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8-28 08:38

老家那个团寨,只有八十多岁的叔叔和婶婶还在坚守



千年飞山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老家那个团寨,只有八十多岁的叔叔和婶婶还在坚守

有位博主曾在网上发了这样一张照片:坐落在贵州深山的一个乡村,几十栋木房子呈阶梯式,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山间。宁静悠远,别有诗意。
然而,这么美丽的村子,却人烟稀少,只有几个80多岁的老人留守。
看了文章,五味杂陈,很是伤感。因为这样的情况,在现在中国的很多农村,已经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在我的老家,何曾不是这样,甚至更加破败不堪、荒凉落寞。
前段时间,我带着家人回了一趟老家,所见所闻,今非昔比,所以心情很低落,回来后便发了一个视频动态:“富人以为的天堂,游子牵挂的故乡!曾经热闹的山寨,现在只剩下老人孤守……”。
那一片杂草丛生的土地,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和共鸣,有人感伤道:这只是当前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我的老家,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一个叫南山的苗寨。
这是一个很小的山寨,全村不过六十多户,三百人不到,而且在上一轮“撤村并乡”后,南山村还没有了村名,仅仅成为三锹乡地笋村的两个村民小组了。
这些年,公路、电路、通讯、自来水等都通到了村头寨尾,但这里却一天比一天安静和寂寥,大片的田地已经荒废,无人耕种,一人多高的野草肆意蔓延,无人打理。
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孩子在城里买房结婚,老人帮忙带娃去了,而更多的年轻人,纷纷前往发达地方打工,希望能够发家致富。
平时,老家的房屋都是人去楼空,一片狼藉,屋檐上蜘蛛网密布,甚至连燕子都不来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忙着外出讨生计是一个重要原因,更为关键的是,村里不知从何时起,不办学校了。
当前,偌大一个三锹乡居然没有一所村小,只在乡政府所在地仅存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但这些年,这所学校也不断萎缩,举步维艰,生源越来越少,非常不景气,全校只有一百多学生,有些年级甚至只有几个学生,还不如以前的一个村小人多。
曾几何时,由于学生太多,而办学资源有限,一个班有七八十人,有的学生因成绩差不能升入初中,小学毕业就不得不辍学。
而现在,高高的教学楼,宽敞的教室,硬件软件一应俱全,却出现了义务教育也愁着招生的尴尬,真是莫大的讽刺!
在一些条件好的家庭带动下,很多人家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逃离三锹,他们干脆在县城购买了学区房,把孩子放在城里上学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乡下人的流离失所,除了让农村人越来越少,也严重造成了生源的不足,进一步加深了乡村教育的困境。
更可怕的是,很多时候,不是人们不想留下来,而是生存压力逼迫,你不能一直留在老家面朝黄土背朝天当农民,那样将永无出头之日。
在南山,人口本来就少,现在找不到婆娘的光棍却一大把,未来的形势必将更加严峻和糟糕。
南山是一个统称,虽不大、人不多,但居住比较分散,也分几个团寨,除了大寨子,还有元冲、秧溪坡、杨梅冲、茶树坳、梨子湾、布刀田等。
我家的老屋,就建在布刀田,离大寨子三里左右。顾名思义,以前这里就是一丘田,像苗族人织布用的一把木刀那样的一块地,由此而得名。
这地方虽然不开阔、很陡峭,但曾经却井然有序地排挤着十来户人家。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那是多好的一片家园和乐土呀,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太多的快乐和回忆!
那时,房屋一律门对九龙山,一条小溪潺潺从寨脚流过,屋前是稻田,屋后是菜地,周围是绿水青山,春有百花盛开,夏有蓝天白云,秋有瓜果飘香,冬有皑皑白雪,多么的诗情画意,生态和谐!
生活尽管很艰苦,但家家都是炊烟袅袅,儿孙满堂。
我们小孩更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十几个人在空坪里一起嬉戏打闹,天断黑了才肯回自己的家,而且就算回到了家里,有时还会跑出来串门,哪家热闹去哪家凑热闹。
后来,我到外面读书了,又在外面参加了工作,离开家乡三十多年,只是偶尔回去了。
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团寨的人也随着浪潮陆陆续续流走了,进城的进城,搬迁的搬迁......
如今的布刀田,早已物是人非,变得面目全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片芳草萋萋的悲凉景象!
整个团寨,仅我叔叔那栋房子还冒着烟火,只有他和婶婶还依然在此生活。
其他的房屋全部无人居住了,房子的四周草木旺盛,甚至连进屋的路都找不到了,哪里还有鸡鸭成群、猫叫狗跳的场面,越发的惨不忍睹。
而两老口都八十多岁了,还能坚守多久,不敢想象,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团寨一定会彻底消逝......
每次回来,我都会到布刀田走走、坐坐,看到眼前的惨状,心情总是非常沉重,这次也是一样。
叔叔是堂叔,我的爷爷和他的父亲是亲兄弟。他家那一支比较发人,他有三兄弟、三姊妹,但我家这一支只有我父亲和一个姑姑,而到我这一辈也只有两个姐姐和我这个独子。
所以,自从父亲过世后,我们每次回老家都是进堂兄弟家了。
叔叔是他们家的老大,他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在三锹场上开诊所,老三在县城陪孩子读书,老四在广东定居了,女儿也嫁到了外地,只有老二留守在南山当村干部,但很多年前就搬离了布刀田,在梨子湾独门独户生活了。
具体来说,我家更早的房屋起在布刀田里,八十年代初,重新起了屋,也就是现在的老屋,往东二十米而已,但是很高的吊脚楼。
不过,我们每次回来,都会先上布刀田去看看叔叔婶婶,然后挨家挨户的房屋瞅一瞅,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总喜欢寻找些许记忆。
整个布刀田,完全掩映在树木和杂草丛中,尤其是叔叔老三家屋前有一棵金秋梨,树上挂满了果实。
正是梨子成熟的季节,金黄色的梨果,它们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诱人,让人忍不住想品尝一口。
满树丰硕的梨子,仿佛一盏盏金黄色的小灯笼,照亮了四周,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生机。
但其实,在我看来,硕果累累反而衬托出这里的荒芜和没落,因为那么多迷人的果实却无人问津。
若是在过去,早就所剩无几了。记得小时候,三叔家后门有一株野生梨子,个儿小、味道差,还没熟透,已被我们偷完了!
在聊天时,我问叔叔和婶婶,为什么不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呢,你们年纪大了,子女都不放心你们?
叔叔说:“现在我们还能行动,两老口生活自由一些。”
而婶婶却说:“其实,我们也想和你哥你弟他们一起过日子,但是我和你叔都舍不得生活了一辈子的布刀田。如果我们也不在这里了,就没有一个人会想起和记得这个地方了!”
叔叔原本是不想提及这个沉重的话题的,见婶婶说开了,他也干脆挑明了:“在这里继续生活,也是为了让你们回来有家可进,说明还有人在!”
听了他们的话,我深深震动。
多么善良、多么重情重义的叔叔婶婶,原来都是为了我们着想啊!
是的,人在家就在。人气,人气,如果一个地方人都没有了,哪里还会有气息?
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老家到城市里去寻求更好的生活,许多乡村逐渐变成了“空壳村”“无烟村”。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人,我也很不是滋味,总想说点、写点什么。
实际上,这种现象并不是什么秘密,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它就是赤裸裸的现实,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
然而,为什么很多人却不愿意正视这个问题呢?当然,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且深刻的。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对故乡的那份情怀与依恋,所以才不敢直面它的凋零与远去?
毕竟,谁愿意看到自己曾经熟悉的地方,那个“生我养我”的故土,变得如此荒凉和不堪!
可是,掩饰、逃避和顺其自然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勇敢面对、迎接挑战,才能找到出路、回归人间烟火,也才会让游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我们都知道,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和生活的便利,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了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当人们看到外面世界的繁华时,自然会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流动是否健康可持续?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随着人口流动加剧,农村的社会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原本紧密的社会关系变得松散,没有人来建设,谈何乡村振兴,谈何代代相传?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传承,也让农村失去了生命活力和发展动力。
其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进步,乡村的价值永远是不可替代的。
叶落归根,这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来源,更是精神家园的所在。
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乡村重新焕发精彩,让那些留守的人们不再孤单,让孩子们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快乐成长。
从此,繁荣昌盛、生机勃勃,人丁兴旺、生生不息!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8-28 09:24
时代变迁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9-4 07:34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5773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