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刻板效应:不要总是以老眼光看人
|
发表时间:2025-1-6 09:34
刻板效应:不要总是以老眼光看人千年飞山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刻板效应:不要总是以老眼光看人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这样一句话:“你永远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有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未必就是事物的全部真相,而我们所了解的,也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生活中,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女孩子理科肯定不行”,或者“男生都不擅长表达情感”? 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交往,就对某一类人产生了一种不易改变的、笼统而简单的评价,这是经常出现的现象。 有个学习成绩不是太好的小学生,特别喜欢猫,平时对猫观察得非常仔细,对猫的生活习性、爱好等了如指掌。 在一次自选题的作文中,他写了一篇题目为《我和我的小花猫》的作文。因写得生动有趣、栩栩如生,结果语文老师却认为这是他抄袭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是这个语文老师患了“印象病”,也就是陷入了一种带有偏见的“刻板效应”! 偏见就是这样,未知事情全貌,自我的思维就先入为主,以自我的立场去给以置评。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 他向两组被试分别介绍情况,给甲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个罪犯”;给乙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对这个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 评价的结果,甲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 而乙组被试则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为什么两组被试对同一照片的面部特征所做出的评价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人们对社会各类的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 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 从中你会发现,完全根据某些标签来对人进行判断,是多么的不靠谱、不可信! 实际上,这就是“刻板效应”的偏见造成的误导! 那么,刻板效应究竟是什么? 这一效应,又称“定型效应”“定势效应”,或“刻板印象”, 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的印象。 具体是指,对事物形成的一般看法和个人评价,认为某种事物应该具有其特定的属性,而忽视事物的个体差异。这种效应是由社会按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分类而形成的固定印象。 一句话,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这往往是脱离事实的偏见。 生活中,标签贴满全身,偏见无处不在! 比如,人们常常会贴的标签:北方人豪爽、南方人精明、工人正直、农民质朴、军人雷厉风行、商人较为奸诈、知识分子文质彬彬,诸如此类都是类化的看法,都是人脑中形成的刻板印象。 此外,性别、年龄等因素,亦可成为刻板效应对人分类的标准。 例如,按年龄归类,认为年轻人上进心强,敢说敢干,而老年人则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 按性别归类,认为男人总是独立性强,自信和有抱负,而女性则是依赖性强,讲究容貌,细心软弱。 由于刻板效应的作用,人们在认知某人的时候,会先将他的一些特别的特征归属为某类成员,又把属于这类成员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归属到他的身上,再以此为依据去认知他。 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那种“死板”的认知,被刻板效应所迷惑过? 临近年底了,如果你是一位外出打工的人员,突然在手机上刷到某公司老板被其员工捅伤了的新闻,你会怎么想? 相信大多数的朋友都会认为:肯定是那个老板拖欠员工工资不给,把员工逼急了,所以才发生这种事。 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先不论真实情形是咋回事,就冲看到这则报道的第一时间,你就已经在心里给这件事下了定论:老板拖欠员工工资! 这说明什么?说明刻板效应已经深入人心了。 在你心里,员工是弱势群体,不逼到一定程度是不会捅伤老板的。 由此可以看出,刻板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很容易让你产生偏见,还没有进一步核实,就直接下了结论。 实际上,人们一旦对某个事物形成某种印象,就很难改变,所以合理利用刻板效应有助于人生发展进步。 隋末时期,李渊父子见隋朝大势已去,便决定起兵逐鹿中原,但是最初他们地少粮缺,最缺的还是兵源和人才,虽然占据长安,可强敌环伺,形势不容乐观。 李世民就请教房玄龄,这种局面该如何应对。 房玄龄说了三点:“大争之世,急争名,缓图利。一争爱民之名使民心所向,二争贤主之名使英雄归心,三争良将之名使群雄惧让。” 李世民采用了房玄龄的建议,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军队赏罚分明,很多文臣武将纷纷来投奔;最主要的是,捧出后来被奉为军神的李靖为他开疆扩土,效果不同凡响。 起初,李世民只让李靖去打必胜之战,博得一个“常胜将军”的名声。 后期,李靖四处征战,因为“从无败绩”的名气,很多缺乏经验的敌将看见李靖的帅旗就开城投降或者望风而逃。 这三点建议,其实用的就是刻板效应的正面影响,让人形成“大唐爱民如子”“唐军赏罚分明”“李靖从无败绩”,这样的刻板印象,达到了令人惊喜的成效。 不可否认,刻板印象尽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迅速洞悉概况,节省时间与精力。 但是,也很可能因此会形成偏见,忽略个体差异性,从而影响你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若是不及时纠正,或可扭曲为歧视,极不利于你的生活和事业。 苏轼有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有长时间仔细观察,深入了解,才能全面地认识一个人,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否则,如果以貌取人,往往会看走眼,失人才。 在《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 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产生不悦情绪,这正是刻板效应的负面效应在发生作用。 因此,以老眼光、从门缝里、戴上有色眼镜看人,都是看不准的,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错过和错失人才。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居住在同一方区域、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刻板印象一般说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俗话也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毕竟,刻板印象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以偏概全的错误在所难免。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如“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那么就会出现错误,带来悲剧,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对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古语有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历史经验值得汲取。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 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告诫自己:不能一如既往地用老眼光看待他人,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 二是要全面地看待他人。有时候,我们看待他人,对他人产生刻板印象,是因为只看到了对方的某个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而没有全方位、全过程跟踪和了解一个人。只有从多方面、多层次着手,才能逐步消除对一个人的刻板印象。 三是要客观地看待他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看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对方的出身、相貌、年龄、性别、文凭等因素而认定其好坏与优劣,而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才能交到朋友,有人可用。 总而言之,我们要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辞”,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只有把人看准了,你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去分别对待不同类型的人,从而赢得好人缘,过上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