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美学心得(第二百七十二集) 罗国正
|
发表时间:2025-1-7 16:21
美学心得(第二百七十二集) 罗国正hzan000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美学心得(第二百七十二集)
罗国正 (2024年12月) 3251、现代画论、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画家汪亚尘(1894—1983),是浙江杭州市人,由于不少作品是画了很好的金鱼,所以有个雅号叫“金鱼先生”。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绘画、或与绘画相关的活动方面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自然也留下不少美学的心得,下面介绍他的主要美学观点: 1、“美是什么?就是接触着人的五官中,映像在心里的一种快乐的铭感(是一种极深的感觉)。” 2、“美术是什么?就是表现空间时间的美的一种技术和幻术。” 3、“艺术上有外观和内容。外观就是美,内容就是情感。” 4、“艺术是爱的使命”,不是“憎恶的使命”。“要做个‘爱’的使命,谋人们的幸福!和平!” 5、“艺术就是体现强调主观之物,有主观的体现,才有艺术的价值。” 6、“愚中所含的美,是主观的美,所谓愚拙的感觉,在客观上,要是没有明了内容,既摸不着头脑,又不能表同情的。”“在稚拙感中,不惟有伦理的美,还有形式上所显出的美,就是在异常感或超常感里面的神秘美。” 7、“艺术的创作欲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现,艺术作品之所以感动于人,也因为鉴赏者内心同情的表现。倘使立了主义和派别的规范,那么,作者的感情便不能自由地运用,所以派别的艺术,既没有相关的裨益,而且丧失创作艺术的真义。” 8、“没有永久无限的美倾入内部的作品,便容易消失。” 9、“美不是束缚在道德之下的东西,有美的价值,或可说是一种道德的效果,决不是有了道德的价值然后才算美”,“裸体美是自然界中的至美,不容道德来限制。美可以概括道德,道德不可以概括美。” 汪亚尘强调美与艺术发生的先后次序。认为美是一种快乐的极深感觉;美术是表现时空的美的一种技术和幻觉;美是普遍的,美的感动也是在人类中普遍的;对美的探求是艺术的核心。包括自然美、人体美、壮美、优美,或动的美、静的美,以及一切的情愫。他还认为,艺术的外观是美,内容是感情。人人都有审美的本能,感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会麻木。一个人、一个民族要养成高尚的趣味、促成美的意识进化,需要大力提倡艺术、审美的教育,要打破贵族阶层的艺术,提倡从事民众的运动。他主张:“艺术是爱的使命”,“谋人们的幸福!和平!” 汪亚尘的绘画除接受国画的传统技法外,主要是受欧洲的写实主义、印象画派的影响,他的美学理念是推崇唯美主义。他画的金鱼受到艺术界和传媒等多方面好评,他画的金鱼是先用素描然后着色,并参考了清末海上画家虚谷上人的“高古淳朴”画金鱼的艺术风格。他长期在绘画上主张、并努力创作中西技法融合的画,以求“进境”、达到画贯中西,实现中国绘画的革命。为此,他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探索,参与和举办了很多的画展,并写出了不少美学方面的文章。 汪亚尘打破了一类人只重国画,另一类人只重西方油画的偏执局面,坚定走一条中西合璧的创作探索之路,他提倡的这条路,至今还有不少画家在努力前行。另一方面,汪亚尘从教育、办画展、写美学文章等发力,这些都对中国人提升美学、艺术水平,减少“美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从美学的学理上来研究汪亚尘的美学观点,我认为他的观点有不少合理的成份,但同时也存在不少以偏盖全的问题。例如:他认为美是接触着人的五官中,映像在心里的一种快乐的极深感觉。而事实上,美既有极深刻的感觉,也有浅浅的、淡淡的美感。很多研究也证明,有些动物也有本能的美感。人处在坐禅、暝想、或回忆、或梦中,不依靠五官,也会产生美感。人类既有本能的美感,也有自觉的美感;既有情感带来的美感,也有理性带来的美感;既有自然发生的美感,也有信仰、价值观、审美观等带来的美感。总之,人的美感是主体与客体、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唯物与唯心、本能与自觉、自发与选择、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现实与幻觉、单纯与复杂、一维与多维、现场与情景、即感与回忆和预想、直觉与想象、再现与表现等的辩证统一。这些美感的多对概念的辩证统一关系,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们发展到汪亚尘时期(包括当今的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基本上是认识不足的。所以,汪亚尘对美学很多问题有片面理解是不足为奇的。汪亚尘又认为:美术就是表现空间时间的美的一种技术和幻术。“艺术上有外观和内容,外观就是美,内容就是情感”,“艺术是爱的使命”。我则认为:其实,美术以至艺术,不但可以再现、表现美,也可以再现、表现丑。艺术不单是一种技术、幻术,也可以是灵魂、思想、信念的真实、现实、即时的情景的直接表达。它的内容不但可以传达出情感、只有爱的使命,还可以传播真、善、美,记录人类物质的、精神的活动等。还可以揭露、抵制假、丑、恶。汪亚尘还认为:“美可以概括道德,道德不可以概括美”。其实,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是先有美感,后来才有道德,但不能说美可以概括道德,因美和道德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只能说,美之中有部分涉及道德,道德之中,有部分涉及到美。例如:人格美等。 总的来讲,汪亚尘一生大部分时间是比较单纯地从事与艺术相关的活动,他与很多艺术家相比,一生比较平稳,较少波折,并能逐步地接近他的理想目标。他的美学观点,有正确的,也有片面的。他无论在美学文章、画作、与绘画相关的活动,都对中国美学发展起到正面作用,在中国现代画坛上,他是有较大影响的人物,他留下的重要著作有《汪亚尘艺术文集》。 3252、现代学者、哲学家、教育家范寿康(1894—1983),是浙江上虞县人,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获教育、哲学硕士学位。他曾有多种身份和在中国担任多种职务,一生主要是从事教育(多数是哲学教学)、学术研究和编辑工作。他的哲学、美学思想主要是受日本学者阿部次郎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现介绍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美的对象是由感觉材料所构成的主观上的形象。 2、反对将艺术作品作为美的对象根据。艺术作品实在也是构成美的对象材料。 3、只有理解艺术者才能知道艺术品的真正价值。 4、审美经验与其他经验有共同点,即建立于主观对于客观的对立关系上;又有特殊点,即非功利的态度、分离和孤立,感情移入、艺术观照的态度。 5、“所谓美的态度实在不外将自我的生命移入对象,而所谓生命的意识中可以说是不外乎感情;因此,我们可以说美的态度实在不外感情移入的态度便罢了。” 6、“所谓美,是积极的感情移入。” 7、“美的观照,必须把一切现实的利害等加以隔绝,纯粹构成独立的世界,不但只是思维着或表象着无条件地存在着的对象,而且要完全地陶醉于这对象里面。”由此而改变对象使其获得美的观念性、美的分离性、美的客观性、美的实在性。美的观照对于对象与“美的深”(一种深度),是成为美的实在性的最根本条件,并构成美的价值中最重大意义的一层。美的观照也自然地连续进入美的鉴赏。“所谓观照乃是我们对于美的对象的一种态度。而所谓欣赏是由美的观照在我们内心所行的一种关于价值的体验。” 8、“人格深处才能发出‘人’来。这样,消极的感情移入,是可以做积极的感情移入的基础过程或手段的。” 范寿康的哲学、美学观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是在日本留学接受了所学的知识、思想影响,后一阶段主要是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但还有抹不去的前一阶段的痕迹。他对很多美学问题,已比不少与他同时代的文化人有了明显上升了一个台阶,有些见解甚至较为深刻 ,在此我不作赘述,有兴趣者可找他的相关论述研究研究。我在这里要选几个重点指出他的观点中存在的问题,以供大家参考。第一,在审美的非功利态度的观点上,他显然是接受了康德的思想,但他这思想又存在着自相矛盾,例如,他说:“而所谓欣赏乃是美的观照在我们内心所行的一种关于价值的体验。”其实康德和不少美学家(包括范寿康),不明白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时间在审美过程中的价值、对人的利害关系。凡是无益的、无价值、有害的、毫无意义的事物,人们是不会花时间去欣赏、观照的。否则,就是浪费时间、精力,或者说是浪费生命。所以,进行审美活动,审美主体是根据一定的利害关系对审美对象进行选择,而不是无的放矢的。而这种利害关系,常显现在审美之前和审美之后,至于在审美进行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不是对于所有人,或同一个人所有时候会出现的),审美主体被审美对象深深地吸引、甚至陶醉在其中而忘怀了一切,当然,这时也包括忘记了利害关系。这种情况,对于审美者来说,是常有发生的事。但这并不代表了审美是不存在利害关系。恰恰相反,审美者在追求审美的享受、精神上的陶醉,这就是非常高级的利益。第二,范寿康认为:“所谓美,是积极的感情移入。”而且“美的深”(一种深度),是成为美的实在性最根本条件;美的态度就是自我生命感情移入对象。我认为:美的态度是受人的本能美感和自觉的、理性的判断,这里包括审美主体心中已形成的审美观、审美标准、价值观、信念和习惯等综合地影响对象的判断而形成结果。美不是积极的感情移入,而是审美主体对具体的审美对象在特定情景中引发出生趣的一种感觉。审美对象不只是审美主体以外的客体事物,还应包括审美主体自身内有、或存在的信息、图像、经验、气场、身心状况,或各种记忆、回忆、预测、计划等等。美感不一定都是深刻的,也可以是肤浅的、浮面的、轻淡的。第三、不是所有的美是处于积极的状态的,在一定的情景中和特定的条件下,消极的感情移入审美对象里,也会产生“凄美”、“冷艳”、病态美(例如一些盆景、个别美人)等等。当然,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深入了解人格,就更容易辨别出人的性质。第四、范寿康:反对将艺术作品作为美的对象根据。艺术作品实在也是构成美的对象材料。我认为,他这观点从普遍意义说,是成立的。但现实中的审美常常是具体的、个别的、逐一地发生的。是具体的、确定的审美主体对具体的、特定的审美对象、在特定的情景中,为了一定的需要而进行审美,有时审美主体可以将自然景色、或某个人等作为对审美对象审美参照、对照评判的根据,也可以将特定的艺术品、照片、影像、印刷品等作为对审美对象审美的参照、对照、评判的根据。这些都在书法、绘画、雕刻、戏剧、学习拳法、套路上、仿古的舞蹈上等等常有发生的事情。 我觉得范寿康的美学观点,可以引发人们对美学问题更加深入地思考、研究,促进人的美学境界走上高维度。 3253、人们应感悟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稳定性、整体性与局部性、个别性、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等在人生里、以至“命运共同体”中所起的作用,作出合理的预测、调整。分清主次缓急,分清全面的连锁、放射性的较长时间的反应与部分的、短暂的、微弱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对策。 3254、关于移情说,中国早在庄子的年代,就有经典的例子。例如《庄子》里有记载庄子和惠施的一段对话: 惠施: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已运用到移情,而惠施还停留在基础的认识层次上。 3255、在移情美学方面,代表人物是立普斯,他的重要观点有两个方面:第一,主体情感移入客体上,达到主客统一的审美境界;第二,先阻塞后释放而获得快感。 3256、我认为,审美移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审美主体的移情能力;二是审美主体的意愿、态度;三是存在着移情的对象,并选准了移情的对象。具备了这些条件,才容易进入这样的程序:“移情”、“开扉”、“共情”等审美的体验。这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实现“共情”的关键环节。甚至有个别幸运者能遇到了“一见忘俗”、“一见钟情”的境界。这过程包含着美感的本能、美感的知识和美感的经验,从心理美学的角度看:懂心才会懂美。通过长期的美学修炼,而得顿悟,达到:“即心就是美”的境界。 3257、讲话对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对人的作用有很多方面,也是评价一个人的性质和水平的一方面重要依据,涉及的学问非常之多。我在这里选美学的角度去衡量“讲话”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十个方面的评价标准: 1、要从真、善、美还是假、丑、恶六个方面去定性、定量评价重要的讲话。或站在不同层次、角度去评估“讲话”是具有正能量还是负能量。要分清讲话的档次:值得重视的讲话、次要的讲话、一般的讲话、日常闲话、表面应酬的客套话、废话;或以讲话的权威性与非权威性来分;或以影响的范围大小,影响人数的多少,影响的时间长短等来划分。 2、讲话的内容与形式、态度、表情、动态是否和谐统一,是否符合讲话人的身份、角色。 3、讲话的内容与形式、状态是否符合对应的听者,是否与听者的水平相吻合,听者可否接受?对听者有什么用处、益处、或作用。 4、讲话是否简洁、明白、具有逻辑性、艺术性、吸引力,是否有新的信息量和原创性?用词、用句、用典是否得当,其寓意是什么?要分清哪些是所指、意指、能指,能给听者多少精神食粮? 5、要明确知道讲话者的用意、主题、目的、思路、将产生的效果。 6、了解讲话人的个性、行事风格、习惯、职务和精神境界属于什么层次。他(或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审美观如何?讲话是原创的还是借用别人的?原创与借用的比例各占多少?分析他的用词、用句就可以明白他的爱好、专业、性格、职业,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7、听者也要知道,哪句是真话,哪句是假话,哪句是真情实意,哪句是虚情假意,哪句是逢场作戏。要听其言观其行,进行言与行对照。 8、明白在什么场合、背景、时段、遇到什么情景中才产生这些讲话,在一般场合讲话,还是在特定的平台讲的话,这讲话的平台意味着、象征着什么?这些讲话的作用、意义、影响有多大? 9、是自然而然的讲话、日常生活的讲话,还是涉及工作的讲话,甚至是有充分准备、带任务,有的事前还作预演的讲话? 10、讲话者是否有个性特点、风格?属于什么类型的风格? …………。 明白这些,并恰当地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对“讲话”的审美,就具有较高的水平了。 3258、学习、掌握、运用很多美学知识的人,在精神上是高贵的! 3259、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1895—1953),是江苏宜兴人,在中国画坛上影响较大,时间较长。他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妙属于美,肖属于艺”。 2、“作画必须凭实写,乃能惟肖”,“待心手相应之时”,“乃至惟妙”。“肖者象也,妙者美也,肖者未必美,而美者必定肖”。 3、“杰作中最现性格处在练,练则简”。 4、“窥其自然之真际,造物于我遁形,无隐象。无不辩之色”。 5、“真感”,“一切艺术的渊源”。 6、“致广大”,“尽精微”。 7、“以人为主题,更以人民的活动为艺术中心”。 8、“寄托高深,喻意象外”。 9、绘画要“位置得宜”,“比例正确”、“黑白分明”、“动态天然”、“轻重和谐”、“性格毕现”、“传神阿堵”。 徐悲鸿在论述中国美学方面,提出“妙”与“肖”两个绘画范畴。“肖”是对自然、现实的摹仿,“妙”为一种创造。妙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概括,在师造化与艺术创作上,画家应发现自然和生活中的美。他认为“真感”是艺术之源,获得“真感”的唯一途径在“尽精微”,以“致广大”来开放眼界。画家要用“精”与“博”中概括丰富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让作品有寓意和技巧相结合,这都反映在以上他的观点的第9条的七项之中。他还强调“以人为主题,以人民的活动为艺术中心”。 徐悲鸿着重于艺术为现实、为政治服务,轻视了艺术有相对独立的规律来发展。他非常强调绘画的写实、具象、再现,并力求用这样的观念来进行绘画艺术改良。他反对或忽视写虚、抽象表现的创作。他的作品多是人物或动物,他反对或忽视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山水画、花鸟作品、抽象画。他提倡“为人生而艺术”的价值取向,但他只偏执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而不大理解艺术是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人、不同爱好者在不同的时段的多种人生艺术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例如,抽象画、花鸟虫鱼画、文人画等,……。由于徐悲鸿长期处在画坛上的重要位置,又有众多的学生、弟子,还有不少优秀的作品传世,所以,具有非常高的权威性,加上媒体为他长时间的广泛宣传,他在绘画艺术上有强力的话语权,而他在国内的对手在当时基本上是无言可说,因此,他对中国画坛有着深远的影响。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他的一些美学观点引起了较多的争议。 3260、现代文学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林语堂(1895—1976),是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在哈佛大学获文学硕士,在莱比锡大学获语言学博士。他在中国多所名牌大学任教,也当过新加坡南洋大学的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文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他编辑、著述、翻译甚丰,曾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主要美学思想比较集中反映在七个方面,其中不少属于人生美学,下面简约介绍: 第一方面,纯任自然天性的表现,就是美。“表现”能超过一切主观的见解,而成为纯粹美的理论,表现派能撄住文学创作的神秘,作者的命意和表现成功是唯一美恶的标准,这纯是美学程序,与道德功用无关,与前后古今体裁的作品无涉。 第二方面,宗教对人类的心灵有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能够产生出神秘感、美感,对自己的同类及其他生物产生体贴和怜悯。诗歌在中国有着宗教的作用。 第三,倡导闲适的审美。他用描述理想的庭院生活,来表达对生活艺术和乐趣的向往,也反映出一种能逃避高压政治的生活方式。 第四,强调性灵之美。认为人对自然的向往、亲近,可以带来人的惊喜,能够产生真切的性灵之美。 第五,主张人要有优雅的趣味。他欣赏简朴的“雅”,认为简朴的特质,可令人敬畏。他描述陶渊明诗一般的田园生活,对简朴、优雅的赞赏。他还推崇中国式的清雅的庭院设计、布局。 第六,追求自由、自然并有情调、韵味的人生。他通过小说、散文等来展现这种精神层面的审美体验、生活的态度。 第七,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当然就包括了中国画、建筑造型、园林摆设、审美观念等等。中国书法是探讨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以至万物有灵的准则,也可能是西方现代艺术家灵感的来源。他说:“和谐一致、参差不齐、出人意料、影影绰绰以及含蓄回味——这些亭园设计的部分原理,也是中国其他艺术所尊崇的一贯原理。” 林语堂由于长期受文化、艺术熏陶,形成特有的一种文人气质,他特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是在留学和游览多个西方国家的文化人中少有的现象。他谈及美学问题,侧重在文化艺术创作、人生美学上,并探索和追求闲适、优雅的生活方式。他基本不涉及激烈的、雄强的、迅猛的审美。他不清楚美感是在主体上产生的一类感觉,他是倾向于自然客体、或人造客体对主体的影响、或刺激,很多时认为美是在客体上,没有考虑到审美疲劳时的效果。这正如有些人的错觉,认为颜色是在物体上,而不是在光里那样。所以,他有不少见解带有偏面性的。他对书法评价很高,因为他对书法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和亲身感受,其作品有较浓厚的书卷气息。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詹邓 严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