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44775个阅读者,49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2-5 10:37

娄山关: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多多来了 发表在 游记·影像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39-1.html

2023年的三伏天,我在娄山关避暑,客栈的车以每人25元的价格直接把我拉到了这块石碑前,默默地诵读完词后,拾阶而上,开始一段身与心俱受洗的行程。

忆秦娥·娄山关
作者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帖最后由 多多来了 于 2024-2-5 10:39 编辑]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5 10:44
经过飞播和人工造林,娄山关早已不是当年被大火焚烧后的焦土,也看不到弹洞累累,硝烟弥漫,那些战斗遗址都隐藏在绿树红花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5 10:47
210国道,即渝黔公路,从娄山关桥下穿关而过,在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时候,是重庆到贵州的必经之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5 10:50
娄山海拔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遵义、桐梓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锁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5 10:52
娄山关名扬天下的不是它的险要,不是它的战略地位,也不是因为红军曾两次攻占过它,而在于毛泽东的这首词《忆秦娥·娄山关》。因诗词名篇而著名的关隘,在历史上不乏其有,王昌龄诗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句子,使玉门关人尽皆知;陆游诗中有“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句子,令大散关名噪宇内。诸如这样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娄山关不过是其中之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5 10:55
那年,被迫长征的红军终于在娄山关取得了一场大捷,全歼黔军3个团。顶着凛冽的寒风,面对着被烧成一片黑炭的大山和无数还没有来得及掩埋的敌军尸体,耳中传来茫茫长空中雁阵的悲鸣,与之相对的是红军战士高昂的士气和漫山遍野的红旗。遵义会议后重掌指挥权的毛泽东无比愉悦,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忆秦娥·娄山关》。这是词并没有描写娄山关战役,但却借这次战役抒发了伟人的豪情,上阙写的是娄山关战役前的种种艰难,下阙写的是通过这次战役红军的前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5 10:57
这首词,自己背诵过,也书写过,站在巨大石碑前,面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隘口前时,方知当年红军的不易,才体会到大捷背后的巨大牺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5 10:59
关垛口上保存有三门清朝咸丰年间制造的对外的大炮,虽说早已不用,虽然大炮上出现了简化字,但当你抚摸它时,依然可以听到它在向人们述说,当年红军争夺这块宝地时付出了血的代价。闭了眼,你还能感受它发射时的震荡,发射后的滚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帖最后由 多多来了 于 2024-2-5 12:23 编辑]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5 12:24
石岩上摩岩石刻“娄山关”三个字是中国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笔力雄浑遒劲,阴刻描红,辉映于雄关青松间格外醒目。同样在向人们述说着历史,静默地诉说着那一段峥嵘岁月。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5 12:26
小尖山山腰的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两根巨柱形尖顶,状若两把刺刀,直指苍穹,“遵义战役牺牲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题字为张爱萍将军手书。当年中央红军第二次攻占娄山关,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张家萍将军时任红三军团十一团政委,参加了这场战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5 12:27
纪念碑背面,是张爱萍将军手书的一首词《西江月.遵义大捷》:夺得娄山天险,直下遵义月明。鏖战竟日老鸦岭,援敌两师丧尽。长征首获大胜,转战历数艰辛。欢声动地如雷鸣,远望万山纵横。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5 12:28
两块人工叠石,分别镌刻着“遵义战役”和“娄山关小尖山战斗遗址”的大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6 10:18
小尖山与大尖山之间,一条软桥飞架南北。漫步桥上,看两侧山涧深深,流水潺潺。远处山头上“雁鸣塔”与桥遥相呼应,远塔近桥山水间,气象万千传统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6 10:19
当年激战后遗留下来的战壕,被郁郁葱葱的草木覆盖,硝烟早已散尽,一片安宁景象,蛇形的公路上时有车辆往来,平静祥和的环境更显当年战争的价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6 10:20
山尖,雁鸣塔巍然矗立在蓝天绿树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6 10:33
丛林间有支不知疲倦的战斗小分队,正严密地监视着山下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扣动板机,投出手榴弹,吹响冲锋号。看到他们的那一刻,我才想起“忘战必危”的警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6 10:34
铜塑的雕像可以想象当年战斗的激烈、红军的英武。眼前的战壕让人觉得曾经的硝烟似乎还没有散尽,那段历史近得似乎触手可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6 10:35
西风台在娄山关最高处,有碑有像有风光,虽不一定能体会到伟人的情怀,至少也该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6 10:36
纪念林每一株笔直生长的林木都是一名战士伟岸的身躯,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崇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6 10:36
山腰的红军墓,墓上是军装和草鞋,墓旁是斗笠,伴随着长眠于此的红军战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39339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