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2-8 16:07
《盐铁论》卷15未通诗解2御史:什籍一义先公后己文学:乐岁寡取凶年必赋民饥[原创]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盐铁论》卷15未通诗解2御史:什籍一义先公后己文学:乐岁寡取凶年必赋民饥
题文诗: 御史又曰:古者制田,百步为亩,民井田耕, 什而籍一.义先公而,后己民臣,之职先帝, 哀怜百姓,愁苦衣食,不足制田,二百四十, 步而一亩,率三十而,税一堕民,不务田作, 饥寒及己,固其理也.其不耕而,欲播不种, 而欲获盐,铁何过乎?文学对曰:什一而籍, 民之力也.丰耗美恶,与民共之.民馑己不, 独衍民衍,己不独馑.故曰什一,天下中正. 田虽三十,而以顷亩,出税乐岁,粒米狼戾, 而寡取之,凶年饥馑,而必求足.加以口赋, 更徭之役,率一人作,中分其功.农夫悉其, 所得或假,贷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 然而饥寒,遂及己也.筑城者先,厚其基而, 后求其高,畜民者先,厚其业而,后求其赡. 论语有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民富而后, 国乃富强.凶年让利,民得休息,休养生息. 【原文】 御史曰:古者制田百步为亩,民井田而耕,什而籍一。义先公而后己,民臣之职也。先帝哀怜百姓之愁苦,衣食不足,制田二百四十步而一亩,率三十而税一,堕民不务田作,饥寒及己,固其理也。其不耕而欲播,不种而欲获,盐、铁又何过乎? 【注释】率:大概。 堕民:懒惰的人。堕,古通“惰”,懒。 【译文】御史说:古时候,整治田地,百步为一亩,人们按照井田制进行耕作,交税十分之一。养成先公而后私的品德,这是百姓大臣的职责。武帝怜悯百姓的穷愁苦痛,衣食不足,于是规定二百四十步为一亩,大概收税三十分之一。懒惰的人不从事耕作,挨饿受冻,那是理所当然的。不耕地就想播种,不播种就想收获,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难道这也是盐、铁官营的过错吗? 【原文】 文学曰:什一而籍,民之力也。丰耗美恶,与民共之。民勤,己不独衍;民衍,己不独勤。故曰:“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田虽三十,而以顷亩出税,乐岁粒米狼戾而寡取之,凶年饥馑而必求足。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筑城者先厚其基而后求其高,畜民者先厚其业而后求其赡。《论语》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乎?” 【注释】勤:古通“堇”(馑),少,缺乏。 衍:多,富有。 语本《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中正:公平合理。 “狼戾”原作“粱粝”,明初本、华氏本、正嘉本、太玄书室本、张之象本。沈延铨本、金蟠本作“狼戾”,今据改正。《孟子·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即此文所本。粱粝、狼戾,古音近假借。狼戾,乱七八糟,交横,形容粮食多。 “后”字原无,今据下文例补。 这是《论语·颜渊篇》文。 【译文】文学说:什分抽一这种籍税,是借助于百姓的力量。丰年歉年,好歹都和百姓一同享受。百姓穷困,君主不会独自富足;百姓富足,君主不会独自穷困。所以说:“什一这种税收制度,是天下最公正的。”现在虽然是三十而税一,但那是以田亩的多少为标准。丰年本可多取,却只三十取一;凶年农民饭都吃不饱,但还是要按三十取一的标准征收,不得短缺。再加上人口税,服徭役,大约一个人耕作,就得交纳一半的收成。农民把全部粮食都匀出来了还不够,有的人只好借贷来凑够数字。所以百姓拼命耕作,还是摆脱不了挨饿受冻的困境。筑城墙的先要原地打好基础,然后再考虑高度;抚养百姓的先要使百姓的家业打好底,然后再考虑生活宽裕。《论语》上说:“百姓用度都够了,君主怎么会不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