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494400个阅读者,14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5-2-24 11:00

DeepSeek成了“老中医”?AI能看病但也别迷信



包袱铺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76-1.html

  近期,不少在AI工具上求医问药的帖子火了,DeepSeek化身“老中医”开药方。



  据封面新闻报道,2月20日,记者在DeepSeek上进行问诊,提出“鼻塞、不通气,但不咳嗽、不流鼻涕”的症状,要求开具中医处方。DeepSeek提出了导致该症状的三种可能性:鼻炎、外感风寒或肺脾气虚,并生成处方建议、煎服方法和注意事项。有人因此认为,AI要替代医生,砸医生的饭碗了。



  必须承认,AI工具在医疗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协助作用。AI可以瞬间解析数万份病例特征,捕捉人类难以察觉的细节,进而高效地协助医生诊疗。



  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诊疗场景,如影像诊断、心电图阅图等方面,AI展现出的稳定性与一致性,被很多医学专家所看好。



  尤其是,当医生人手不足时,AI可以帮助医生完成采集病例等重复性工作,并提供诊疗思路,减少诊疗盲区。在基层,AI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对医生形成有力补充。也因此,深圳、上海等地多家医院都接入了DeepSeek。



  但也要看到,数据质量决定算法的精确度,当AI获取的仅是某地或某医院的病例数据时,就会产生很大的数据偏差,进而给出质量较差的诊疗方案。尤其当AI获得的数据本身不够真实或带有偏见时,就会导致算法偏见,让患者掉进算法陷阱当中。



  所以,AI给出诊疗建议,还需真人医生审核确认,不迷信于此,方能摆正人与工具的关系。更重要的是,AI无法像真医生那样体察情感,对患者给予鼓励和安慰。



  真人医生贴心的话和温暖的手,AI不可能拥有,而这恰恰是医学这门人文科学最为宝贵之处。AI尚不具备人类的情感,让其仅作为真医生的助手,医学才不至于失去应有的温度。



  在中医层面,更要避免AI喧宾夺主。患者的一句话,真正的老中医可以作出多种解读,并经由望闻问切等诊疗过程之后,给出更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中医在辩证施治方面极为讲究,一些症候的细微变化,中医诊疗或许就大相径庭。



  AI若忽视中医的这些特点和患者的差异性,很可能导致诊疗极不恰当,甚至给出完全相反的结果。中医是一门经验性极强的学科,其望闻问切需要医患更加近距离接触,也更带有诊疗的温度,AI在中医领域的应用,更要保持谨慎与谦虚。



  正因如此,一些地方在鼓励医疗系统引进AI工具的同时,也需清晰划定红线。比如,近日湖南省医保局就下发通知,严禁用AI生成处方。



  多地医院在引进AI工具时,也都明确将其定位为医疗辅助工具,一些地方还禁止AI用于首诊、危重病人处置及侵入性治疗决策等。这样的限制并非多虑,而是避免AI被滥用的负责任选择。



  将AI工具当成“老中医”也提醒,在当前互联网诊疗鱼龙混杂、直播间大量存在假医生的背景下,尤需警惕AI成为假医生“提升水平”和掩盖身份的工具,要对AI可能在网上被滥用等问题提前做好防范。



  医疗领域正确运用AI,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医疗机构要建立对AI工具的动态评估机制,及时校准AI可能导致的偏差,避免过度使用和盲目相信AI等现象。医务人员也需培养人机协作的新型诊疗思维,在善用AI的同时,守护好自己的专业判断力。



  在AI浪潮席卷全球并深度影响各行各业的背景下,患者也要破除对AI技术的迷思,建立对AI工具的理性认知。只有各方都能正确看待和使用AI工具,才能确保其合理运用于医疗,真正造福患者。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2-24 12:06
AI 辅助医疗有优势,但真医生的人文关怀和专业判断无可替代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2-24 12:07
数据质量影响 AI 诊疗,审核机制和理性认知太重要了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2-24 12:08
严禁 AI 生成处方是明智之举,医疗容不得半点差错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2-24 12:09
医疗领域人机协作,医生得守住专业判断力,用好 AI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2-24 12:10
警惕 AI 被假医生利用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2-24 12:11
提前防范,净化互联网诊疗环境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2-24 12:13
中医辩证施治讲究多,AI 应用更要谨慎,别忽略患者差异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2-24 12:14
AI 在影像诊断等方面有潜力,但诊疗全程还得靠真人医生把关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2-24 12:15
患者别迷信 AI,理性看待才能让它更好地服务医疗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2-24 12:16
动态评估 AI 工具,及时校准偏差,才能保障医疗安全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2-24 12:17
医疗引入 AI 要划定红线,避免滥用,守护患者健康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2-26 15:19
从去年开始用夸克的健康助手,分析一些简单的症状和看检查结果,都很好用,如果使用AI的话还是对症的AI比较靠谱,DeepSeek主要的问题还是不够具有针对性,样本太少了,不过后续如果发展的应该还是不错的。AI主要强在分析能力上。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3 10:35
疯了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10 16:45
小毛病问问可以,严重的还是要去医院吧。




----------------------------------------------
礼之用,和为贵。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36425 s, 9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