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3069个阅读者,2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9-15 09:36

千年飞山|独处,是最好的修行



千年飞山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独处,是最好的修行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喜好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喜欢热闹,害怕寂寞;也有人喜欢独处,害怕喧嚣。正是不同的性格,成就千差万别的人生。
优秀的人总能与孤独相伴,浮躁的人喜欢与热闹为伍,宁静致远,浮躁无为,这就是做人的因果关系。
《易经》里有这样一句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只有自己努力,上天才会庇佑你。与其寄希望于别人,不如自己强大起来。
但是,强大的前提要给自己独处的时间,能忍得住孤独和冷清。
就像作家周国平曾说过:“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人活于世,许多人往往疲于奔命地应付外界的纷扰,以至于忽视了内心的修行。
而独处则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可以与灵魂来一场促膝长谈。
其实,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独处。一辈子不需要太多的朋友,独处才是最重要的修行。
作家小仲马在创作文学之初,被频频退稿,父亲大仲马便劝他:“你寄稿时给编辑先生附上一封信,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也许情况就会好多了。”
但小仲马却拒绝这样做,在没有借助父亲帮助的前提下,他无数次地打磨自己的作品,终于在1848年,凭着《茶花女》一炮而红。
《清静经》中有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清代金石学家张廷济也有一副对联:“朱晦翁半日静坐,欧阳子方夜读书。”
越是境界非凡的人,越能拥有更优质的独处能力。懂得遇事向内求,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们要知道,比起外界的热闹和浮华,真正成就一个人的,反而是离群索居、自律且专注事业的时光。
平庸的人一旦独处,只会是焦躁不安,心神不定;强大的人独行,却能沉淀自己,活出真我。
他们熬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积攒力量,然后大放光彩。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只有自己才能给予自己足够的安全感。
当你强大到不用依附他人而活,即便路途再艰,风雨再大,你也能闲庭信步,撑伞而行。
杨绛先生一辈子都不“合群”,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和钱钟书两个人绝少应酬,躲在书斋里读书自娱,写书自乐。
她翻译的《堂吉诃德》发行百万册,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翻译版本,102岁还出版了250万字的《杨绛文集》。
 世人都尊她一声“先生”,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和威望,就在于杨绛践行的: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人生曼妙的风景,不是外人的肯定,而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美国作家、哲学家梭罗也说过:“我喜欢独处,我从没遇到过比孤独更好的伴侣。”
独处是智慧的沉淀,成事的保障。
梭罗是如此说的,也是那样做的。他曾经远离尘嚣,只身一人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在这期间,自耕自食,自始至终都独自一人。
也正因为两年的独处和深耕,才有了传世名著《瓦尔登湖》,震撼人心。
可见,一个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真正的发现自己、认清自己、回归自我、成就自我。
《百年孤独》中有这样一段话:“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处的时候,安静自在,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思绪,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自己陪同自己,回归一个真实的自已。”
人这一辈子,有时候没有关系,或许正是最好的状态。
与其费尽心思迎合、配合别人,让自己不断陷入疲惫的状态,还不如舍弃一些让自己不舒服、不必要的关系,把白己置身于自由自在的状态。
正如叔本华所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实际上,一个人越是能够放下,他就越是富有。
演讲者皮克·耶尔,29岁时就过上了普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住在派克大道与二十街交界处的一间公寓里;在曼哈顿一栋摩天大楼的25层上班;工作是为《时代》周刊报道国际时事;可以随心所欲地到世界各地旅行......
然而,在忙碌、兴奋之余,他觉得自己只是在盲目的狂奔,毫无目标和意义。
于是,他选择逃离了别人羡慕的生活,搬到日本京都的一条后街,生活了一年。
正如《安静的力量》中他认为的,“放空”是解决麻烦必要的方式,所以他倡导关掉电脑、将手机丢到一边,长时间地独处、静坐地生活。
漫漫人生路上,我们避免不了孤独,但完全可以锻炼自己独处的能力,将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5205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