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5-7-5 22:27
湖南科大研究生团队开展暑期科技服务:精准把脉边坡与道路安全,护航民生
ngqi123 发表在 湘潭论坛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246-1.html
2025年7月4日清晨5:30,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暑期科技服务团道路边坡组一行5人,携带专业检测设备奔赴冷水江市冷江二中湾田校区旁的施工边坡和潘桥村混凝土道路破损路段,开启了安全评估与民生调研工作。作为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乡村水、路、桥、房、边坡、能源安全检测”暑期科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行动聚焦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与基础设施安全检测,通过多维度数据采集与居民需求调研,为区域安全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冷江二中湾田校区边坡现场,团队成员严格按照公路、边坡危险性分级规范的技术要求,运用全站仪、地质罗盘等先进设备,对边坡的切坡长、切坡高、切坡宽、切坡形态及坡向等关键参数进行精准测绘。“我们采用了一体化监测技术,地面全站仪进行实时监测,无人机航测补充边坡节理缝隙等细节,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监测网络。”带队老师关蕾蕾介绍道。 ![]() 图1 团队成员使用全站仪测量边坡参数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成员们特别关注边坡表层岩体的风化程度与裂隙发育情况。“这类强风化岩质边坡在雨季容易发生崩塌灾害,我们需要重点记录裂隙的走向、宽度和深度。”关蕾蕾老师一边演示便携式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一边向组员们强调关键技术要点。 ![]() 图2 关蕾蕾老师演示使用方法 随后团队前往潘桥村,对一段长约40米的破损混凝土道路展开实地勘察。针对路面出现的裂缝、拱起及坑洞等现象,成员们采用激光测距仪、高精度皮尺等专业设备进行精细测量,并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5110—2023)的标准,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评估。“这些工程问题主要是由于路基土的不均匀沉降和车辆荷载超限引起的。”团队成员唐劲呼一边协助团队成员测量一边查询资料解释道。 ![]() 图3 团队测量破损道路坑洞面积 为全面了解边坡和道路的地质危害对周边居民的实际影响,科技服务团队同步开展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 团队针对房屋切坡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热情慰问了当地老人“你们来看我,我真的很高兴,你们在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嘞,前头不远的地方就有石头从坡上滑下来。”85岁的张奶奶嘱咐道。 ![]() 图4 亲切慰问附近居民 针对张奶奶提到的“滑坡”现象,团队立即前往该处进行专业的边坡监测,并采访到了住在附近的李伯伯,了解到该地边坡不时有落石现象,影响了附近居民出行安全以及来往车辆的通行。团队将对于该现象提出优化边坡支护的设计建议。 ![]() 图5 调查边坡落石现象 此次实践活动是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乡村水、路、桥、房、边坡、能源安全检测”暑期科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服务活动目标明确,内容务实:团队成员深入禾青镇周边村户,通过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系统收集当地居民对边坡稳定性及其安全影响的直观感受与实际担忧,为精准评估获取第一手社情民意。充分发挥岩土工程专业优势,运用专业仪器设备与技术方法,对禾青镇域内多处边坡进行了现场踏勘与初步安全性评估,科学辨识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点。针对群众反映和现场发现的路面开裂等道路损伤问题,服务团展开了详细调查与记录,初步分析开裂成因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为后续可能的维护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此次科技服务活动不仅体现了湖南科技大学将高水平科研平台(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与研究生培养、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的实践导向,更彰显了高校主动服务地方、用科技保障民生的责任担当。在炎炎夏日中,研究生们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为提升禾青镇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了专业的“科大力量”。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