月》诗说:“九月里筑好打谷场,十月把粮食来收藏。"是说收获是有准备的。《诗经●载芟》诗说:“收割了众人济济,谷实堆得满满地,多到万呀亿呀十来亿。”

粟是五谷之长。中原土地平坦广洞,最宜于种粟。古今官吏的俸禄,都拿粟米定品级的高低;管钱谷出納的人,都拿粟作为折算的标准。《同礼地官》说:“仓人,掌管收票的储藏。”郑玄注说:“九谷都要收藏,而以粟为大宗。"所以汉代国家粮仓的积粟,陈粮逐年堆积,以至于仓滿库避,堆积在仓外露天。“神农的教训说:‘纵使有八丈高的石头城墙,百步阔的锦水护城河,百万披甲的士兵,但是没有粟,休想守得住。”《史记》说:“宣曲④任氏的先人,做过督粮官。秦国败亡之际,豪门大户都争着收藏金玉,惟独任氏却窖藏仓粟。楚汉两军在荥用相持争战的时候⑦,农民没法耕种,一石米贵到一百金,于是豪门大户的金玉,全归任氏所有。任氏因此致富。”所以饥荒年岁,即使有南侯的明珠,也换不到一钟的谷子曲。由此说来,粟对于人世,难道不是利国利家的至宝码?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8-4 08:1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8-4 08:1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2770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