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人与社会之基[讨论]
|
发表时间:2024-6-25 17:23
人与社会之基[讨论]猪死马继 发表在 湘潭论坛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246-1.html
前言
我慢慢写,您慢慢看。本篇讲人与社会之基,我不知道当今社会还有多少人能耐下性子,去看一篇需要自我思考的文章。 问:什么是三观? 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问:我修佛的满脑子佛经,那是什么观? 答:额,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我不说天地人概念,就虚实组合最终也形成虚观、实观和虚实观,正确的三观是: 思哲观(天)、世界观(地)、人生观(人)。 价值观只是三基六观之一而已(虚+人生观或实+人生观),西方被神论(思想)压着才整出这么奇葩的三观,而我们很头铁,居然信了。 这本不是问题,现在却成了问题,因为天地人是迷信,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合一,我都不知道怎么合,或许蜘蛛侠才能做到吧。 我有时候真的很好奇,西方是思想层信神,那么反向平衡下,现在的我们是不是在物质层信神?说啥信啥,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我们的逻辑体系。 西方是民主国家,所以西方才是以人为本的国家。 这话都说得出口? 没了思哲观后,东西方表象居然出奇的一致,西方对情绪的表达主打偶卖尬的,我们则是一句哇靠走天下,全是哑巴思想。 西方已习惯,但我们会自嘲,只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曾经并不是这样。 宇宙的本质是虚实,那么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宇宙是物质还是生命? 这是一种抉择,我也大概知道大家会选择哪个,毕竟这个世界的教育基本属于唯物主义。 似乎这世界除了唯物就是唯心,我们头真铁,又信了,可去查整个中国历史,真是这样的吗?但被带偏的我们,很遗憾地以为我们的历史是唯心。 中国天地人,西方唯物唯心,心是天,西方叫尬的,物是地,西方叫马内,中间的人呢?西方我以外,叫奴隶,叫子民,叫炮灰,现在的我们打算做什么? 这是一种抉择,一种自我定位,看似简单的问题将决定人类的最终命运。 这是一个根基选择,也是终极选择,这是虚、实、虚实坍塌为实、虚实的最后一轮选择,选眼见为实还是虚实合一? 反向平衡指宇宙三平衡,由于这属于自然规律,所以我已在《物质篇》解读,这里简单表述: 一平衡: 静态平衡,同质平衡,永恒之意。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中心形成对等,例如引力和重力,表象的表达叫空间。 二平衡: 动态平衡,异质平衡,刹那之意。 虚实能量以中心为基产生左右平衡,例如磁力,表象的表达叫世界。 1-0平衡: 虚实互动平衡,物极必反,形成一平衡和二平衡的永动轮转,出现轮回,表象的表达叫时间。 科学家们所说的空间和时间不存在,仅指没法客观计量,或者说科学定义的空间和时间不存在。 其实空间和时间概念永存,我们是通过物质感受空间,通过运动感受时间,去掉这些因素,我们感受不到而已。 1-0平衡指虚实因质量差产生的反向力平衡,其中有一个表象就是温度(震荡)。 假设10°到0°自然降温要100秒,那么上一纪元好比105秒,下一纪元95秒,如果虚实质量基本相等,降温时间就是成千上万年,人跑步就是蜗牛,我们的感受就是时间。 人往高处走(生命性),水往低处流(物质性)。 真的只是一平衡吗?我们看到的只是态,与之对抗的势,就是1-0平衡,没剪刀差能量,人怎么上坡。 三平衡自身平衡又反向,相遇还是反向,这是个无限反向的世界,目的很单纯:平衡。 物质静态,生命动态。所以我很无奈,写物质篇的同时必须写社会篇,讲科学的同时还得讲反科学,真操蛋又坑人。只因为物质的理论无法应用到社会,它们是相反的理论。 物质篇,我谈的是物论,写物质的基是什么,一平衡理论为主,累,但整个过程思想上毫无压力。 社会篇,谈的是生命论,写人与社会的基是什么,二平衡理论为主,思想却出现了矛盾。 很难写,一个是词意问题,如一个“笑”字,到人的感官中,就会有无数的理解和解读。 另一个就是层面问题,宏观涉及国家,微观涉及个人,最终综合成文化,想想就头大,所以, 微观的本心告诉我,没必要写, 宏观的本心告诉我,必须要写, 最终做出妥协:我写了,就当我没写。 |
回复时间:2024-6-26 11:42
第一章 从前有座山
问一个有趣的问题: 有文化和没文化,骗哪种人更好? 看上去没文化的人好骗,但那是一帮墙头草,收益很不稳定。 有文化的人很难骗,但那只是技巧问题,当一个人知道1+1=2且深信不疑时,其实思维已局限,最终会变成一帮死倔死倔的忠实客户。 物质篇为相,则社会篇为破,几百年的潜移默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破除一些固有思想。 海纳百川,保持灵动,不墨守成规,这才是中国人该有的样子。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厚德载物、绵远悠长,面对极具攻击性的西方文化时,会出现短暂的失守,但不用在意一时的得失,几百年很长,其实很短,上善若水,最终都会回归风平浪静。 一、生活:慢 什么是生活? 生活就是吃饭。 乍一看,是句废话,仔细一想,还是废话,好吧,废话就废话吧,尽管这句话儒佛道合一,很有哲理。 毕竟“吃了吗”早已过时,现在连彼此打招呼的机会都越来越少了,换个靠谱点的问题: 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 那么愿意化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游玩一个风景点,一个城市吗? 大多数选择不愿意,就这点假期够玩个啥。 其实不是时间问题,而是节奏问题。 悠着点,慢下来,都这么急,玩也打卡上班?赶时间给自己上坟啊? 打一架,歇半天。 可以时间理解,也可以节奏理解,那就是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一快一慢。 歇半天,就是进入了慢节奏时间,结果我们玩也打卡,甚至没了耐心,看文章越短越好,看视频越短越好,一切短平快,打打打,杀杀杀。 活在当下,说得比唱的还好听,这是活在当的一下,天天生活像抽奖。 工作才是打架,曾经告状的女同学现在成了摇旗呐喊者,但还是认真点,会死人的。 休息了,那就悠着点,慢下来,曾经的我们喝酒聊天,曾经的古人看戏曲,都是慢节奏。 比如相声,被动行业,表演节奏对比一下,看把人逼得,快撒泼打滚过日子了,叫锅碗瓢盆锅得儿缸,真不怨。 我有种感受,我们年轻人似乎忘记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生活,结果工作求悠闲,游玩求打卡。 这根弦一直紧绷着,感觉明天就会断气,必须时不我待,必须活在当下,整个社会到处充斥着各种“我”: 我演给你看,我死给你看,我为你好。 好看不?好笑不?好玩不?嗯,好!好!都很好。 但我想说:你家后院起火了,你家前院进贼了,你自己衣服穿反了,好看不?好笑不?好玩不? 悠着点,慢下来,说说容易,等我们真把手机放下,就会发现,什么叫实力不允许,真心已经放不下了。 空虚、无聊之感涌上心头,人与人接触,也没什么可聊的,同学会,也越来越感觉无趣。 并不是所有人都这种状态,之间的区别就是思哲观,而思哲观的根源是生活、工作和人与人的接触,确保思想与现实分合有度。 别以为人模狗样的网聊在交流,那是思想,也别以为演给你看的是现实,同样是思想,更别以为人机交互是先进文明,那是对方管杀不管埋,只能默默自埋。 反正我点餐不刷二维码,调戏调戏不好玩吗。 人与人现实交流、接触很重要,非常重要,重要到无法想象,而我们的观点是避免无效社交,工作只谈事,生活各过各,该分不分,不分乱分,哎呀我去。 |
回复时间:2024-6-26 11:52
息(睡)、笑、呆。
人类放松三大技能,一个综合,一个偏肉身,一个偏思想,只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终极目标:折腾。 看看现在,恨不得少睡点,可怜的发呆机会也被手机随手剥夺,只是为了博取自己开心。 活在当下,持续高频震荡,这么开心,这是三合一开心上坟场,绝对包邮的那种! 二战后,看美国音乐史,工业的发展,伴随音乐节奏在逐渐加快,然后被电脑替代,我们的接力棒接的很好啊,微观视野下,已经搞不清到底是什么在升,什么在降,什么是思想,什么是现实,还用文明来自我忽悠。 兄弟,在拉单杠还是吊单杠? 你倒是阳刚一下啊,说好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呢?很经典的一句想想好就是好,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德性,听上去高大上、很提气,但毛用没有。 想想一拳开天,现实一脚蒙圈。 每天除了走路,剩下就是代路, 甚至不想走路,最好来个瓢路。 学校毕业,基本脱离运动,一身功夫全练水上漂了。健身?在说脱口秀吧,有几个自律的? 从事角度,交通越快越好,从人角度,七十年代自行车已是巅峰,再过就是极端。物事的先进性就代表人事的先进文明了?西方这么认为,我们也这样以为?没疯吧。 骑自行车吧,舒适?一般即可,态?无所谓,省力?省省吧,本就打算用吃奶劲的。 每次看到雨天我弟撑伞骑破车,满满的佩服。 生命在于运动,天天骑车上班,逼自己被迫劳动。半年后,包你神清气爽,睡觉踏实,七病八病全跑光。 最后回应一下“生活就是吃饭”。 主食和菜食,生理的搭配真是妙不可言,煞费苦心。其实主食已入思想,变为静态,那是天,保证肉身百吃不腻,而菜食服务于主食,那是地,嘴巴就是人。 主食真不腻吗?没菜试试,就是没胃口!腻味得要死。 那么,雅(菜)俗(饭)共赏,对不对? 道家:思想(饭)求一,手段(菜)求多; 佛家:酒肉(态)穿肠过,佛祖(质)心中留; 儒家:实有主次,虚无先后,职有边界,分工合作。 浓缩就是精华,生活就是吃饭,没毛病吧。 类似的也很多,比如剑,就是思想,君主或文人骚客显摆用用,落地阴阳是刀枪,二三化一下,就是十八般武器,古人远比我们睿智,我们拽什么拽。 思想武器也有,比如扇子啊,拂尘啊,基本走“呼死你”的套路,至于适合谁,卖家秀和买家秀,谁知道呢。 虚实合一也有,经典就是吐沫星子,伤心污身,一炮双响,居家旅行必备神器。 |
回复时间:2024-6-26 12:44
二、生活:两态
人有无数两态,也指阴阳,人的一天活动可以分两态,分别是工作态和生活态,但不是大家理解的主观分类,而是生理节奏的一种分类,这种才是客观分类。 那么劳作、玩乐全是工作态,息、笑、呆是生活态,这种分类涵盖了所有时间,上班=劳作+息、笑、呆。 以后出门打球,记得跟老妈打招呼:“我工作去了!”,这样老妈安心,你也开心不是,这叫双赢。 剩下的定义才是主观,比如吃饭盛饭,一般就是生活态(息),但我给老爸的定义就是上班,有指令屁颠屁颠,不然自己去打,乖,好好上班,有工资的,谁说“乖”这一字只能给孩子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劳作、玩乐、息、笑、呆,这就是被科学认定为不科学的五行(是方向,不是类),没有扯犊子的其他。 类,适合物质,方向,适合人事,用途不同,分法不同。当然用虚实也行,如思想运动和肉身运动。 是我们思想有形化,五行跟“金银铜铁”有什么关系?笔只能写字,笔难道不能杀人?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不科学?我也认为五行不是科学,那是道,这叫万物阴阳、事必有三,有种你科学不用。 微观理解,五行不是科学,很对,在物质领域,只有二元,五行确实不是科学。 但在生活领域,二元就是一根筋,这是二平衡的世界,左右都有理,联合国一直在演绎什么叫五行、坍塌、思想归一,这种狭隘的理工科学理解要不得。 就像责任、担当、信念,这是真男人,那么反向就是真女人了? 切!二元就是一根筋,事实上是四象,回到家里,咱真女人闪亮登场,责任、担当、信念一个不落,母仪天下懂不懂。 这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科学微观后已进入二平衡领域,只是思维还在求真逻辑下,跳不出这个坑,一堆的概念,也就是我说的数学要升维了,我真希望数学家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1/12=1+2+3...=∞,我们还在后面一个逻辑思维之中,一根筋地只知道求真,求上帝。 曾经的白话文是一坨坨的,适合慢节奏,现在改成一节节,一多就会出现阅读障碍,所以我很想一行行,无奈实力不允许。 但还是希望不要一目十行,至少我这篇文章别这样玩,尝试节奏慢下来。 不是以看为主,而是以想为主。 悠着点,慢下来,说说容易,当我们思考时,我反而有点担忧,这涉及一个问题:内外思考失衡的问题。 这事慢慢聊,我现在的目的只是降节奏,看本文以想为主,因为故事都有开头: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位老和尚。 有趣的五五七,好玩的后接前,烧脑的座个位,先进的一镜到底,古人真会玩,我只想静静。 从前有座山,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内心其实也有一座山,很容易站山忘山。 它既是我们努力的成果,也是前进的障碍,很多只是环境的给予,想不忘初心,需要我们自己愚公移山,让它成为背景山,成为我们最坚实的靠山。 靠山山倒,那是外山,信念永存,则内山永不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