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9-7 09:41
【思想领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调研】千年武冈如何焕发新活力蓝色水清新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76-1.html
锚定“建设邵阳西部生态圈中心城市”目标,探索一条以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文旅融合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千年武冈如何焕发新活力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邹丽娜 昌小英 【核心提示】 武冈自汉高祖开始,先后封侯立郡、设府置州,已有2200年建城史,被誉为“三省通衢、黔巫要地”。在经历近现代经济、交通大变局之后,优势不再、荣光渐淡。 是就此湮没无闻,还是重新焕发光彩? 武冈锚定“建设邵阳西部生态圈中心城市”的目标,奋力前行,探索一条以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文旅融合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2022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5.3%,优化营商环境等6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激励。 【经验剖析】 产城融合 高新产业激活城市引擎 城东,工业园区生产如火如荼;城西,都梁文旅特色小镇别具风情;城南,云山旅游闲适恬淡;城北,狮子山文化体育新城活力迸发;城中,改造后的老街区新商圈热闹繁华。9月5日,记者走进武冈,被这座古城特色鲜明、功能清晰的城市布局所打动。 武冈建城历史悠久,曾因老城区布局混乱,产业发展小、散、弱,难以形成规模,总量少、产值低。 县域经济发展,武冈市何去何从? “产业、城市,相辅相成,唯有融合发展。”武冈市委书记唐克俭介绍,2021年以来,武冈明确发展“一主一特”产业,即,以电子机械、装备智能制造为主,做优武冈卤菜等食品加工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将城区划分为5大片区,城东部发展工业,西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南部发展文化旅游业,北部发展现代物流业,城中心发展商贸综合体,重点发展城区经济和工业园区、临空(机场)经济区。“分片区规划建设、铺排项目,既快速补足产业发展的交通、区位等短板,又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唐克俭说。 如今,武冈城镇化率提升至50.85%,一跃成为邵阳西部乃至湘桂黔边境地区的物资集散地。 ▲俯瞰武冈市城区。 城市产业承载能力提升、区位优化,招商引资底气十足。武冈抢抓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长株潭,扩大“交际圈”,持续延链扩链,引进一大批规模企业。 产城融合点燃发展引擎,目前,武冈经开区已拥有企业34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家,世界“500强”企业3家、中国“500强”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2022年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00亿元,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03亿元、税收5.5亿元、亩均税收16万元。 位于武冈湘商产业园的武冈市永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公司董事长欧永甜介绍,进驻园区以来,公司保持每年30%的增长速度,发展来势向好。 产城融合,还让制约武冈卤菜、豆制品加工特色行业发展的问题迎刃而解。 武冈卤菜、豆制品加工行业有企业33家,个体经营户106家,行业从业就业人员1.8万余人。“武冈卤菜”声名在外,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多、小、散,生产不规范,产业难成规模,发展滞缓。 借着产城融合的东风,武冈引进湖南乡乡嘴食品有限公司,鼓励湖南金福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土卤菜企业转型升级;新建豆制品创新集聚产业园,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走集群化、标准化发展道路。当前,武冈豆制品、卤菜行业一批手工作坊、小企业转型升级,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占比58%,全行业年产值达45亿元。 得益于集群发展,武冈卤菜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陈福元创办的湖南金福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从手工作坊蜕变为规模企业,打造铜鹅制品、豆制品、素菜制品、自热米饭4条生产线,今年1月到7月,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超8000万元。 城乡融合 弥补差异,带富乡村 “家人们,晏田辣椒脆辣爽口,数量不多,要的赶紧下单!”9月4日,在武冈市晏田乡荷花社区文化广场上,椒岭上辣椒加工厂组织10余名网红达人正在网络直播。 工厂负责人周军华介绍,依托覆盖武冈全部村(社区)的交通、寄递网络,打通网上销售渠道,产品快速进城,销往各地,今年已收购加工7万多公斤辣椒,晏田乡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辣椒特色小镇,500户种植户户均增收入达4600元。 武冈曾存在城乡基础条件差异性大,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县域经济不是县城经济,必须城乡一体统筹发展,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武冈市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关键位置,以“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为原则,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走出一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城乡融合之路。 ▲武冈市同保楼。 武冈瞄准老百姓最关心、急需补足的城乡规划、建设、教育、医疗、养老、供水、客运、治理、人才9大板块发力,城乡一体化建设蹄疾步稳—— 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力。加快发展邓家铺、湾头桥、邓元泰3个中心大镇,发展壮大秦桥、荆竹、文坪、双牌、司马冲5个示范镇,选取100个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完善交通网。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300个村(农村社区)全部通公交。推进交通邮政融合发展,打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城乡物流双向快捷通道。 健全饮水网。新建、扩建4个大水厂,铺设大管网667.96公里,建成居民安全饮水项目1215个,延伸乡镇末端管网1216公里,饮水安全覆盖率100%,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补强健康网。建成299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完成14个乡镇卫生院提质改造,村级首诊率和大病定点医院救治率分别达66%、91%以上。 同时,完善城乡教育配套,全面完成163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推行网格化城乡一体治理,全市划分4430个微网格,设立10673名微网格员(长),形成“微网服务大民生”的基层治理模式。 补齐短板,优化资源配置,武冈乡村发展动能澎湃。2021、2022年在全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2022年,该市村级集体经济入账4851.5万元,村均增收16.1万元,薄弱村全面消除。 文旅融合 打造邵阳西部生态圈中心城市 武冈文旅资源丰富,武冈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山曾和衡山、岳麓、九嶷一起,被称为湖南四大名山。古城内还有“盖天下”之称的古城墙、“湖南百景”之一的中山堂、中国古楹联第一村的浪石古民居等丰富的文旅资源。 然而,景区基础建设落后、配套不完善、景点分散等问题,一度制约着武冈旅游的发展。 锚定打造邵阳西部生态圈中心城市目标,武冈找准问题,深化文旅融合,夯实发展基础、深挖优势资源,擦亮“千年古城、福地武冈”的文旅品牌。 武冈市国有林场场长邓联兵在云山工作26年,是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蜕变的见证者。他介绍,云山曾由林场经营管理,配套不足,事故频发,林场、游客相互扯皮。“那时候,真是捧着金饭碗饿肚子。”邓联兵感慨。2016年,武冈成立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完成7公里游步道及栈道、2.3公里景区道路(电瓶车道)维修改造;修建游客中心,新增景观平台、天空之境、玻璃栈道等。2019年,引进湖南邵泽云山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管理,景区从此走上专业化运营道路。 以古王城保护为核心,修复文庙、古城墙等古建筑,完成穿城河片区旧城改造和景观整体提升工程。打造、申报西直街、木货街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整理木瓜桥、中山堂、李明灏将军别墅等红色景点,建设红色文化馆、国防教育基地,形成4条红色旅游线路。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做火古山村、浪石村等20余个乡村旅游点。 ▲武冈文庙。 武冈还逐步融入桂林、张家界、崀山大旅游圈。开展“云山·百威啤酒卤菜节”“稻花鱼丰收节”“油菜花节”等活动,依托域内卤菜、铜鹅、扶冲米花等特色美食,鼓励小摊经济、小店消费、新零售等业态协同发展,“节会经济”“夜经济”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云山脚下,辕门口街道古山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如今村民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水果采摘等,吃上旅游饭。“100余名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发展,村集体经济从零增长到去年的50万元。今年上半年已入账3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曹云说。 文旅产业渐入佳境。今年上半年,武冈接待旅客242.46万人次,旅游收入2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均超50%,带动该市30余万名文旅产业相关从业者人均增收2000余元。 ▲武冈机场。 本版照片均为通讯员 摄 【发展感言】 “老”当益壮 历久弥新 武冈市委书记 唐克俭 武冈市委副书记、市长 龚畅 地处湘西南的武冈,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条件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一度面临主导产业链条不强,城乡一体化水平不高,新业态、新动能培育不足,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水平不高等现实难题。 武冈市委、市政府树立久久为功的正确政绩观,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武冈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武冈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也还存在着一些短板与不足,如实体经济正在培育,新的增长点动能不足等。但武冈2200年的深厚历史和传承至今的优秀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我们将充分汲取养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胜利召开,明确了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主要路径和具体抓手,吹响了湖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武冈将努力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上再立新功。 坚持以先进制造为引领,围绕打造七大产业链,实施“六大行动”,加快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力争3年培育产值过亿元规模工业企业55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深化“智赋万企”行动,实施“五大工程”,促进创新要素向武冈汇聚、成果在武冈转化、活力在武冈迸发,力争3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力争3年进出口总额突破8亿元。 始终以县城为载体,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产城融合、文旅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城镇功能向工业园区延伸,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规划形态、园区业态、产业生态“三态协同”。 推动文化引领、商业支撑、旅游带动融合发展,致力将武冈建设成为“湘西南旅游集散中心、全域旅游文化基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