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3-9-21 17:36

《袁子正书》卷1体政诗解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先仁后法先教后刑通无偏重则治之至[原创]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袁子正书》卷1体政诗解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先仁后法先教后刑通无偏重则治之至

题文诗:

治国大体,有四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

四曰刑罚.四本者具.帝王功立.所谓仁者.

爱人者也,父母之行,为民父母,故能兴天,

下之利也.所谓义者,能辨物理,也物得理,

故能除天,下之害也.兴利除害,贤人之业.

仁义礼制,治之本也;法令刑罚,治之末也.

无本不立,无末不成.礼教之治,先以仁义,

示以敬让,使民迁善,日用不知.儒者见其,

如此因谓,治国不须,刑法是由,不知刑法,

承其下也,而后仁义,兴于上也.法令也者,

赏善禁淫,居治要会,商韩见其,如此因曰,

治国不待,仁义是由,不知仁义,为之体故,

法令行于,下也是故,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则民有耻,导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苟免,

是治国之,贵贱者也.先仁后法,先教后刑,

是治国之,先后者也.远物难明,近理易知,

故礼让缓,刑罚急是,治之缓急.仁者使人,

有德不能,使人知禁,礼者使人,知禁不能,

使人必仁,本之者仁,明之者礼,必行之者,

刑罚也故.先王为礼,以达人性,理刑以承,

礼所不足,故以仁义,为不足以,治者不知,

人性本善,是故失教.失教化者,无治本也.

以刑法为,不可用者,是不知情,有真伪也.

是故失威,失威不禁.故有刑法,而无仁义,

久则民忽;民忽则怒.有仁义而,无刑法则,

民怠慢也;民慢奸起.故曰本之,以仁成之,

以法使两,通无偏重,则治之至.夫仁义虽,

弱而持久,刑杀虽强,而速亡也,自然之治.

隆礼重法,不可偏废,至治仁主,乱世重法.

仁本法末,本立道生,真法法情,合乎民心.

至教身教,至治治心,化性起伪,去伪存真.

题解

《袁子正书》,晋袁准著。袁准为曹魏郎中令袁涣第四子,入晋后,为给事中。以儒学知名,忠信公正,不耻下问,性恬退。正史无传。著书十余万字,主要论治世之务。其书宋代以后亡佚。今辑佚所得,共计- 一万五千余字。因受唐代名臣魏徵的推崇而入选《群书治要》,影响深远。

袁准的治世思想倾向于儒法并重。如在《礼政》篇中,他提出,治理国家,要德治和法治并举,才是“治之至也”。他认为“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他进一步论述说,只偏重法治而轻视德治,必然会造成“久则民忽,民忽则怒”的后果。相反,只抓德治,则忽视法治,必然会造成“有仁义而无刑罚,则民慢,民慢则奸起”的后果。所以他认为治国要“本之以仁,成之以法,使两通而无偏重”,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途径。

袁准明确提出了富民思想。他认为:“夫民者, 君之所求用也。民富则所求尽得,民贫则所求尽失。”并指出:“ 夫唯君子而后能固穷。故有国而不务食,是责天下之人而为君子之行....民而国贫者,则君子伤道、小人伤行矣。”(《治乱》)

《群书治要》辑录的《袁子正书》篇目有《礼政》等十七篇。魏徵在给唐太宗的谏言中多有引用。作者简介

袁准(约于公元220年一公元300年间在世),一名袁准,字孝尼,晋陈郡扶乐人,三国魏名臣袁涣之子,当时杰出的政论家。入晋后,官至给事中。与嵇康、阮籍相熟。精读经史,著述丰富,多有个人独到的见解。

《晋书》卷八十三《袁壞传》附从祖准传:“准字孝尼, 以儒学知名,注《丧服经》。官至给事中。”

《三国志●魏书.袁涣传》,裴松之注引《袁氏世纪》日:“准字孝尼, 忠信公正,不耻下问,唯恐人之不胜己。以世事多险,故常恬退而不敢求进。著书十余万言,论治世之务。为易、周官、诗传,及论五经滞义、圣人之微言,以传于世。此准之自序也。荀绰《九州记》称准有俊才,泰始中为给事中。”

《世说新语》载,袁准曾经想向嵇康学习《广陵散》,嵇康吝惜固守,不肯传给他。后来嵇康被杀时,神态不变,向人要过琴来弹奏,弹了一曲《广陵散》。曲子奏完,他说:“ 袁孝尼曾经向我请求学习这支曲子,我舍不得传授给他,《广陵散》从今以后断绝了!”

卷1体政
题解

本篇是袁准治国思想的总纲。袁准认为,仁义、礼制、法令、刑罚这四点是治国的大要,其中,仁义、礼制是根本,法令、刑罚是辅助。以仁义治国虽然显得柔弱,却能持久;以刑杀治国显得强硬,但是却会加速亡国。
【原文】
治国之大体,有四: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四本者具,则帝王之功立矣。所谓仁者,爱人者也。爱人,父母之行也,为民父母,故能兴天下之利也。所谓义者,能辨物理[3] 者也,物得理,故能除天下之害也。兴利除害者,则贤人[4]之业也。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夫礼教之治,先之以仁义,示之以敬让[5],使民迁善[6],日用而不知也。儒者[7]见其如此,因谓治国不须刑法,不知刑法承其下,而后仁义兴于上也。法令者赏善禁淫,居治之要会[8] ,商韩[9] 见其如此,因日治国不待[10] 仁义。不知仁义为之体[11] ,故法令行于下也,是故导[12] 之以德,齐[13] 之以礼,则民有耻,导之以政[14] ,齐之以刑,则民苟免[15] ,是治之贵贱者也。先仁而后法,先教而后刑,是治之先后者也。
【译文】
治理国家的纲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仁义,二是礼制,三是法令,四是刑罚。这四个方面具备了,帝王的功业也就确立了。 所谓“仁”,就是爱人。爱人,是为人父母的品行。 能做百姓的父母,所以能兴办有利于天下百姓的事。所谓“义”,是能认识事物的规律。做事合乎规律,所以能为天下百姓消除灾害。兴利除害,是贤人做的事情。仁义、礼制,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令、刑罚,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手段。没有根本则国家不能建立,没有手段则治国不会成功。礼教治国,首先要讲仁义。用恭敬谦让的品行做示范,使民心在不知不觉中改恶向善。儒家学者看到这个方面,就说治理国家不需要使用刑罚。不懂得要用刑法作为后盾,然后才能大兴仁义。法令是奖励善举、惩治恶行的,这是治理的要旨。商鞅、韩非之辈看到这个方面,就说治理国家不需要仁义。不知道仁义是治理国家的主体,因此才用法令来作为管理国家的后盾。所以用仁德来引导,用礼制来管理,百姓就会知廉耻。如果以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治理,百姓就会只图免于刑罚。这是治国方略的高下之别。先讲仁政而后讲法治,先行教化而后行刑罚,这是治理国家的先后次序。
【原文】
夫远物难明,而近理易知,故礼让缓而刑罚急,是治之缓急也。夫仁者使人有德,不能使人知禁,礼者使人知禁,不能使人必仁,故本[16] 之者仁,明[17]之者礼也,必行之者刑罚也。先王为礼[18] 以达人之性,理刑以承礼之所不足,故以仁义为不足以治者,不知人性者也,是故失教。失教者,无本也。以刑法为不可用者,是不知情伪[19] 者也。是故失威,失威者不禁也。故有刑法而无仁义,久则民忽[20] 。民忽则怒也。有仁义而无刑法,则民慢[21] 。民慢则奸起也。故曰:“本之以仁, 成[22] 之以法,使两通而无偏重,则治之至[23] 也。”夫仁义虽弱而持久,刑杀虽强而速亡,自然之治也。
【译文】
深远的道理不易明了,眼前的道理容易了解。所以恭敬礼让的教化要慢慢来,而刑法的治理讲究快,这是治理国家的缓急之别。有仁德的人可以使人有德行,却不能使人知道禁忌。讲礼法的人能使人知道禁忌,却不一定能使人懂得仁爱。所以仁义是教化的根本,显示仁义的是礼制,使人必须遵守礼制的是刑罚。古代先王制定礼法来实现人们本性的仁义,调整刑罚来弥补礼制的不足。所以认为仁义不足以治国,是不懂得人性本善,于是就缺乏教化,缺乏教化的治理就失去了根本。认为刑罚不可以治国的,是不了解人习性的伪诈,于是就失去威慑,失去威慑就不能禁止恶行。所以有刑罚而没有仁义,时间久了百姓就会疏忽,百姓疏忽就会发生叛乱。有仁义而没有刑罚,百姓就会怠慢,百姓怠慢,就会作奸犯科。所以说,以仁义为根本,以法律为辅助,使两者结合而不偏重,这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仁义教化虽不显著,但是效果持久。刑罚效果显著,却会加速国家的灭亡。这是治理国家的自然之道啊。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9-23 07:25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9-23 07:26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7092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