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7506个阅读者,3条回复 | 打印 | 订阅 | 收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3-7-3 07:06

藏龙卧虎国子监[下载]



computer2014 发表在 游记·影像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39-1.html

说到北京最该去的地方,排在前几名中的,应该有国子监。
因为,那里有北京最有特点的建筑——辟雍。
因为,那里有北京最古老最漂亮的胡同——成贤街。
因为,那里有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国子监。
因为,那里有最完整的经典石刻——十三经石刻。
国子监位于北京东城的东北角,靠近雍和宫。去雍和宫,顺便就可以把成贤街逛了。到了那儿,一气儿还可以看两处名胜,右学左庙:右者国子监,左者孔庙。它们紧挨着,仅一墙之隔,西为国子监,东为孔庙。何况这条街本身又很值得看一看。
成贤街,又称国子监街,皆因国子监而得名。成贤街最大特点是一条小街居然拥有四座牌楼。东西两个街口各有一座,很醒目,极好找。街当中,在国子监和孔庙的大门东西又各有一座,牌楼跟前还立着两块石碑,上面用满汉两种文字刻着:“文武官员到此下马。”一看就知道,到了一处很神圣庄重的地方。
牌楼,应该是北京的标志物之一,很漂亮,有代表性。原来,北京街上有很多牌楼。譬如“东四”“西四”“东单”“西单”,就是因为在十字路口分别有四座牌楼或一座牌楼。东城的两处分别叫“东四牌楼”“东单牌楼”,西城的叫“西四牌楼”“西单牌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牌楼被以妨碍交通为由被拆除,地名也简化成了“东四”“东单”“西四”“西单”。外地人往往很困惑,譬如有个胡同叫“东四六条”,以为是东边的第四十六条,跟纽约似的,其实不是,它应该是“东四牌楼以北的第六条胡同”,和“四十六”无关。
原来,北海大桥上也有两座牌楼,十分有名,分别叫“金鳖”“玉鲧”,20世纪50年代被拆掉,原物移到了陶然亭公园,但已经没有了当年在桥上行人和车辆穿堂而过的那种风采。
北京目前现存的牌楼,如果不算公园中的,以街面上的为例,最精彩的还是要算成贤街上的四座,而且就近往北走,地坛西口处有“广厚街”牌楼,往东走,雍和宫门口牌楼院里的三座牌楼,也都值得一看,算是典型的北京牌楼遗存了。
成贤街是最早被刻意保留下来的北京古代街道,两边是小四合院,外墙呈灰色,整条胡同东西走向,道路不宽,绿树成荫,间或还有小寺庙山门的遗迹。在这条路上遛一遛,还能捕捉到一点老北京小胡同的韵味,既有皇家气派,又有老百姓风格,而且宁静安逸,远离现代都市的喧闹。
这条胡同经常会成为拍电影的“老北京”背景,不过,要抬许多黄土把柏油路面临时遮挡上。譬如,凌子风先生拍《骆驼祥子》时就这么干过,还要起大早,趁着行人比较少。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其地位大致相当于今日的北大、清华,甚至还有过之。因为,过去的皇帝们,每一位继位后都必须亲自到国子监来讲学。
国子监里最重要的一组建筑叫作辟雍。它是国子监里的核心,是一组最有个性的建筑。
如果说天坛的祈年殿是中国古典建筑单体设计的代表作,成为北京的象征和标志物,那么,同样地,国子监的辟雍则是中国古典建筑整体布局设计的瑰宝,在完整性上是最美的,两者堪称一对双雄。前者是建筑立体层面上的状元,后者是环境布局层面上的状元。
辟雍建筑的中心本身是一座方形木结构建筑,并有方形周廊环绕,建在方形石质基础上,设六级台阶,周廊外面有一圈圆形水池围绕,酷似圆壁,水池四周有汉白玉护栏,有四座石拱桥在东西南北方向和辟雍中部相通,组成一组别具一格的图案,显得气势宏伟,庄重磅礴。
这叫作“辟雍泮水”。“辟雍”源于周天子所设计的大学。辟即璧,璧玉、白玉;雍即水中小岛。简而言之,建成四面环水状,像璧的样子。
可以想象一下,皇帝本人坐在辟雍殿里讲学,王公大臣和进京的进士、举人及监生从四面八方围簇在水畔敬听,那将是何等的神圣、庄严、生动和有趣啊。有殿、有廊、有台、有阶、有水、有桥、有栏、有柱、有天、有地、有树、有草、有鸟、有红、有白,有前有后、有右有左、有方有圆、有曲有直,要什么有什么,可谓天下最奇特的讲堂,绝对的独一无二,绝对的精心打造,绝对的独具匠心,绝对的高级。
所以,必须亲自前来实地感受一下它的奇妙,虔诚地在桥上站一站,向下看看水,向上看看辟雍的殿,再走上台阶,步入辟雍殿内,站在殿中,向外,向四方,细看,静静地体会一下古代设计家的匠心和古代学子的感受,定会百感交集,悟从心升。
如果,有一天能从上面俯视一下,一定会发现,它是多么美妙的一朵花,骄傲地挂在北京城的胸上,异常绚丽夺目。
当然,世界上绝没有第二处这样的讲堂,真可谓绝无仅有。
只能到北京来看。
只能到国子监来看。
确系一绝。
辟雍是乾隆皇帝时期的建筑,建造者是刘墉和和珅两位重臣。
辟雍殿本身中间无柱无梁,四角有斜梁,结构也奇特。参观者仰首可以看得很清楚,亦令人赞叹不已。
谁能想到中国古代最高学府竟是这个样子。
也许,对国子监,因为有辟雍,用藏龙卧虎来形容最为恰当。
说国子监,不说十三经石刻是个疏漏。其实,在实地,对参观者来说,把十三经石刻忽略掉确实是经常发生的事。只因十三经石刻搬了家,由辟雍东西厢房,称作“六堂”的地方,搬到了孔庙和国子监之间的夹道里,而且入口要由孔庙的西北角方向进去,很难找到。搬家之举是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事,当时国子监是首都图书馆所在地,“六堂”要当阅览室用。现在首都图书馆已有新址,十三经石刻物归原位似应提到日程上,以便恢复国子监原本的样子。不过这是后话。
十三经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最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的总称,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孟子》等十三部。中国人历来有把文章刻在石头上的传统。石刻经书始自汉朝,虽历代均有刻经,但不完整。国子监的十三经石刻是唯一最完整的。
国子监十三经石刻的绝妙是它全部出自一个人的手笔。此人叫蒋衡,江苏人,是个老知识分子,是雍正乾隆年间人。他花了十二年工夫,写了六十三万字,字迹工整,匀称划一,一丝不苟。后来,这部字书被后人献给了乾隆皇帝,遂被当成一件国家事业,经精心校对,篆刻在一百八十九块大石头上,立在国子监的教室里,当作学子们每天必读的经典课本。
一本伟大的石头书就此诞生。
这是国子监里藏龙卧虎的另一辉煌例子。
“藏龙卧虎”,对国子监来说,一点儿不夸张,真是这么回事,难得,难得。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7-4 04:01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7-4 04:02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4666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