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391450个阅读者,30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5-7-2 10:49

2.1公斤按3公斤算,向上取整不该成快递潜规则



大蟀锅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76-1.html

  “2.1公斤也按3公斤收费”,快递企业如此“向上取整”,算盘打得未免太精了。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购买8件净重为2.5kg的样品,购买相同规格包装进行打包并自行称重,每一件总重量达到2.7kg左右,此后记者分别通过8家常用快递公司,以“标快”“普快”的方式邮寄到市内同一地点。



  本次测评发现,8家企业中,有半数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存在“向上取整”行为。有快递员称,即使“2.1公斤也算3公斤的(收费)”,还有快递公司将重量2.7kg左右的快递,标注为4kg。



  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向上取整”,就如商店的“反向抹零”一般,并非新现象,此前就曾爆出客户“实际重量3.1公斤,计费重量4公斤”的问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如今在媒体测评中,8家快递企业中,有半数存在此类问题,正说明这种收费方式在快递行业已非个别现象,可能已成为行业普遍潜规则。



  需明确的是,这种看似“精明”的收费方式,已涉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在快递运单上如实标注快件重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发布的新版《快递服务》标准明确规定“快递服务主体应使用秤、卷尺等计量用具测量快件的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确定正确的计费重量。计费重量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



  一些快递企业“向上取整”的做法,不仅未如实标注快件重量,更没有遵守国标中的精确度要求,是对相关规定的公然违背。这种看似简化操作的计费方式,悄然侵蚀着交易的公平性,如此算计消费者,也暴露出一些快递企业在精细化服务与商业利益间坐歪了屁股。



  对快递企业而言,快递包裹数量庞大,通过“取整”的方式,降低计费复杂度,或能节约时间成本,减少出错风险,而且这种“向上”的取整思路,还可以积少成多,获得一笔额外收入,自然乐得其成。但这个账算的,让消费者很不舒服。



  某种程度上,这等于快递企业在正常的交易外,用一种隐形收费的方式来增加利润,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口碑与形象,不利于快递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看,各家快递企业“向上取整”的标准还处于“各自为政”的阶段,有的续重是以1kg为计量单位,有的最小计量单位为0.5kg,但这种趋势的蔓延是值得警惕的,这种对消费者不友好的行业风气更需要尽快予以遏制。



  市场监管部门以及快递行业协会等,有必要采用约谈、查处曝光、处罚等方式,引导快递企业“按规收费”,维护市场秩序。



  快递企业自身则需转变观念,“勿以恶小而为之”,尽快摒弃这种图省事、占便宜的收费行为,将精力投入到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运营效率上。



  快递运营也需精细化,更要知道,不让2.1公斤再等于3公斤,体现的不仅是数字的精确,更是服务行业应有的诚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0:59
2.1 公斤按 3 公斤收,快递企业这波 "精明" 算计,吃相太难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00
法规明确要求如实标注重量,"向上取整" 就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公然侵害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01
半数快递企业都这么干,行业潜规则该好好治治了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02
跟 "反向抹零" 一个套路,这种隐形收费必须严管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03
国标规定保留小数点后 1 位,企业却直接 "抹零进位",把规定当摆设?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04
快递重量玩 "四舍五入",算的是自己的利益,丢的是行业诚信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05
别拿 "简化操作" 当借口,多收的每一分钱都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07
2.7kg 标 4kg,如此 "精准" 收费,吃相太丑了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08
市场监管该出手了,不能让企业靠算计消费者赚 "糊涂钱"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09
行业潜规则越普遍,越需要用重锤敲醒这些 "精明" 的企业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10
快递计费玩数字游戏,看似多赚小钱,实则输掉大信任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11
按规收费是底线,别把消费者当冤大头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12
企业算小账,行业吃大亏,这种短视行为要不得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13
2.1kg 变 3kg,变的不是数字,是企业的良心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15
支持媒体曝光,让这些收费潜规则无处遁形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16
法规写得明明白白,企业却装糊涂,必须严惩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17
快递服务要诚意,先从明码实价开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18
向上取整的不是重量,是企业的贪婪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7-2 11:19
市场监管部门该约谈了,别让潜规则变成 "明规则"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35581 s, 9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