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3-12-4 16:45

《汉书.礼乐志》诗解2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贾谊谏立君臣礼等上下董仲舒谏务德教而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班固《汉书.礼乐志》诗解2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贾谊谏立君臣礼等上下董仲舒谏务德教而省刑罚

题文诗:

汉兴而后,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

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高祖,叹曰吾乃,

今日知为,天子之贵!以为奉常,遂定仪法,

未尽而终.至文帝时,贾谊以为:汉承秦之,

败俗废礼,义捐廉耻,今其甚者,杀父兄盗,

者取庙器,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为故,

至于风俗,流溢恬而,不怪以为,是适然耳.

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向道,类非俗吏,

之所能为.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

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乃为,人之所设.

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修则坏.汉兴至今,

二十余年,宜定制度,兴礼乐后,诸侯轨道,

百姓素朴,狱讼衰息.乃草具其,仪天子说,

焉而大臣,绛灌之属,害之是故,其议遂寝.

武帝即位,进用英隽,议立明堂,制礼服色,

以兴太平.会窦太后,好黄老言,不悦儒术,

其事又废.后董仲舒,策言王者,欲有所为,

宜求其端,于天天道,大者在于,阴阳阳为,

德阴为刑;天使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长,

养为事阴,常居大冬,积于空虚,不用处以,

此见天任,德不任刑.阳出布施,于上而主,

岁功阴入,伏藏于下,时出佐阳.阳不得阴,

助亦不能,独成岁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故务德教,而省刑罚.刑罚不可,任以治世,

犹阴不可,任以成岁.今废先王,德教独用,

执法之吏,治民欲德,化被四海,故难成也.

故古王者,皆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

于国设庠,序化于邑.教化以明,习俗以成,

天下尝无,一人之狱.至周末世,大为无道,

以失天下.秦继其后,又益甚之.自古以来,

未尝以乱,济乱大败,天下如秦.习俗薄恶,

民人抵冒.汉继秦后,虽欲治之,无可奈何.

法出而奸,生也令下,而诈起也,一岁狱以,

万千数如,以汤止沸,沸俞甚而,无益辟之,

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为政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是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

能胜残去,杀者失之,当更化而,不能更化.

古言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今临政而,

愿治七十,余岁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则可,

善治而灾,害日去福,禄日来矣.是时上方,

征讨四夷,锐志武功,不暇留意,礼文之事.



 【原文】
  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高祖说而叹曰:“吾乃今日知为天子之贵也!”以通为奉常,遂定仪法,未尽备而通终。
  至文帝时,贾谊以为:“汉承秦之败俗,废礼义,捐廉耻,今其甚者杀父兄,盗者取庙器,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为故,至于风俗流溢,恬而不怪,以为是适然耳。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修则坏。汉兴至今二十余年,宜定制度,兴礼乐,然后诸侯轨道,百姓素朴,狱讼衰息。”乃草具其仪,天子说焉。而大臣绛、灌之属害之,故其议遂寝。

【注释】

奉常:官名,秦置,为 九卿之一,掌宗庙 礼仪。汉取“尊大”之意,改名 太常。 惠帝改为 奉常, 景帝复原名。汉末 建安中又为奉常, 曹魏又为太常。唐 龙朔二年(662),改太常为奉常, 咸亨元年(670)十二月复旧称。
【译文】

  汉朝建立后,开始治理乱世,使之恢复正常安定,没有一天空闲,但仍命叔孙通制定礼仪,用来端正君臣的地位。高祖高兴地赞叹道:“我今天才知道做天子的尊贵!”任命叔孙通为常,于是礼仪法度才制定,但还没有完全齐备叔孙通就去世了。

  到文帝时,贾谊认为“汉朝承袭了秦朝的坏习俗,不讲礼义,不顾廉耻,现在更有甚者去杀害父亲兄长,盗窃的人偷走宗庙的器物,而大臣衹以文案簿书不报告政令的实行为理由,以至于风俗流行,心安而不觉得奇怪,以为本来就该这样。改变风气转换习俗,使天下人都回心转意走向正道,大概不是庸俗的官吏所能办得到的。设立君主和臣子,使上下有差别,使国家制度有次序,使六亲和睦,这不是上天所行,人所设立的。人所设立的,不做就不能树立,不修明就会败坏。汉朝建立到现在有二十多年了,应该制定制度,提倡礼乐,然后诸侯才能走上正轨,百姓就能简朴无华,官司逐渐消失”。于是创立了礼仪,天子感到高兴。但大臣周勃、灌婴之辈忌妒他,所以他的建议便没有被采用。

  【原文】

  至武帝即位,进用英隽,议立明堂,制礼服,以兴太平。会窦太后好黄老言,不说儒术,其事又废。后董仲舒对策言:“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大者,在于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天使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阴入伏藏于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务德教而省刑罚。刑罚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今废先王之德教,独用执法之吏治民,而欲德化被四海,故难成也。是故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以明,习俗以成,天下尝无一人之狱矣。至周末世,大为无道,以失天下。秦继其后,又益甚之。自古以来,未尝以乱济乱,大败天下如秦者也。习俗薄恶,民人抵冒。今汉继秦之后,虽欲治之,无可奈何。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一岁之狱以万千数,如以汤止沸,沸俞甚而无益。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能胜残去杀者,失之当更化而不能更化也。古人有言:‘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则可善治,而灾害日去,福禄日来矣。”是时,上方征讨四夷,锐志武功,不暇留意礼文之事。
【译文】


  到汉武帝即位,他提拔任用才智杰出的人物,商讨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制定礼仪和衣服的颜色,用来振兴太平。正巧窦太后喜好黄帝和老子的学说,不喜欢儒学,逭件事又作罢。后来董仲舒在试卷中答道: “帝王想有所作为,应根据上天来探求他的行为。天道无边,全在于阴阳。阳是仁德,阴是刑法。天使阳常处在盛夏用来养育万物使之生长,使阴常处在隆冬并聚积在空虚不用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出天是主张德行而不主张刑法的。阳气出现散布在上来主导一年的时序,阴气进入地下伏藏,时时出来辅佐阳气。阳气没有阴气的帮助,也不能单独形成…年的时序。帝王秉承上天的意志来行动,所以要致力于仁德教化而减少刑罚。刑罚不能用来治理国家,就像阴气不能用来形成一年的时序一样。现在废弃先王的仁德教化,衹用执掌法令的官吏来治理百姓,要想用德行来使四海的人都受到感化,是很难成功的。所以古代的帝王没有不以政教风化为大事的,建立太学在国都来实行教导,设立庠序在小镇来进行教化。政教风化已经明确,习惯和风俗已经形成,天下就会没有一个人在监狱了。

到周代末年,大行无道之事,以致失掉了天下。秦朝跟在周朝的后面,所行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古代到现在,不曾有用乱来增添乱,极端破坏天下像秦朝那样的。习惯风俗轻薄可恶,人民毫无畏惧。现在汉朝跟在秦朝的后面,即使想治理这种情况,却没有办法。法律一颁布就有狡诈的人出现,法令一下达就有欺骗发生,一年的官司就有千万数,就像用热水来止息沸腾的开水,衹会使水更沸而没有帮助。比如琴瑟不协调,厉害一点的就一定要拆散后再装上才能弹奏。处理政事而得不到实行,情况很严重的就要加以重新改变,才可以治理。因此汉得到天下以来,常想治理得很好,但到现在仍不能使凶暴的人转化为善,使他们可因此免除死刑,这是由于在应当变更教化的时候没有加以变更。古人曾说: ‘在池边羡慕鱼多,不如回去把鱼网结好。’现在掌握政权打算治理好国家有七十多年了,还不如先进行变革。变革就能治理得好国家,使国家灾害曰益减少,幸福曰益增多。”这时候,皇上正在征讨四夷,致力于武功,来不及留心礼节仪式之类的事情。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12-6 09:2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3-12-6 09:27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2650 s, 8 q - sitemap,