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5-7-5 19:45
湖南科技大学硕博科技服务团赴禾青镇开展乡村水路桥房安全检测
kp0291 发表在 湘潭论坛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246-1.html
七月的阳光洒满禾青镇的每一寸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稻穗的清香。一支由土木工程学院师生组成的暑假科技服务团队,带着专业知识与满腔热忱,踏上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他们此行的任务,是为当地开展水质检测、桥梁安全检测、房屋安全检测以及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用专业技能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实践队抵达禾青镇后,7月3号上午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笑,研究生辅导员郑红霞,带队导师赵超、刘涛、关蕾蕾、罗春 ,博士邓淞匀 、欧道刚,迅速与冷水江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潘锦华,潘桥中学校长李谟政、副校长张科,卫生健康局主任潘志辉,卫生健康局吴博文对接,详细了解了镇上的基本情况。禾青镇依山傍水,既有清澈的河流穿镇而过,也有年代久远的桥梁连接两岸,还有许多村民自建的房屋散布在山间与河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质是否达标、桥梁是否安全、房屋是否稳固、地质灾害隐患是否存在等问题,逐渐成为当地百姓关心的焦点。 当日下午,调研团队整装出发,携专业检测设备奔赴冷水江市骏马自来水有限公司集中水厂,开启实地调研工作。水厂负责人全程陪同讲解,为团队系统梳理了制水全流程的技术细节。 在负责人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先后深入考察了平流沉淀池、虹吸滤池及清水池等核心处理单元,通过近距离观察与技术问答,详细掌握了各单元的运行原理及在水质净化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此外,负责人还重点介绍了水厂的关键水处理工艺,包括采用次氯酸钠进行终端消毒以保障饮水安全,以及使用明矾作为混凝剂加速水中杂质沉降等核心技术应用。 整个调研过程衔接紧密,团队通过实地探访与专业交流,全面了解了水厂的制水技术体系与运行管理模式。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暑期科技服务团桥梁组,赴冷水江市金竹山镇毛易村,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柳溪风雨桥展开专项调研,将专业知识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该桥为三拱石桥,是湘中传统桥梁建造技艺活化石,团队考察其拱桥裂缝开裂程度,用无人机航拍,还走访村民收集口述历史。 带队老师赵超称桥梁是文化烙印。服务团将结合数据与人文素材,为古桥提供维护建议与技术支撑,助其延续 “永保平安” 祈愿。 村内传统民居、宗族祠堂等历史建筑面临诸多安全问题,木结构建筑因长期缺乏维护,虫蛀侵蚀严重,部分木梁蛀空、承重柱腐朽;土砖或青石砖砌筑的老旧房屋也需关注,将军楼是重点勘察对象。 团队发挥专业优势,用专业设备评估建筑材料力学性能,通过现场采样、无损检测等,测量土砖、青石砖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初步结果显示,将军楼等部分老建筑主体砌块强度较好。 调研记录了房屋结构现状、材料特性及安全隐患,为后续安全等级评估和保护修缮方案提供依据,既体现高校社会责任,也为传统建筑保护提供技术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学院研究生科技服务团队迎着朝阳,奔赴冷水江市青山公园边坡及冷江二中湾田学校附近区域,开展公路边坡安全评估与道路检测。 在青山公园边坡检测点,团队分工协作,用全站仪等设备勘察切坡长、高、宽等数据,还对居民做问卷了解影响。随后到潘桥村,勘察破损混凝土道路,测量路面损坏情况并走访居民。 作业中团队严守安全规范,导师全程指导。此次调查为当地交通设施安全提供数据,展现了团队服务社会的担当。 实践的时间转瞬即逝,实践队的各项工作也接近了尾声。他们将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了详细的报告,并交给了当地政府和村委会。这份报告不仅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承载着实践队队员们对禾青镇百姓的深情厚谊。 此次暑期暑假实践活动,让土木工程学院的师生们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锻炼了实践能力。同时,他们也深刻体会到了乡村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乡村建设的大潮中,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作者:廖靖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