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4-10 17:33

徐干《中论》卷5贵验诗解行不积人不信其事失体丧心祸乱所及君子亲贤求助[原创]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徐干《中论》卷5贵验诗解行不积人不信其事失体丧心祸乱所及君子亲贤求助
题文诗:

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徴.言之未有,

益也不言,未有损也.水之寒也,火之热也,

金石坚刚,此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

其然由信,着乎其体.使吾所行,之信若彼,

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怨,

人不信己,犹敎人执,鬼缚魅而,怨之不得.

惑亦甚矣.孔子曰欲,人之信己,则微言而,

笃行之则,用日久则,事着明则,有目者莫,

不见有耳,者莫不闻,其可诬哉!故根深而,

枝叶茂行,久名誉远.易曰恒亨,无咎利贞.

言久於道.昔伊尹放,太甲展季,覆寒女也,

商鲁之民,不称淫篡,焉为何则?积之於素.

故染不积,则人不观,其色行不,积则人不,

信其事也.子思有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

同令而化,化在令外.人情也莫,不恶谤而,

卒不免乎,谤其故何?非爱智力,而不已之,

已之术反.谤之爲名,逃之愈至,拒之愈来,

讼之愈多.明乎此则,君子不足,爲也闇乎,

此则小人,不足得也.帝舜屡省,禹拜昌言,

明乎此也;厉王蒙戮,吴起刺之,闇乎此者.

夫人也皆,书名前策,着形列图,或爲世法,

或爲世戒,可不愼欤!曾子曰或,言予之善,

予恐其闻;或言予之,不善惟恐,过而见予,

之鄙色焉.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辞而已.

诚发中心,形乎容貌,其爱之深,其更之速

,犹如追兎,惟恐不逮,故有进业,无退功也.

诗经有曰:相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

而月斯征.迁善不懈,之谓夫闻,过而不改,

谓之丧心;思过不改,谓之失体.失体丧心,

之人祸乱,之所及也.君子舍焉.周书有言:

人毋鉴於,水鉴於人.鉴以察形;言以知德.

小人耻其,面之不及,子都君子,耻其行之,

不如尧舜.故小人贵,明鉴君子,而尚至言.

至言也者,非贤友则,无取之故,君子必求,

贤友诗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岀自幽谷,

迁于乔木.言朋友之,义务在切,直以升於,

善道者也.是故君子,不友不如,己者非羞,

彼而大我.不如己者,须己而植.然则扶人,

不暇将谁,相我者哉!吾之偾也,亦无日矣.

故坟庳则,水纵友邪,则己僻也,是以君子,

愼取友也.孔子曰居,而得贤友,福之次也.

夫贤者言,足听貌足,象行足法,加善奨人,

之美而好,摄人之过,其不隐也,如影其不,

​讳如响故,我惮之若,严君在堂,神明处室!

虽欲爲不,善其敢乎?故求益者,之居逰也,

必近所畏,而远所易.诗经故云:无弃尔辅,

员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亲贤求助.

君子真情,积功累行,以信取人,亲贤慎独.


题解:

这一章作者主要说明事情贵于能够经得起检验。这样,不需用说话,善行变化就会让人们有目共睹、有耳共闻。君子能够坦诚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加以改正,所以他们不需用言语,毁谤之言便会自行制止。同时指出要慎重交友,和良善的朋友之间相互影响,以便不断提升自己。

【原文】

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徴。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损也。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此(《治要》作"彼")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着乎其体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怨人之不信己(原作"也", 据《治要》改)犹敎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孔子曰:"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笃行之则用日久,用日久则事着明,事着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其可诬哉(《治要》作"乎")!"故根深而枝叶茂,行久而名誉远。《易》曰:"恒,亨,无咎,利贞。"言久於其道也。伊尹放太甲,展季覆寒女,商鲁之民不称淫篡焉,何则?积之於素也。故染不积则人不观其色,行不积则人不信其事。子思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化,化在令外也。"(徐湘琳曰:"钱校云,《後汉书·宣秉、王良传》论曰:'同言而信,则信在言前;同令而行,则诚在令外.'章怀注:'此皆《子思子·累德篇》之言。'《意林》及《御览》三百九十四又四百三十引《子思子》与《中论》并无二'也'字,今《子思子》已逸,未知孰是。案此四语亦见《文子·精诚篇》,而《淮南子·谬称篇》:'同言而民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民化,诚在令外也.'言词稍异。")

谤言也皆縁类而作(徐湘琳曰:"俞校云,'皆'乃'者'字之误。"),倚事而兴,加其似者也。谁谓华岱之不高,江汉之不长与?君子修德,亦高而长之,将何患矣。故求己而不求诸人,非自强也,见其所存之富耳。子思曰:"事自名也,声自呼也,貌自眩(徐湘琳曰:"俞校云,'眩'当作'炫'。"按《汉书·敍传上》:"既系挛於世教矣,何用大道为自眩曜?" 颜注:「言用老子﹑庄周之道何为?但欲以名自炫曜耳.眩音州县之县.」是二字相通也。)也,物自处也,人自官也,无非自己者。"故怨人之谓壅,怨己之谓通。通也知所悔,壅也遂所误。遂所误也亲戚离之,知所悔也疏远附之;疏远附也常安乐,亲戚离也常危惧;自生民以来,未有不然者也。殷纣爲天子而称独夫,仲尼爲匹夫而称素王,尽此类也(徐湘琳曰:"钱校云,'尽'疑当作'盖'。")。故善钓者不易渊而殉鱼(《御览》卷八百三十四作"善钓不易坻而得鱼"。" 坻",徐本引钱校误作"抵"。),君子不降席而追道。治乎八尺之中,而德化光矣。古之人謌曰:"相彼玄鸟,止于陵阪。仁道在近,求之无远。"

人情也莫不恶谤,而卒不免乎谤,其故何也?非爱致(《治要》作"智")力而不已之也,已之之术反也。谤之爲名也,逃之而愈至,距(《治要》作"拒")之而愈来,讼之而愈多。明乎此,则君子不足爲也;闇乎此,则小人不足得也。帝舜屡省,禹拜昌言,明乎此者也;厉王蒙(《治要》作"加")戮,吴起刺之,闇乎此者也。夫人也(此三字原脱,据《治要》补),皆书名前策,着形列图,或爲世法,或爲世戒,可不愼欤("欤"原作"之", 据《治要》改)!曾子曰:"或言予之善,予惟恐其闻;或言予之不善,惟恐过而见予之鄙色焉。"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其辞而已。诚发乎中心,形乎容貌,其爱之也深,其更之也速,如追兎惟恐不逮,故有进业,无退功。《诗》曰:"相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迁善不懈之谓也。夫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失体丧心之人,祸乱之所及也。君子舍旃。

《周书》有言:"人毋鉴於水,鉴於人也。"鉴也者,可以察形;言也者,可以知德。小人耻其面之不及子都也,君子耻其行之不如尧、舜(《意林》作"舜禹",《御览》卷三百六十五作"尧舜"。 徐湘琳曰:"当作'舜禹'。上文'帝舜屡省,禹拜昌言',舜禹连文,此正承上文而言。《御览》八十一引此文正作'舜禹',今据改。"按正文实未改。)也。故小人贵("贵"原作"尚",据《意林》改)明鉴,君子尚至言。至言也非贤友则无取之,故君子必求贤友也。《诗》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岀自幽谷,迁于乔木。"言朋友之义,务在切直以升於善道者也。故君子不友不如己者,非羞彼而大我也。不如己者须己而植(《治要》作"愼",疑误)者也。然则扶人不暇,将谁相我哉!吾之偾也,亦无日矣。故偾庳(原缺一字,《汉魏丛书》本、《四库全书》本亦然,据《治要》补。)则水纵(原作"纵多",据《治要》改),友邪则己僻也(《治要》无"也"字),是以君子愼取友也(《治要》作"愼所友",无"也"字)。孔子曰:"居而得贤友,福之次也。"夫贤者,言足听,貌足象,行足法,加乎善奨人之美,而好摄人之过,其不隐也如影,其不讳也如响,故我之惮之,若严君在堂,而神明处室矣!虽欲爲不善,其敢乎?故求益者之居逰也,必近所畏而远所易。《诗》云:"无弃尔辅,员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亲贤求助之谓也。


【注解】
事莫贵乎有验[143] ,言莫弃乎无征。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损也。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彼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体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怨人之不信己,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孔子曰:“欲人之信己, 则微言而笃行之,笃行[144] 之。则用日久,用日久,则事著明,事著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其可诬乎。”故根深而枝叶茂,行久而名誉远。

[143] 验:检查,检验。
[144] 笃行:切实履行;专心实行。

【译文】

事情没有比能得到验证更可贵的,言论没有比全无根据更可弃的。因为说了没有益处,不说也没有损失。水是冷的,火是热的,金石是坚硬的,这几种物品并没有说话,而人们没有不知道它们就是那样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把冷、热、坚硬的性状真实地显露在形体之中了。假使我们的所作所为真实得就像上述几种物体,谁还会怀疑你呢?如果不使自己的行为取信于人,而又埋怨别人不相信自己,就如同让人捉鬼擒妖,而责怪人家没有捉到一一样。这也就太糊涂了。孔子说:“ 想要别人相信自己,则要少说空话而笃实地去做。笃实地去做,则其信用持久;信用持久则事理就会显明;事理显明,则有目共睹、有耳皆闻。这样还能说是欺骗吗?”因此,树根扎得深则枝叶茂盛,善行持续久则声誉远播。

【注解】原文
人情也,莫不恶[145] 谤,而卒不免乎谤,其故何也?非爱智力而不已[146] 之也,己之之术反也,谤之为名也,逃之而愈至,拒之而愈来,讼[147] 之而愈多。明乎此,则君子不足为也:暗乎此,则小人不足得也。帝舜屡省,禹拜昌言[148] ,明乎此者也。厉王加[149] 戮,吴起刺[150] 之,暗乎此者也。夫人也,皆书名前策,著行列图,或为世法,或为世戒,可不慎欤。

【译文】

人之常情,没有人不讨厌议论诽谤的,然而终究难免被人议论诽谤。这是什么原因?不是因为吝惜智慧和力气而未去止谤,是止谤的办法恰适其反。诽谤是关乎名声的事,你越逃避它越到来,你越推拒它越降临,你越辩解则会变得更多。明白这一道理,所以君子不屑于去这么做;不明白这一道理,那么小人就不可能有所得了。虞舜屡屡反省自己,大禹拜受善言,是明白这一道理的人;周厉王对诽谤者处以刑罚,吴起对诽谤者进行刺杀,是不明白这一道理的人。这些人,都在以前的竹简书签上写下了名字,连形象也留在了图册,或者让世人效仿,或者让世人警戒,怎么能不慎重呢?
[145] 恶:讨厌,憎恨。
[146] 己:停止。
[147] 讼:争辩是非。
[148] 昌言:善言;正当的言论。
[149] 加:施加,强加。
[150]刺:指责、揭发。


【注解】原文
夫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失体丧心之人,祸乱之所及也。君子舍旃[151] ,君子不友不如己者,非羞彼而大我也,不如己者须己慎(慎作植)者也。然则扶人不暇,将谁相我哉?吾之偾[152] 也,亦无日矣。故坟[153] 庳[154] 则水纵,友邪则己僻,是以君子慎所友。孔子日:“居而得贤友,福之次也。”夫贤者言足听,貌足象,行足法,加乎(乎疑之误)善奖人之美,而好摄[155] 人之过,其不隐也如影,其不讳也如响。故我之惮之,若严君在堂,而神明处室矣,虽欲为不善,其敢乎。

【译文】

知道了自己的过错而不改正,叫做“丧心”;反思了自己的过错而仍不改正,就叫“失体”。“失体” 、“丧心” 的人,就是灾祸降临的对象,君子是不会这么去做的。君子不喜欢与德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并非看不起别人而妄自尊大。因为不如自己的人,是必须自己常常为之操心的人。这样,帮助他都忙不过来,靠谁来帮助自己呢?如果这样的话,自己的覆败也就很快了。所以说,堤坝低矮则水流泛滥;朋友歪邪则自己会失正,因此君子交朋友非常慎重。孔子说:“所居之处有贤德之人为友,这是仅次于得福的喜事。”贤德之人,其言谈值得聆听,其风度值得模仿,其行为值得效法;加上善于赞扬人的长处,喜欢帮助人改正过失;其不遮掩他人美德和过失的秉性如同影子之于形体,其不避讳他人的称赞与批评的秉性如同回声之于音响。所以我畏惧他,就像严明的君主同在庭堂,而监察善恶的神明就在此室,即使想做不善之事,又怎么敢呢?

[151] 旃:音占,之、焉二字的合读。如《诗.魏风●陟岵》:“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马瑞辰通释:“之、旃一声之转,又为‘之焉’之合声,故旃训‘之’,又训‘焉’。”
[152] 偾:音奋,覆败。
[153] 坟:堤防。
[154] 庳:音悲,土地低洼处。
[155] 摄:辅助、佐助。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4-12 10:30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4-12 10:31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30278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