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帖子主题:喻学问答
14739个阅读者,8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5-22 09:37

喻学问答



紫薇月温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子居的诸多喻学著作,由于是各领域分开出版,很多读者对喻学有着各种不解,所以我们进行一次喻学的问答,解答一些问题。


喻的概念(一):

问:为什么很多读者都觉得,您没有给出一个喻学的完整概念?

答:其实喻学的完整概念早已经给出,但很多人不理解,他们认为喻的概念过于简单,很多内容没讲明白,一个让人十分清楚明白的概念才能算完整的概念。
这样的话,大约有几个原因,其中最根本的一个是现在的喻学正处在发展期,它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概念,所以我不想给出一个被诸多更精细更准确的定语限制其发展的概念;其二是我希望喻的概念更抽象一些、更简短一些,更象古文或者喻诗那样具有多指向性一些;其三是顾虑人们的接受状态,人们对于喻学的普遍接受,是在喻诗学出版、发布之后的,但喻学概念展开后的根本部分、主体部分,要远比喻诗学更专业一些,我顾虑当下人们的接受状态。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不太了解基础研究的具体状况,所以会有所担忧。我自己其实也不太清楚以上这些原因究竟哪个才是最重要的,但喻学确实没有给出一个详尽又细致的包含它各个层面的概念。
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2016-2017猴年年底我在出版中医学著作时偶然发现喻学概念的时候,我自己对这个概念有点难以置信,因为当时这个概念设立得看起来过于大胆,所以这八年来主要的工作,其实是论证喻学的存在。而对喻这一概念的展开,或者说看起来更大胆的设想以及推论,或者说一些看起来更加“离谱”更加难以置信的科学的预设,我并没有去进行或者没有讲。
但是世界上很多重大的科学突破都是从一个假想开始的,我不了解社会条件对于更大胆的假设,是否有更多理解和包容。但科学的假设越大胆,实现后的价值也就越大。
这八年来我只是完成了对喻之现实存在的论证,并没有去进行大胆而合乎逻辑的更深入的设定,所以喻学不可能在现在这个阶段就出现很多人想象中的非常详尽又极易操作的概念。


问:您是说科学要具有前瞻性?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刚发表出来的时候整个科学界都反对他?但到了十几年后却证实他是正确的?

答:喻学的历程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历程不太一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始时被整个科学界反对是因为它的出现巅覆了当时科学家们对牛顿经典力学的一些固有的认知。
喻的概念和喻学的概念刚提出来的时候,虽然已经在各领域完成了论证,但最终我将它拆分成了十几部作品出版,从各个知识领域去论证它的存在,并最后选择了用诗学领域展示它的维度价值。
以我的习惯而言,我总是做出百分百可靠的论证和验证后,才会完成一个结论,然后找个时机将它出版或发布。

问:这是否意味着,您即便做出了科学的前瞻,也会非常保守?

答:你的问题有点“跑偏”了,不过从一个问题上跑到其他问题上正是喻学最显著的特点,喻学的多维贯通交织的特点,所以在喻学中,“跑偏”反而是喻学的妙处,如果不容易“跑偏”,就较难实现各个领域的贯通性。
比较强大的创新可能更加需要超前性,而超前的东西通常历程比较艰难,越超前的创新可能会越艰难。我看过本庶佑的讲话,他说发表在世界顶流期刊上的科学理论或结论,在十年之后,只有百分之十左右是被证明是正确的结论。我不太清楚这个信息的确切性,但可以参考。这样讲的话,世界顶流期刊对大胆而超前的科学猜想是容忍度非常高的,可以容忍百分之九十左右错误这样的高比例。
以前我需要在十几个领域成功证实喻的存在,然后才会确定这个概念并寻求出版,即便是现在,也只有在理论逻辑完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做出一个前瞻性的结论,这相比于通常的做法,或者相比于顶流期刊的做法,是非常非常保守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喻学如果要卡超前这个字眼,并不需要大胆的预设或假想,即便是在基础理论的逻辑层面完全没有问题,甚至于已经证明完全可实践的结论,发布出来都是超前的,以常规看来都是非常大胆的设计。
我们的做法更严谨更正确一些,但有时候过于保守,会错失很多机会和延迟很多时间,这些都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为过于保守,我们不敢做出更大胆的猜想,更强大的预设,我们在大多数甚至全部领域只能跟着别人走,因为跟着别人走看起来是最安全的。
但跟着别人走又意味着在绝大多数领域本来是没有机会的,在非常的形势下,这种方式反而是最不安全的。当今世界正在由平常状态向非平常状态滑落,我们在正常情况下积累起来的很多经验和做法都会产生反的效果。
我记得今年早些时候有一个AI业内的数据期待,说是我们最大胆的目标是一千万,但硅谷的目标是一百亿。
当现实条件被限定为非常保守的时候,我们反而应该做出更大胆的科学的预设,因为基础理论层面没有问题的预设,是一定会实现的。打个简单的比方,鸟儿能够飞翔,那人类也应该能够飞翔;鱼儿能够潜水,那人类也应该能够潜水。这是非常简单的逻辑,几乎没有更多理论含量,但它设定的逻辑正确,现在飞机比鸟儿飞得更远更快,潜艇也比鲸鱼力量更大。
当现实条件落后的时候,我们应当去追求思路和方法的更加强大和更高效率,假如现实条件落后导致更加保守,从而导致思路、视野变得更狭窄,那根本就没有任何赢的机会。我们应当更乐于做出一些前瞻性的科学结论或设想,或者说我们应当对一些尚未证实的前瞻性的预设更感兴趣一些。

问:我再跑偏一下,您说“跑偏”是喻学的妙处。我是否可以做个比喻,就像互联网冲浪,被很多链接和推荐给“带偏”了?

答:对,就像是互联网冲浪。比喻是喻学的初始,你用比喻来理解喻学容易“跑偏”这个现象非常好,不过当喻学的定义极其简易的时候,由于缺乏科学的限定,“跑偏”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好的,一种是坏的。
冲浪可能源于一个比较古老的比喻,就好像大海起浪,人们翻船落海,有人葬身海底,有人葬身鱼腹,有人抱着浮木漂游,有人迷失在海雾中,有人被冲到了仙岛,采到了珠宝,有人被冲进龙宫,成为龙婿,有人则被冲到一块大陆,于是他发现了基础理论的新大陆……
喻学的发现本身就是“跑偏”,我个人出版的著作以医学养生学类最多,其次才是诗歌。在中医药学的阅读中,我发现了喻的概念,然后我跑到围棋、音乐里论证喻的存在,最后我用喻诗来验证喻学的维度能力,整个过程很像是被浪卷到从未设想过的地方……
从性质上来讲,互联网冲浪的跑偏是个注意力的问题,喻学的“跑偏”是新的发现的问题。不过我们之所以跑偏恰巧也是思路或者说注意力转移。
个人以为,我们不太可能靠设定目标然后不“跑偏”来发现全新的基础理论,这样就太容易了,那种设定目标并毫不移动的情况,在沿着既成的基础理论进行技术性的改进的情况下是可以的,但全新的基础理论很可能会需要“跑偏”,只有从既有的知识中“跑偏”,才能通过既有的知识发现新大陆。
这本身就是个由此到彼的过程。

问:喻学的“跑偏”是否是一个博与专的辩证问题?

答:对,喻贯通多领域,似乎更应该属于博;但现代社会分工一直以来追求的是专,这是分支领域的具体知识越分越细,越来越庞杂的原因导致的。

问:从喻诗学来看,喻学能做到以博更专,是这样吗?

答:是这样的,喻学的博最后使专变得更深入、更宽广,而这也是喻学尚未给出最终定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博是专之外的另一条路径,是不容忽视的。现在的事实是喻学被证实有强大的升维能力,这一点对于专来说是意义重大的。
这是一个博与专的辩证,不过对于喻来说,它的价值更主要体现在维度的提升上。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28 11:16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28 11:1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5-31 09:16
谢弥托顶贴。

问:您在书里提到次数最多的关于喻的论述应当是说喻是由此到彼,是否可以将喻理解为联想?

答:某种程度上可以,也可以理解为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融会贯通等传统的说法,都有一定的参考性。

问:那喻与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有什么同与不同?

答:从轨迹上来说,他们是一样的:比喻是以此物喻明彼物,举一(此)反三(彼)、闻一(此)知十(彼)都存在一个彼此的贯通,我也可以把喻学称为反学或融贯之学,它们只是个代名词而已,我在中医学中发现喻的概念的时候,曾想过将它称为比或者类,这个比和喻合起来就是比喻,后来我就随性用了喻来代指由此到彼的贯通。现在想起来的话,可能我觉得比喻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个名词,所以用喻来命名会具有更好地普遍性。
那么我这样讲,喻和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都是由此到彼的贯通,属于一种思维方式或思考方法,它们在轨迹或本质上是一样的。
无论是喻还是反亦或知,都是一个代名词,而喻学的特点是,凡它所到的领域,都贯通出了更高+更多的维度。这是传统的比喻、比兴、比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名词或概念所无法实现的或没有实现的。
由于具备在各领域的升维能力,从而建立全新的基础理论体系,喻才会成为喻学。当然,比喻、比兴、比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是喻最原始的形式,是喻的一部分。

问:这是否意味着其实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喻学,但自己却并未意识到?它是否又意味着,其实很多人在运用喻学进行自己本领域内的创新?也就是说喻其实也很专?

答:对,至少我们所有人在中小学就会学习并运用比喻,而比喻是最典型的喻的形式。很多人都在运用喻,只不过很多科学理论或作品未曾被解构。这八年来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验证喻在各个领域的存在,我可以非常确定地讲,它在各个领域都被运用。
用喻在某个领域内创新,其实这是一个横向和纵向的问题,我们把在某一个领域中深挖视为纵向,那么喻学的跑偏的其他领域就是横向(跑偏到本领域的其他分支也属横向,在本分支内深入则属纵向),而在本领域中创造新技术或发现新维度也属纵向。
虽然我们在将博与专做对比的时候会将博放到专的对面,但喻学有两个方向,其中专是纵向的。

问:让我们回到主题,如果喻的概念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那从最初的“由此到彼”,它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最初的时候,也就是2016年底2017年初春节前,我从中药学里面发现由此到彼这个概念是客观现实存在的,2017年我从各个领域虽然简单但很确定地论证了它的存在,这时候我给它一个定义:
喻是一种科学认知、科学创造的工具。是一门跨领域认识客观规律、跨领域推广运用客观规律、跨领域拓展客观规律的认知和应用范围的思维科学,是数学、现代科学、逻辑推理等现代化思维方式与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方法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全领域贯通性的思维方法。
在2017年,这个概念是经过对人类的各个认知领域验证的。
现在2024年我给它一个新的定义则是:
喻学就是运用喻和演的认知工具,对事物和世界的各个认知领域进行由此到彼的多维+高维的贯通认知,并在此认知的基础上建立多维+高维的知识体系。
喻是一种认知工具,是一种利用世界构成原理中贯通于不同领域的共同基础原理,实现对各领域快速认知,并建立多维+高维知识体系的一种认知工具和思维方法。
这个多维+高维的新定义是在过去几年中被验证了的。

问:从书里来看,您一开始的定义应当是:喻学就是运用喻的方法,将此领域的基础原理运用到其他领域,从而快速认知其他认知领域,并更快地建立其他领域的基础知识的一种思维方法吧?

答:对,大体上如你所说,我刚刚给出的定义是最新的,多维+高维的定语是在对喻诗学的解构进行得比较充分之后才加上的,因为我的习惯是只有充分论证之后,才会做出结论。
现在喻学还有一些已经被理论逻辑确认的概念,因为其实践验证尚未完成,也就不会公开地讲。

问:明确的概念应该胜过模糊的概念吧。

答:一般情况下确实如此,明确的概念也有利有弊,弊端就是限定性,原始的概念看起来模糊,但事实上也有它的好处,虽然会有争议性,比如人们说道,每个人对道的理解都不同,又比如哲学,不同的哲学家对哲学的概念或定义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或看法,它们在其历史的发展历程中,都是长时间无法确定具体概念的,或者说它不会有一个被全部人都认可的概念。
由此到彼的概念在明确和模糊之间。我刚刚给出的喻的概念则非常明确。但多维+高维的要求也许会比较苛刻,所以它不见得比我第二次给出的概念更适合多数人。
喻有不同的概念,适合不同的人群,这一点与哲学有一些类似。

问:明确的概念有利有弊,那模糊的或者说原始的概念应该也有利有弊吧?比如说由此到彼,它的弊端又是什么呢?

答:有的,有一定的负作用。比较典型的就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反面:牵强附会,历史上对喻的贯通性的运用,有很多错误的反面,比如吃啥补啥,现代科学证明吃骨头不一定补钙,吃血块也不能补血,从物质的角度讲,这些都是对贯通性的错误运用,当然我并不能排除它们还有我们所未能认知的内容。又比如民间迷信的吃黑色补黑色,所以黑芝麻、桑椹等黑色食物能令头发由白变黑,但按照这个逻辑的话,万一吃黑芝麻把脸吃成黑色该怎么办呢?
历史上以及现实社会中,这种不讲逻辑、不讲事实的错误的贯通是很多的,即便是现代医学,也有这种错误的贯通,比如以前提倡一天只吃一个鸡蛋,认为鸡蛋中含有胆固醇比较高,但现在已经宣布废除这一标准。其实这种逻辑跟吃骨头汤补钙是同样的错误的贯通,但吃骨头汤补钙被视为伪科学,吃鸡蛋会增加胆固醇就科学,在过去肉食未发展起来居民营养主要由鸡蛋构成的年代,对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营养是构成破坏的。
现代西方医学也有不少利用中医中这种喻的贯通性运用,喻的概念可以原始,但运用喻的时候,理论逻辑和事实逻辑不能模糊,如果不讲事实和逻辑,就会产生错误的运用。
应当注意的是,在历史上,无法用逻辑和事实检验的对喻的运用是很普遍的。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6-6 12:15
多维体系与解构


问:上次提问过举一反三等与喻概念的同与不同,举一反三的贯通能力是否跟喻差不多?

答:举一反三类似于比喻,比喻是通过一个现象讲明另一个现象,举一反三是通过一件事情中的道理,去印证更多事情中的道理,它们比较相似。
喻学中的高维部分,主要是针对维度产生的,比如诗歌中的一象贯多维,它们不是两个或更多个事物之间的互相印证,而是在一个主体中就具有多维,它仅仅通过一个象来具备这种多维,这就不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概念所能贯通的了,它们不是一回事。
如果要讲它们的关系的话,举一反三是喻的广泛应用中的一种。
如果讲它们的渊源的话,可以这样讲,无论是比喻,还是举一反三,都可以抽象出喻的概念,因为喻的概念被高度抽象了,所以它能产生更多的形式,比如一象贯多维,甚至更难一点的一象多喻境。
其他的如喻医学、局演学等著作里的例子,由于没有在网络上公开发布,可能需要贴出很长篇幅的论证,在问答这种形式里就不再举了。

问:以前没有喻的概念的时候,没有人以为中国诗歌具有喻诗的多维+高维的特质,那么在其他领域是否也如此?它们是否一旦解构就会发现深度的喻的知识?或者说各个领域都将会建立喻的维度?

答:是的,当喻的概念出现之后,我在各个领域论证了喻的存在,我们这样讲,假设喻是一个非常基础的贯通原理,那么它的基础性越强,它贯通的领域就越多,贯通的程度就越大,因为这是一个基础原理必须具备的,假如一个原理或规则贯通的领域不够多、贯通的程度不够强,那它可能算不上是一个非常基础的贯通原理。
从目前的情况看,喻的贯通方法可以在所有认知领域建立起喻学的维度。

问:您在《龙山》里单独列了一章音演论,为什么要将音演论放到诗歌里来讲?
答:在第一期问答里我讲过《喻演论》是拆分成十几部著作来出版的,这产生一个问题,就是每一部分原本只有三两万字,不足以成为一部著作,所以单独出版的著作其实都重新建立了更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喻文字的知识体系有二十万字,喻诗学的知识体系有百余万字,但是像音演论,我只是在古代传统学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喻体系的升级,并没有在这个体系进行深入的更完整理论和维度的构建,我所考虑的是,我不太可能花时间去研究音乐,所以这个理论体系无法单独的出版,它毕竟只有八千字的内容,而在喻诗学里,古人写诗其实有很多写到古琴,写到古琴就会旁及音乐,所以我将音演论放到喻诗学里出版了,其他还有像景演论,以及关于人工智能的一些论证,由于现在已出版的著作中没有可以契入的结构或者说接口端,就只能等到以后看机会了。
我是会把我不可能去充分展开的一些论证放在有相关性的著作里一起出版的,这样对喻这个的概念的不同领域的论证会早一点同读者见面。

问:是否所有的知识体系都可以明显地解构出喻学?

答:不是这样的,大的体系领域更容易些,越是分支细小,就越难一些,因为基础原理的贯通也是越来越细的,当然也会有例外,非常明显的如中国诗歌,诗歌作为一个认知领域的较低层级分支,它已经是属于末端了,它反而解构出了目前为止最多最高的维度。所以这个例子又说明当喻学深入到最细的分支后,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建立超越从前的多维+高维。
另外,凡是以共性建立的学术体系,都较容易解构出喻学的存在,凡是以差异性或者不以共性贯通为方法建立的学术体系,都较难解构出喻学的存在。
还有就是,在同一认知领域中,不同作者的知识体系建构方法不同,也会出现某一作者的作品可以解构出大量喻的知识,但某一作者的作品就很少的情况。这一点诗歌就非常明显,另外,中国古代的兵法也很明显。在儒家典藏里,这一特点也很明显。甚至于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也会有这种情况。

问:喻的贯通原理是共性?差异性不属喻的范畴吗?差异性的认知领域,无法运用喻的方法吗?

答:我想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且会经常跑偏的问题,涉及的领域也会比较多,如果纠缠于细节的疑问不停地问下去的话,也许会跑偏很远,不如我们在这一期多讲讲解构,然后单独一期集中讲这个问题。


问:我看到《龙山》解构了十几万字,但被提到诗句却很少,这意味着《龙山》远远没有完成解构,是否意味着您不重视解构,或者说解构起来比较难?

答:我还是很重视解构的,因为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比如从诗歌里面能否解构出哲学来?哲学是否也能在各领域进行这样的解构?也许解构会发现更多我们未曾意识到的问题……

问:如果我所见不错,您已经在喻诗学和喻医学中,都对这种多维和高维进行了完美的验证,但是喻诗学是偏重于解构维度,但在喻医学和其他知识领域里,主要是进行了维度的构建,还没有解构其维度?

答:是的,我们首先在喻诗学中对喻诗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解构,从诗经中的一两维,解构到唐诗最高的单句三五维,然后到喻诗九维,再到《龙山》的单句超33维,在喻诗学里我们初步实现了对喻学建立多维+高维知识体系这一定义的实证。但我们所举的例子,都是几年前、几十年前,甚至两千年前的例子。虽然只有这一个例证是比较充分地实现了解构的,但其他的例子也一样早就存在。
其他尚未开始充分解构的领域,如喻文字学、喻医学、喻演军事学、喻音乐学等层面,其实也有一些片段地解构,可以清楚地洞见这种知识体系的多维+高维化。它们早已具备了这种多维+高维,但还没有被清晰地、完整地解构出来。

问:是不是一定要解构才能让读者意识到喻学的这种多维+高维化?

答:不完全如此,在我们尚未用维度这个名词来概括喻学的多维+高维之前,我们用的是数重这个名词,以前我们只知道天涯论坛的存在,那个时候《四千年来第一诗龙山》就已经在天涯获得了无人质疑、无人反对且超过80%点赞的成就。那时候用的就是几重这个概念,其实也就是维度。
依此可见,多数读者是能凭自己的阅读就意识到一部作品的特点的。但这种认识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出于经验和直觉做出的判断。

问:想要完整地领会维度,一定要进行解构吗?

答:是的,一定要进行解构,因为阅读的直觉是无法替代逻辑的分析的,人类的大脑无法凭直觉准确而清晰地反映多个维度,顶多隐隐约约地意识到有一些层次存在。
最开始的时候,我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龙山》可以解构出那么多维度,仅仅是觉得它有不少维度,《龙山》解构了好几年,最终才解构出了超33维的维度。
如果一部著作或一个知识体系的维度很深、很多,那就需要更多的解构才能领会。单凭直觉是意识不到超过三五维的维度的。

问:喻学已出版的著作涉及十几个知识领域,为什么只有诗歌被较详细地进行了解构?

答:一部作品的创作较容易,但维度的解构要更耗神一些,《龙山》创作于2019年春节左右,总共也不过十天,真正的创作不超过八个小时,但解构它费了几年时间,为了让出版社在审读的过程中更容易接受,还为它设计了循序渐进的出版,是用唐诗六部曲,最后过渡到《龙山》。

问:这是否意味着,对其他领域喻学的解构,会在很久之后?

答:如果情况理想的话,我应该不会再进行解构的工作,其他领域的解构,也许仅仅会进行一小部分,在非常必要的情况下,总会有一些维度的解构和演示,但不会像喻诗学这样进行广泛的、深入的解构了。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有人进行不断地解构。

问: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在目前这个阶段想要体会喻学的超高维度、超多维度,离不开喻诗学?

答:虽不尽然,但大体如此,按我现在的精力、时间、状态,很难再进行一次对一个领域喻学维度的较全面地解构和演示了,虽然会有一些局部的、典型的解构。
另外,我也不知道如果将维度限定得比较大的话,是否还会像《龙山》那样解构出那样多的维度,其他领域是否有《龙山》这样的事物?现在都不能确定。当然我一直以为在科学领域,或许已经实现更高更多的维度,但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分析并解构。
以已经实现的现实而言,喻诗学和《龙山》是目前被详细解构出来的唯一的超33维的事物,自然地,想要体会超高超多的维度,在其他多维事物被实现解构之前,《龙山》或者说喻诗学是唯一的例子。
另外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更愿意去创造新维度,而不是解构已有的维度。

问:这是否意味着您将不再对自己的著作进行充分地解构?

答:我觉得读者应该自己在著作中解构出维度来,因为阅读应该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看别人的解构自己却缺少了思考的过程,这是不利于学习的。可以肯定,我不会再进行像喻诗学那样比较大规模的解构。

问:您从唐诗的一两维开始讲起,是否意味着其他领域也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答:对,因为人们很难接受现代人的诗可以超越唐诗这一结论,自然更加难以接受现代的喻诗可以从盛唐的三五维跨超到超33维。
所以只能设计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从《诗经》开始,再到盛唐,逐渐地解构这些时代的诗歌中存在的维度,然后过渡到当代喻诗中较少的维度,最后才过渡到《龙山》。
但是我希望在其他领域不是这样,我希望读者能自己解构出维度,而不是我浪费更多时间去解构。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6-12 20:39
喻与各领域的交融关系

问:喻的概念您是从中医学中得出的,但您为了证实它的存在,于是到各个领域去论证,最先的领域是什么?

答:其实我第一意识的反应是《易经》,但最终我没有用《易经》为例,因为我对《易经》知之太浅,另外现代的人们对《易经》有很多争议,我没有把握用《易经》来科学而完美的论证,所以我第二个转向的研究领域变成了围棋,然后是古代的德学、智学、美学,但你知道古代是没有智学、美学这样的概念的,这些概念是现代的概念,我将方向转到这里是因为古代中国喻学里面有这样的喻的传统。

问:喻的运用在古代非常普遍吗?

答:喻的概念本身含有一种构成,那就是喻的贯通性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各个认知领域,是人类的主要认知方法,假如它不能在古代普遍存在,那就说明它不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各个认知领域中,喻的这个概念就无法成立。
我之所以到各个已有的认知领域中去查找、论证,就是为了证实确实有一个喻广泛存在于人类的各个认知领域。现在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喻都普遍存在。

问:中国古代的文化哲学,主要是诸子百家,那么诸子百家中,对喻的运用情况如何?

答:中国古代的百家之学中,我觉得从主体内容这个角度讲,它分为两类,一类是兵家、法家,他们的学术比较专业,看起来更像我们现代语境里的“技术流”,一开始的时候,中医学导致我发现喻的概念的药学概念是象的概念,我用象这个贯通维度发现兵家、法家较少运用象的贯通,我以为他们的学术没有喻的存在,但后来我发现喻包含数理的时候,发现兵法有喻的数理流派,因为中国古代兵法四种,其中就有兵阴阳家,这是最典型的数理哲学的运用,但事实上,古代兵家对数理运用最普遍和广泛的是五行数理的运用。
百家的另外一种就是儒家、道家,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包罗一切,然后都想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学术体系,也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指导一切的学术体系。
这种文化认知体系里有一个最典型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或者“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我们用套用喻的概念:“喻学观察并取法天象,将天象的基础知识贯通运用到周易八卦之中。”这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由此一认知领域贯通到另一认知领域的例子,也是演学最经典的影响最广泛的例子。

问:按照这个思路理解的话,喻学与各个知识领域本为一体?或者说某个知识领域的喻学创作出来,就会成为这个知识领域的一部分,是这样的关系吗?

答:可能要分很多种情况,喻是一门基础理论,在有些知识体系中,比如古代传统文化,有很多是语录式的,不注重整体结构,而且大部分注重经验和方法的讲述,而不去讲这种经验和方法的为什么?也就是原理缺失,另外就是对某事物的看法,也是只讲结果或自己的定论而较少讲到为什么,古代学者比较重视论证的较少,如荀子比较注重论证,其他人的著作多是著述,这就导致了显现的内在逻辑较少,缺少原理和内在逻辑以及充分的论证,就导致古代中国的基础理论较为薄弱。
比如中国古代的诗话,可能讲到诗坛趣事、诗人轶事以及诗句高下的多,但直接关于诗学基础理论的就较少,在这样的领域,喻诗学百万字的篇幅,哪怕去除一些芜杂的成分,其直接关于古代诗歌诗学基础理论的论述,也会是诗歌史上最多的,甚至是填补空白的。
如果我们用合集这个数学概念来理解中国古诗词的诗学基础理论,那么喻诗学是这个集合中占比非常大的子集,即便我们将诗话、词话中众多的关于诗坛趣事等的零星记载和诗学基础理论合成一个诗词知识的合集,喻诗学依然是这个合集中最大的子集。
即便是在整个世界文学史上,这种情况也依然存在,我们对比古代诗学的话,广为人知的应该是亚里士多德的《诗论》,但这部书其实是讲戏剧的,真正涉及到诗学基础理论的内容非常少,世界上涉及古典诗歌诗学基础理论的情况其实跟中国差不多。
这种情况较广泛地存在于喻学在古代传统文化的各领域内建立起的喻学部分。
还有一种情况是,喻学没有深入探讨因而也没有建立起多维+高维的领域内喻学部分,如古代的兵法学,但可以肯定的是,局演学中,局演军事学有潜力吸收更多的军事基础原理,从而进一步演化成为一门独立且十分丰富的局演军事学,
还有一种情况是,近现代建立起来的一些知识体系,我个人不太熟悉,它们的情况需要研究后才能下结论。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文化更容易建立喻的基础理论体系。
喻和其他学科的具体关系,其实也比较复杂,但从大的方面来讲,它与两种类型的学科有不同的关系,这两种类型的学科我暂时称之为实践产生型和概念赋予型。

问: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否可用集合来理解?

答:如果我们用数学的集合论来讨论喻学与其他各个认知领域的关系的话,可能会出现一种集合论的新的形式。但用集合的视角来讲它们的关系会显得比较简单。
喻学有两种存在,即喻学在各领域中的存在和喻学单独的存在。换种说法,喻学既可以在又可以不在某一个知识领域中。在的意思是喻学是融入所有认知领域(学科),并在此领域中建立此领域的基础维度并建立此领域的高维认知的一个认知工具。不在的意思是喻学是独立于所有认知领域(学科)之外,建立的一门包含所有认知领域(学科)中高维部分的一个认知体系。这是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它跟所有的学科都能贯通融合,然后它的基础理论和认知体系又可以合集成一门独立的认知体系。
喻学在各领域中的存在构成这个领域的子集的关系。但每个这种子集其实又都是喻学的子集,这样的话,它们又成为喻学和这个领域的一种交集。
这样的话,喻学和各个领域都会产生交集,但此领域的喻学部分又都分别是它们的子集。
这样的话,喻学能够和所有认知领域产生交集,因而它是与其他知识领域产生交集最多的知识领域或体系,同时,由于喻学的第三次定义是多维+高维的,所以它又是所有领域的高维度和多维度的子集和交集。
当然,现在的喻学还在发展中,我们尚无法展现这种集合关系的全貌。


问:喻学在各领域中存在,并是它们的一部分,那作为一部分的喻学对这个领域有何价值?

答:喻学在各领域中的存在,分几个层次,1.最简单的是比喻式阐释,2.再进一步是在同维度中实现更多的贯通,3.再进一步是创造更多的维度,4.再进一步是建立喻维度(基础维度)的体系(这一步也可能在上一步发生,也可能是全新的建立),5.再进一步是在喻的通用维度之上,建立全新的独属于这个领域的基础维度。
喻诗学、喻文字学、喻医学、喻演军事学等已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第3、4、5步。
从理论上来讲,喻的阐述方式,可以涵盖大多数的认知领域,也就是说理论上喻学可以将大多数的认知领域变成喻学的,也即喻学可以和其他多数领域产生大比例的交集,但这种做法并没有必要,它不会产生太大的价值。
按照喻学的第三次定义,也就是喻在各领域中存在的第3、4、5种层次,某个领域的喻学部分,通常是这个领域的最精华部分,也是其基础理论最成熟、贯通性最强的部分,如果我们将一个认知领域或学术体系比喻为蜂蜜的话,那它的喻学部分就是蜂皇浆。
这是喻学的第三次定义所决定的。
而这也是喻学的目标和方向,是喻学需要继续发展的原因。

问:前面提到的一个体系没有产生多维度和高维度,是否意味着喻学较难贯通?

答:如果一个知识体系没有产生多维+高维的喻学部分的话,那意味着这个知识体系尚未发展到较高的阶段,这一点,在喻诗学、喻医学、喻文字学等领域都有体现。
以上这个论断,在大部分知识领域都是已然成立的,比如科技层面,按我国航天工业某位学者的话讲,各支线的科技乃至不同技术路线,到了高度发展的阶段,它们的很多特点及主要特点都会实现相通,这个特点已是科技界的共识。
而喻学的概念就是贯通,相通自然就贯通,所以越是发展成熟的领域,喻的特征就越明显。中国号称是诗的国度,从舜歌南风始,有史载的诗歌史接近五千年,发展得也比较成熟,于是就有了成熟的喻诗学。
我个人一直以来有一种直觉,那就是科学应该已经发展出了很高、很多的维度,只不过尚未有喻学的解构而已。

问:您以前提到过魔方之书,是种什么概念?

答:时间久了,我记不住它更多的细节了,但我还较清楚地记得一种情况,就是《王子居诗词》和《龙山》其实是诗歌的解读,但它的章节体系也就是它的整体架构却是按喻诗学这样一种基础理论的章节体系和整体架构。
如果我们像拧魔方那样将它里面关于每一首诗的解构集合起来,它就会出现一个诗集的章节体系即另一个整体架构。
同样的道理,喻学和其他领域的交集情况也是这样的,当所有领域的喻学作为一个合集时,它是一种架构,当像拧魔方一样把它们拧到各个领域作为子集时,它们各个又是另一种架构。
也就是喻学的一些著作,其实就像喻诗里的一象多喻境一样,它存在几种架构,它可以直接就成为另一本书的大部分的、主要的内容,但如果你按不同架构来出版,内容就变成雷同,所以它更适合像一个魔方那样存在。
像一象多喻境可以达到三四维一样,魔方之书也可以达到三四种乃至更多种体系架构。
这种情况也不只是在喻学著作里存在,其他体系比较博大的著作,也会有这种现象。但当喻学与所有认知体系产生交集关系的时候,它的魔方之书的特点就最明显。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7-29 08:27
关于五行的逻辑推理


问:古诗中的象是多维诗境建立的基础,那么在医学中,是否也是基础?运用象是否会产生喻学弊病中的牵强附会?

答:我在《古诗小论》中讲多维诗境,多维诗境必须建立在象的基础上,只有象才能构成多维诗境,在诗歌艺术中,象是贯通性最强的元素,而中华古学尤其是中医学多是以象(古代学术体系中的象最初指天象,这个象的运用就是天人同构的理论,后来象又发展到指万象,中药学里的象类就是扩展到万象的运用)为基础和标准建立的。
但象这个贯通性是否就是最强的贯通性呢?运用象类是否就是科学的呢?事实并非如此,天象的背后是天象的运行规律,古人称规律为道、理等,为了与道的概念区别开来,我在书中称为象律。
还有一种就是象性,我从中医学里发现了喻学的基础四维:象性数理,其中在古代,象运用得比较广泛,事物的性质、数学贯通、事物规律这三者,在古代中国文化里,大多会通过象语言进行表达。
运用象类必须有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就是象律(在这里我将象性归纳在此中,因为事物性质可以作为事物规律的一部分考察),如果对象类的运用不符合象律,那么就会出现被很多学者所批判的“胡乱比附”“胡乱联系”“生搬硬套”等缺点,比如我们讲阴阳,阴阳是象,而阴阳相生相克、相制相成、循环平衡则是阴阳的内在规律和内在本质及特点,这些就是象律,在运用阴阳进行象类的时候,如果违背了相生相克、循环平衡的内在规律,那么这种象类就是错误的。五行也是一样的,阴阳的内在规律是相互生克、相互循环,五行的内在规律则是交替生克、交替循环,如果在运用五行象类的时候,不符合交替生克、交替循环,那么就是错误的象类、错误的比附。
那么阴阳为什么能够循环不息?五行为什么能够循环不息?因为阴阳之间、五行之间处于一种相对的平衡。
也就是说阴阳五行之象是生克关系所建立的象,生克关系是阴阳五行之象的象律,而循环又是生克所依循的内在规律(这是因为没有循环,事物相克之后就终止了,客观世界的相互联系就会变得极其简单,就不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事物之间具有复杂联系的世界了),而平衡又是循环所必须的内在条件。

问:您在《平衡的才是健康的》一书里讲循环+平衡,主要讲的是阴阳,也就是二的数理平衡,为什么没有讲到气血?以我的理解,您现在主要研究的应该是气血。这部再版的著作同十几年前的著作相比,减掉了一些章节,比如说非常重要的心理平衡,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我现在主要研究的方向确实是气血,但书里有否讲到气血我记不清了,因为气血平衡在计划里是单独作为一本书来出版的,或者在第二部里会讲到气血的平衡。
第二版较第一版删掉了什么章节,我记不清了,可能是因为那些章节的理论性不够强,也许是因为写得不太好,也许是因为我觉得当时引用的材料有问题。也许是因为不想让书的内容太多,不想让书太厚了。
最早在做平衡的论证时,曾引用过国际上非常知名的一个理论,即酸碱平衡,但前几年创造这个理论的那位学者,在其去世前公开表示这个理论是他伪造的。
像我这样做基础理论研究的,在引用很多其他学者被公认为科学的例证时,我是无法验证这个理论是否真的科学的,因为我不可能对每一个相关理论都进行实验。
平衡医学第一版的时候,其实成书很仓促,也没有深入研究中医学和西医学,我在西门那个大市场里(万达的前身)一家专门售卖旧杂志的摊位上,买了四五本医学期刊,平衡医学的主体就是从这四五本期刊里推理出来的。
虽然最后添加了一些其他的内容,但平衡医学理论的创立依然是非常仓促的,它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
我现在看第二版,觉得写得很肤浅。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8-1 07:45
问:平衡医学里面讲五行的数理模型,是否跟中医学里的五行是一个意思?

答:平衡医学里讲五行的数理模型,是因为在以前,我总是觉得如果用世界构成的现象来讲的话,中医五行里的水、火、土和古印度哲学认为的四大物质是相同的,但金和木是物质的小类,金含在土中,而木则是土和水共同生成。那个时候我认为对世界构成的解释,五行说不如四大说,因为很明显,风(空气相似)是比金和木更基础的物质。
当我对图书再版的时候,喻学已经出世,我用喻学重新梳理平衡健康学的时候,这门统合中西医学说的平衡说就变成了平衡+循环的学说。
又因为我在诗歌中讲二的数理,在医学中我运用了这个概念,然后与平衡+循环结合,最终发现中医的五行其实是一个数理模型。
这个模型说是在平衡和循环的医学架构下发现的,但并不能说古人是否就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古代的学说其实已经失传了,《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应该是古代关于五行的最完整著作,但它们都失传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认识到五行是一个循环,但当它与数理结合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模型,但我认为,古时人们对五行本就是当成一个模型来运用的。
喻学的特点是它的四维都构建了数理模型,所以五行到了喻医学里,就具有了一个数理模型的概念,其实中国的古代军事学说中,对五行的数理模型运用也较多。
我想,这只不过是古文化的表达和现代语言的表达差异而已,当然,无法排除另一种可能,即古人也许真的没有数理模型的概念,我认为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问:五行和四大学说是否是世界的微观物质构成?它们是否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

将五行与印度学说中的四大理解成为世界的微观物质构成本身是不正确的,虽然它被现代人理解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四大元素,但元素说本身也有问题(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质子(即原子核中的正电荷粒子)的原子的总称。),如果元素说成立的话,它至少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元素。我们在佛学中见到的四大学说和中国普遍运用的五行学说的逻辑内核都不是物质构成,四大学说主要是性质构成,它是以性质区分四大,它具有喻学的贯通性,比如骨头、指甲不是土地,它是生物范畴,但在四大学说中它归入地的范畴,其归入的逻辑是其性质。五行学说则是性质构成和关系构成。这一点决定了五行学说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地运用。所以阴阳和五行都不是元素。
元素构成和五行构成是有本质区别的,即元素是没有关系的,但五行学说主要的内核是事物之间彼此生克的关系,它是一种性质和规律的数理模型。
佛教中的四大构成是依性质为准的,即所有流动性的物质都属于水,如血、津液、口水、鼻涕等,所有湮塞、凝固、坚硬性的物质都属于土,如骨、肉、筋、爪等,所有热量属于火,所有穿透性的无形的事物则属于风,如呼吸、屁、声响等。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即土壤、金属、矿产、人的骨头、指甲以及人类工业制造出的所有固态产品,都属于地的范畴,但它们是同一种元素构成的吗?所以四大学说其实也不是依物质元素为基础构建的,而是依事物性质为基础构建的。
四大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在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我个人的观点是,五行学说和四大学说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在医学上,可以统一起来,这会是中国医学的一个进步,当然,它们本身所运用的基础方法也都是喻学的由此至彼的贯通性。
所以,诸多学者所认为的元素说属于科学,五行说只是直观猜想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是没有充分理解五行、四大的表现。
许多认为五行说是牵强比附的人,可以参看书中后面讲到的象性数理四位一体和数理模型的相关内容。

问:为什么要说它是一个数理模型?

答:因为我们用现代的理解,我们会认为五行是一种直观经验因而不准确,我在总结喻学的数理之学的时候,对从一到十的每个数都进行了推演,结果发现只有二和五这两个数,是可以实现正反两个循环的。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只需要几张纸,你将从一到十的数字在纸上画出生克循环的圆形,然后你就会发现只有二和五的数能够实现。
五行说中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其实并不完美,我们可以作这样一种推演:
假如当年邹衍等人也是从图形上,发现只有二和五才能实现生克的完美循环,那么现在你也可以发现五个圆圈是完美的生克循环,问题就在于,当你发下这个循环时,这时候你怎么向别人介绍你的发现?你如何命名这个循环中的五个要素?用A、B、C、D、E来表示?用1、2、3、4、5来表达?
你最后会发现你只能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名称,那就是金木水火土。
所以五行循环并不是金木水火土的循环,相反,金木水火土是五行循环不得已而用之的一个并不完美的名称。但这个名称易于理解,又很直观,所以在古代,它也是唯一适合的名称。
即便是时间到了现代,也很难找到一个更好的名称来代替它。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8-5 07:22
问:为什么在平衡健康学里,主要讲的都是阴阳平衡,极少提到五行的平衡?

答:在数理模型里面,二的数理是最基础的,世界上所有复杂的关系,最后都可以拆分成二的关系,比如夫妻关系是二的关系,但当有了儿子后,变成三的关系,但这个三的关系最终可以拆分成父子、母子、夫妻三对关系。
但五行是数理模型中最复杂的关系,它涉及到相生、相克、以生辅克、以克辅生的虽然很简炼但其实很复杂的关系,对这一复杂的关系,我尚不能很好地把握,也未曾很好地运用。
五行是多相平衡,而在性的层面,与阴阳平衡的彼此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相对不同,五行是由五个不同的性质构成的更为复杂的关系,但这个五行关系通过递相克制、递相生养的关系,建立起来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平衡循环。
五行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循环的平衡,是互相交换的回互链条式平衡。
终而复始,生生不息,五行平衡循环论是古代人类对天道的最富哲理的认识,而五行中还蕴含了万物性质的相反和相成,也就是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五行循环实际上对天象、万象、人体等运行规律和内在本质的哲学性的概括,这种概括并不一定非得要凑足五这个数,比如我小时候我们常玩的虎吃鸡、鸡吃虫、虫吃棒、棒打虎的游戏,也是反映了万物的循环相克,虽然这里面并没有相生,但却有相救,鸡吃虫可以救棒,棒打虎又可以救鸡,也是一个完美的相助相克的循环。
这样一个复杂的,正反向互相直接影响,隔一行又间接影响的人体功能链条,其相互间的关系是变化无穷的,这正如《孙子兵法》中所描述的:“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实际上五行的任意一行在这个圆形回互链条的状态,都会影响到其他四行。其实五行循环论是最早的蝴蝶效应理论,只不过它代表了更丰富更深厚的真理,而且为了更抽象更普遍的概括真理,它讲得并不是那么具体而微罢了。
既然五行循环论中任意一行都会影响到其他的行(阴阳亦然),那么同样的道理,任意一行的问题都可以从其他行中找到根源。所以血虚治气、气虚治血、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等众多的中医学理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正是因为五行中任何一行的问题都会影响整个人体功能的链条,所以保持五行的平衡就尤其重要了。

问:您说尚不能很好地把握五行数理模型,是否意味着它存在问题?它是否完美解决了中医学中五行的逻辑原理的问题。

答:我想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在做出更多的理论发现之前,我只能最简单地预测式地讲一下。
从逻辑原理的层面来讲,五行的数理模型说是没有任何逻辑问题的,真正的问题在于它的运用。
最适合代言五行数理模型的金木水火土,其实也并非尽善尽美,我们在传统文化中认为的黑色属水,黄色属土,于是以黄牛为代表的牛归于土,在易经中也是这样的,牛为坤的代表,属黄色,但水牛多有黑色、青色的,又应当属水或属木。当然在《内经》里,五畜是用五味来区分的,即便如此,五味与五色的归属也具有事实上的矛盾,另外猪黑色属水,但我们现在养的猪很多是白色的,这就导致五行的运用在事实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单以这一个例子而言,五行的归属是一个复杂辩证的问题,五行的运用则将更加复杂。
作为人类数学中最复杂的一个数理模型,五行的辩证运用以及逻辑原理的发现,也自然是最复杂的。
五行数理模型这个理论是完美无缺的,但在具体运用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很多逻辑需要建立。

问:五行数理模型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它的复杂性是否构成它的问题?这种复杂性构成的问题是否是您很少谈及五行的原因?

答:它的复杂性表现在多个方面,简单的方面如它的层次或者说维度,首先是模型本身,其次是在运用时,金木水火土最初是一个解析宇宙的模型,然后它被运用到人类社会和国家,以及它被运用到地球万象中去,单以物质而论,除了地球上的金木水火土外,这种物质五行所代表的数理五行,更广泛地运用到各个层次,从地球基础物质开始,到五谷、五畜、五果等,从世界构成到人类社会再到人体,五行的运用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除阴阳(二)数理模型外被运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模型。
这种复杂性产生了一种问题,导致了对五行的实际运用必须做到圆满的细致的辩证,这种辩证会是一种复杂的辩证,它导致了中医必须进行辩证施治。
以五行而言,五畜与金木水火土的冲突或矛盾尚不明显,但五谷、五果却都属于木,这就意味着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每一行中,都会裂变出一个完整的、分枝的五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五谷中的稷、黍、麦、菽、麻,现在只有麦是我们的常用食品,在这种情况下,当代的五谷似乎应该重新进行审订。
五果中的枣、李、杏、栗、桃,其中李子在市场上非常少见,杏子也较为少见,桃子因为品种培育和贮藏的原因,和枣、栗一起成为终年可见的产品,那么我们当代的五果是否也应该重新进行审订?
另外,假如世界上的牛有五种颜色,而牛肉的味道又足够分为五种,而牛的生活习性又分为草原森林牛、水牛、土牛等情况,那么牛这一种动物,在五畜中属于土,而在牛这一个单属中,它可能还会被细分为金木水火土的五牛。
另外一点就是,古人审订各种五行组合时,其审订的逻辑究竟是什么?随着《终始》《大圣》等古代著述的遗失,我们现代人无法理解古人制定各层次五行的内在逻辑,那就只能重新探究这些五行的内在逻辑,或者重新推演、审订出较古人的五行体系更完美的、更科学的、更圆融的五行体系来。
五果、五谷、五蔬都属于木,那就意味着其实五行的运用在事实上构成一种多五行维度的互相贯通的五行立体结构。
可以说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复杂的一个数理模型。想要对这个数理模型进行完美的理论重建,是极其困难的。
因为意识到五行数理模型的难度,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中医的气血论,而很少涉及到五行。

问:五行数理模型如果不能建立完美的理论体系,那是否意味着对治疗和药物的影响?

答:在五行数理模型建立起完美的理论体系之前,虽然各支线没有完美的理论逻辑,但医药的应用主要是靠实践逻辑,现实中的绝症,哪怕只有很小的治愈率,患者也会毫不犹豫的尝试;另外有些治疗有很大的副作用,但患者依然会选择,这都是实践逻辑。医学所适应的逻辑跟其他领域所适用的逻辑并不完全相同。中医的治疗和药物都相对温和,见效也慢一些,在实践逻辑上有它的特点。
现代很多医药并不是靠明确的因果结构研发出来的,比如西医中高血压尤其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未明确,但基于对高血压病理生理过程的理解、临床经验以及科学研究,高血压的治疗药物依然被开发出来,在医学而言,在理论逻辑建立成功之前,往往是实践逻辑先行,关于高血压的病理,中医学的病因在目前看起来反而较为清楚,但高血压的临床治理,却依然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这可能是因为高血压作为一种现代医学的概念,中医学对它的病因原理也一样并不足够清楚或者说中医药未能在实践上进行突破。
另外,喻医学的基础理论并不完全是数理模型,数理模型只是喻学四维中的一种。即便数理模型未能建立完美的逻辑,也不妨碍其他维度的运行。
在基础理论未获得突破之前,医药的实践逻辑是主要的。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6184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