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61093个阅读者,6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6-3 08:56

农村健身器材“吃灰”窘境亟待破解



西米露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76-1.html

  近年来,一些乡村利用街角小块零散空地、边角地打造了一批文体小广场,越来越多的健身器材“上山下乡”,进入农村地区公共场所。然而,一些上级发放或乡村自购的健身器材,由于疏于管护,陷入了“超期服役”“缺胳膊少腿”“篮球场变晒谷场”的窘境。

  体育场馆建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及于民。在一些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儿童较多,健身娱乐是刚需,群众对体育设施的普及更是翘首以待。然而,部分乡村安装健身设施后,随着时间推移,原本享有赞誉的民生项目却因无人维护而问题频出,既为当地群众埋下健身不成反“伤身”的隐患,也受到各方诟病。

  探析农村健身器材“吃灰”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有效的管护制度,往往“重建轻管”,甚至“只建不管”。这一方面导致群众对健身器材使用功能和方法不熟悉、不了解,另一方面导致部分器材“带病”工作,群众反映问题后各个部门还相互“踢皮球”。

  “小器材”关乎“大民生”。跳出农村健身器材“吃灰”窘境,避免器材沦为“弃材”,不能一笑而过。要在充分考虑群众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目标人群、资源承载能力、空间利用、地域特色等因素,科学配置器材种类;建立健全健身器材闭环管理维护体制机制,在信息反馈、维修销号、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各环节安排专人负责,让制度形成闭环、让监管不留死角,保证“建好、用好、管好”;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引导群众正确使用器材,避免因不当使用而损坏器材,激发群众健身的积极性。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只有调动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为农民群众提供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让健身器材更“健康”,方能真正擦亮乡村振兴的“健康底色”。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6-3 10:19
这些健身器材就像“一建了之”的摆设,没有专人管理和维护,很快就变成了废弃的“铁疙瘩”。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6-3 10:20
应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需求,科学配置健身器材的种类和数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6-3 10:21
农村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这些健身器材很难经受住长时间的侵蚀。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6-3 10:22
应该建立专门的管护队伍,定期巡查、维修和保养这些健身器材。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6-3 10:23
农村健身器材的供给与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匹配。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7026 s, 9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